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发现分布式数据流下不同形状的聚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表点的聚类算法。算法首先在代表点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环点的概念以及迭代查找密度相连环点的算法,在此基础上生成远程站点的局部模型;然后在协调站点设计合并局部模型,生成全局聚簇的算法。通过真实数据集与仿真数据集的实验表明,算法使用代表点能够发现不同形状的聚簇并显著降低数据传输量,同时通过测试—更新局部模型算法避免了频繁发送数据。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数据流环境的、基于密度网格的聚类算法。利用局部站点快速更新数据流信息,使网格空间反映当前数据流的变化。中心站点负责在接收及合并局部网格结构后,对全局网格结构进行密度网格聚类以及噪声网格优化,形成全局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少网络通信量,提高全局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金彬  卓义宝 《计算机工程》2008,34(17):65-67,7
大量复杂异构数据分布于各个网络站点上,分布式聚类是海量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应用。该文针对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DBDC)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利用局部聚类获取更佳的代表对象,将代表对象集附带相关信息传送至主站点,用增强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进行全局聚类,并更新子站点聚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类质量和算法效率方面优于DBDC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彦伟  王沁  邝俊  何杰 《自动化学报》2012,38(6):1051-1059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及其满足核心点条件的邻域数据做局部聚类更新,降低聚类更新的时间复杂度,实现对空间数据流的在线聚类.OLDStream算法具有快速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流、实时获取全局任意形状的聚类簇结果、对数据流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并能发现孤立点数据等优势.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综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高效率性和较高的可伸缩性,同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4%的空间点消耗最坏运行时间,对每个空间点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33 ms.  相似文献   

5.
对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DBDC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分布式隐私保护聚类算法DBPPDC。在由局部模型确定全局模型时,通过相关安全协议有效地保护了局部模型,同时不影响全局聚类。在利用全局模型更新局部模型时,通过改进算法、应用安全协议保护隐私信息,最终使各站点分布的数据能够安全聚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DBPPDC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数据流聚类方法很难兼顾数据稀疏和子空间聚类等高维数据难题,而分布式数据流对数据流聚类提出包括在线计算效率、通信开销以及多路数据的融合等更多挑战。提出分布式数据流聚类方法,采用全局统一的网格划分和衰退时间以支持多路数据流融合,并周期性检查和删除过期网格来控制概要规模。通过对多路高维数据流的一遍扫描,发现高维数据流子空间任意形状的聚类,并反映数据分布随时间的演化。在线组件效率高开销低,概要信息简洁,通信代价低。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分布式数据流正确聚类并演进,在线组件效率高,概要规模小。  相似文献   

7.
提出的基于相对密度的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结合了相对密度聚类和模糊聚类的优点,能形成任意形状、多密度分辨率的层次聚类结果.同时,利用微簇空间位置重叠关系,定义了微簇集合间的差运算,从而有效地支持了用户指定时间窗口内的数据流聚类要求.通过与CluStream算法在聚类质量和处理时间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相对密度的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密度的优化数据流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数据流聚类算法中有效处理离群点这一关键问题,改进了基于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在DenStream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双检测时间策略DDTS(double derection time strategy)的基于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该策略在数据流流速波动的情况下,结合时间与流数据数量两方面因素对微簇进行测试.通过在线动态维护和删减微簇,保存可能升级的离群点来改善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能够取得较高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力雄  郭云飞  康晶  马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8):2708-2711,2763
针对分布式数据流中数据有交叠、不完整的情况和聚类需要较低通信代价的要求,提出了密度和模型聚类思想相结合的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DAM-Distream。该算法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描述数据流的分布概况,可以有效压缩数据量并能较好的反映分布数据流间的交叠性。由于获得模型参数的EM算法对初值敏感,应用Hoeffding界理论和基于密度的算法对数据流进行初聚类,得到比较准确的初始参数,最后采用合并近似模型策略获得全局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AM-Distream能有效克服EM算法的缺点,获得的模型参数性能更优,在降低系统的通信代价的同时能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数据流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密度和中心点数据流聚类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的基本框架结构,针对CluStream算法对非球形聚类效果不佳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和中心点的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DDCS-Clustering(Distributed Density and Centers Stream Clustering)。该算法应用密度、中心点与衰减时间窗口,在分布式环境下对数据流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DDCS-Clustering算法具有较高的聚类质量与较低的通信代价。  相似文献   

11.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是一种新颖的密度聚类算法,但是原算法仅仅考虑了数据的全局结构,在对分布不均匀的数据集进行聚类时效果不理想,并且原算法仅仅依据决策图上各点的分布情况来选取聚类中心,缺乏可靠的选取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K近邻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将最近邻算法的思想引入密度峰值聚类算法,重新定义并计算了各数据点的局部密度,并通过权值斜率变化趋势来判别聚类中心临界点。通过在人工数据集上与UCI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将该改进算法与原密度峰值聚类、K-means及DBSCAN算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改进算法能够在密度不均匀数据集上有效完成聚类,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簇,且在三个聚类性能指标上普遍高于另外三种算法。  相似文献   

12.
CFSFDP是基于密度的新型聚类算法,可聚类非球形数据集,具有聚类速度快、实现简单等优点。然而该算法在指定全局密度阈值dc时未考虑数据空间分布特性,导致聚类质量下降,且无法对多密度峰值的数据集准确聚类。针对以上缺点,提出基于网格分区的CFSFDP(简称GbCFSFDP)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网格分区方法将数据集进行分区,并对各分区进行局部聚类,避免使用全局dc,然后进行子类合并,实现对数据密度与类间距分布不均匀及多密度峰值的数据集准确聚类。两个典型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GbCFSFDP算法比CFSFDP算法具有更加精确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强  孙玉强 《计算机应用》2014,34(9):2505-2509
传感器节点的资源是有限的,高的通信开销会消耗大量的电量。为了减小分布式流数据分类算法的通信开销,提出一种高效的分布式流数据聚类算法。该算法包含在线局部聚类和离线全局协同聚类两个阶段。在线局部聚类算法将每个流数据源进行局部聚类,并将聚类后的结果通过序列化技术发往协同节点;协同节点得到来自不同流数据源的局部聚类信息后进行全局聚类。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不断增加窗口的大小时,算法用于数据发送的时间恒定不变,算法的聚类时间和总的时间呈线性增长,即所提出算法的执行时间不受滑动窗口宽度和聚类个数的影响;同时该算法与集中式算法的准确性接近,并且通信开销远远小于相关的分布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应用于对大规模分布式流数据源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局部密度的分布式聚类挖掘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巍伟  陈耿  吴英杰  孙志挥 《软件学报》2008,19(9):2339-2348
分布式聚类挖掘技术是解决数据集分布环境下聚类挖掘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数据水平分布情况,在已有分布式密度聚类算法DBDC(density based distributed clustering)的基础上,引入局部密度聚类和密度吸引子等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LDBDC(local density based distributed clustering).算法适用于含噪声数据和数据分布异常情况,对高雏数据有着良好的适应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LDBDC算法在聚类质量和算法效率方面优于已有的DBDC算法和SDBDC(scalable dellsity-based distributed clustering)算法.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清华  周靖鹏  代永杨  王国胤 《软件学报》2023,34(12):5629-5648
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DPC)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可以直观地确定类簇数量,识别任意形状的类簇,并且自动检测、排除异常点.然而, DPC仍存在些许不足:一方面, DPC算法仅考虑全局分布,在类簇密度差距较大的数据集聚类效果较差;另一方面, DPC中点的分配策略容易导致“多米诺效应”.为此,基于代表点(representative points)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提出了RKNN-DPC算法.首先,构造了K近邻密度,再引入代表点刻画样本的全局分布,提出了新的局部密度;然后,利用样本的K近邻信息,提出一种加权的K近邻分配策略以缓解“多米诺效应”;最后,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与5种聚类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KNN-DPC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类簇中心并且获得更好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基于密度和栅格的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网格和密度方法的聚类算法存在效率和质量问题,给出了密度和栅格相结合的聚类挖掘算法,即基于密度和栅格的聚类算法DGCA(density and grid 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该算法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为栅格单元,然后把数据存储到栅格单元中,利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挖掘;最后进行聚类合并和噪声点消除,并将局部聚类结果映射到全局聚类结果。实验通过人工数据样本集对该聚类算法进行理论上验证,表明了该算法在时间效率和聚类质量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并行密度聚类算法中存在的数据划分不合理,聚类结果准确度不高,结果受参数影响较大以及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MapReduce下使用均值距离与关联性标记的并行OPTICS算法——POMDRM-MR。算法使用一种基于维度稀疏度的减少边界点划分策略(DS-PRBP),划分数据集;针对各个分区,提出标记点排序识别簇算法(MOPTICS),构建数据点与核心点之间的关联性,并标记数据点迭代次数,在距离度量中,使用领域均值距离策略(FMD),计算数据点的领域均值距离,代替可达距离排序,输出关联性标记序列;最后结合重排序序列提取簇算法(REC),对输出序列进行二次排序并提取簇,提高算法局部聚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合并全局簇时,算法提出边界密度筛选策略(BD-FLC),计算筛选密度相近局部簇;又基于n叉树的并集型合并与MapReduce模型,提出并行局部簇合并算法(MCNT-MR),加快局部簇收敛,并行合并局部簇,提升全局簇合并效率。对照实验表明,POMDRM-MR算法聚类效果更佳,且在大规模数据集下算法的并行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划分的不同参数值的DBSCAN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类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将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成簇,并可以在带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分析DBSCAN算法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当数据分布不均匀时,由于使用统一的全局变量,使得聚类的效果差.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划分的思想,并对各个局部数据集采取不同的参数值分别进行聚类,最后合并各局部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有效并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