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采矿和石油工程学院的原料工艺系研究出一种能预告均匀跳汰床层中孔隙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若知道了均匀跳汰床层中孔隙度的分布,就可与一种密度的矿粒(与床层颗粒的密度不同)的沉降速度联系起来,因而成为跳汰分层的一种模型。为了测定跳汰床层中孔隙度的分布,在光吸收技术在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们一直致力于从理论上说明跳汰分选原理,提出了许多模型,例如,等降速理论,最小位能理论等等。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平衡态对矿物运动的分析,事实上跳汰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所以基于上述原理是不可能正确地反映跳汰的运动特性,因而所提出的理论也不可靠。目前在跳汰机设计中,通常是靠经验选定冲程、冲次。在跳汰试验时,也是靠经验选定调试范围,通过化验跳汰产品确定最佳工作条件,这对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风力跳汰干法选煤技术的目的和意义,讨论了风力跳汰干法选煤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机构和控制方法。利用可调风压与机械振动使物料按密度及颗粒在分选床上进行松散与分层,然后利用可调排料机构对不同密度及颗粒的原煤进行分类,达到分选、排矸和脱硫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物料按颗粒密度、床层悬浮体密度、各密度粒群的堆密度、颗粒压力强度分层作了论述。并依据重选方程,探讨了旧重选理论失败的原因。提出打破煤炭与矿石跳汰的界线,以推动跳汰理论与跳汰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按跳汰床层松散度确定影响跳汰过程各参数的初步理论。所开发的理论模型以液流在松散区通过跳汰床层的速度为依据。斯利斯等人曾研究过流化速度突变时流化床特点的预测理论。其公式则用于跳汰床特点的预测。为了检验这一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跳汰机,对现阶段的模型研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为了通过试验检验理论模型的模拟情况,专门制造了一台特殊的实验室跳汰机。试验用特殊液体与跳汰床层中固体颗粒的折射率相同。通过这种方法可获得某些数据。试验时跳汰机床层的固体颗粒取统一粒度和密度。试验过程的记录与资料整理借助一视频装置完成,然后将试验结果与模拟模型的结果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动筛跳汰机床面运动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中 《煤炭学报》2000,25(6):649-654
根据动筛跳汰分选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动筛降期颗粒沉降规律,讨论了机械驱动装置产生的正弦速度曲线和液压驱动装置产生的梯形速度曲线特片,推导了床面纵向各点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床面各点上颗粒脱离筛面实现床层松散的通用条件,计算了两种床面运动曲线下不同密度颗粒在床层不同位置的脱离点,发现梯形波曲线驱动时筛面各点加度远大于高密度颗粒沉降加速度,筛面各点物料均能脱离筛面,床层有足够的松散空间和时间且移动速度快、处理量大、分选精度高、适应性强;正弦曲线驱动时,在选煤工艺要求的频率、振幅条件下,排料端的高密度颗粒难以完全脱离筛面或脱离床面的时间短,矸石层移动只能靠纵向压力梯度,移动速度慢,通过量仅为梯形波曲线的1/2-1/3,导致处理量小,而在相同处理量时分选精度低,矸石带煤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岩土工程中发展起来的离散单元法对动筛跳汰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用现有成熟理论和专后果地所建立的模拟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确认。模拟结果表明,颗粒之间的力是通过碰撞而产生的,并贯穿整个动筛跳汰过程,不同性质的颗粒相对运动的结果导致床层的仇支。模拟模型既体现了“确定派”跳汰理论的基本思想,又兼顾了“粒群一统计派”跳汰理论的特点,所以模拟结果比较客观地体现了实际动筛跳汰过程。  相似文献   

8.
捕收剂AY作用下不同粒级石英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 研究了pH=4.0时、阳离子捕收剂AY作用下不同粒级石英上浮率随浮选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采用6种浮选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石英粒度越细, 极限上浮率和浮选速率常数越小; 增大捕收剂AY浓度, 石英极限上浮率和浮选速率常数提高, 这与捕收剂吸附密度和颗粒与气泡碰撞、粘附概率有关。该石英的浮选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其拟合优度R2可达0.98以上。  相似文献   

9.
运用位能学说等相关理论,通过动筛跳汰床层分层剖析试验,阐述了床层松散度对动筛跳汰机分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跳汰风管压力与脉动水流特性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型筛下跳汰机上,在线测量了不同风压和风阀周期下风阀与跳汰空气室的连接管(简称风管)中压力和跳汰室液位的变化规律,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了跳汰室液位、水流速度、加速度和风管中压力的对应关系图。通过对理论公式和对应关系图的分析,得到准确的跳汰脉动水流上升和下降时间点,以及水流最大上升速度和最大下降速度点,从而得到脉动水流的基本周期特性。  相似文献   

11.
跳汰床层密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文章在对跳汰机进行床层局部全高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床层密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具体描述,找到了跳汰机床层密度分布规律服从乘幂规律,并确定了其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Theobjectofthejiggingprocessismixtureconsistofdifferentdensityanddifferentsizeofcoa1,theprin-ciplethathowthesizeinfluencesthejiggingprocessisthesamegenerallymadebythecirc1eofthecoalprepa-ration,inthejiggingprocessofunsized,thesmallerthesize,theworsetheseparationeffectis.Becausetheinfluencesofcoaldensitycompositiononthejiggingseparation,differentscholarsgetthedifferentoroppositeresults:undertheconditionthatthejiggingseparationeffectisdescribedbythedistributioncurve,thedensi-tycompos…  相似文献   

13.
在跳汰生产工艺中,煤炭是在由煤泥和水组成的悬浮液中进行分选的。为模拟实际分选环境,将煤炭在空气中的数质量组成换算为在相应密度悬浮液中的数质量组成,绘制出原煤可选性曲线,绘制方法和原理不变,这样所得到的原煤可选性曲线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15.
简述了演马庄矿选煤厂的生产工艺和跳汰矸石再选工艺改造的必要性;在分析介石的特性和可选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跳汰矸石再选回收介石的工艺流程;阐述了介石回收主要分选设备——集成式浅槽重介分选工艺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并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固相颗粒振动筛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何耀民 《煤矿机械》2007,28(8):21-23
在现场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固相颗粒直线型振动筛进行了结构上的设计与改进。新型振动筛设计了3排软弹簧隔振支撑系统、筛箱固定装置、卷轴式筛网绷紧装置、卡瓦锁紧机构及筛箱倾角调节装置,筛网安装调整方便、绷紧均匀,提高了产品一次筛分率,降低了振动筛的动载荷,大幅度提高了筛网、轴承等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刘杰  王恩元  李忠辉  马衍坤 《煤炭学报》2013,38(9):1616-1620
为深入分析煤样受载破裂机制,试验研究了煤样单轴压缩下表面电位变化规律,应用多重分形统计理论分析表面电位信号,计算其多重分形谱,并分析多重分形谱特征参数随加载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样表面电位信号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在较大尺度内满足标度不变性;不同尺寸的试样,表面电位信号多重分形谱呈右钩状;多重分形谱特征参数Δα和Δf的变化规律与试样受载变形破裂过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Δα和Δf经过较长时间平稳升高后迅速下降的趋势改变可以作为破裂的前兆信息,对试样失稳进行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8.
李志强  王登科  宋党育 《煤炭学报》2015,40(5):1055-1064
升温促进煤基质中瓦斯快速大幅解吸/扩散是热激励法增产瓦斯机理之一,其首要关键科学问题是探明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采用恒温与升温方法进行了3种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实验:(1)初始同压不同温吸附后恒温扩散;(2)同初始吸附量条件下(高温高压、低温低压吸附后)恒温扩散;(3)同初始温压吸附后的升温扩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1),(2)中用单孔隙经典扩散模型计算的常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呈现无规律的波动形态,经典模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原因是经典模型不能精确描述全时段扩散过程,误差极大,继而发现了扩散系数随时间延长而衰减的特有现象。为此,提出了能精确描述全时扩散过程的动态扩散系数新模型。新模型分析表明,煤基质中多尺度非均质孔隙形态决定了多级孔隙扩散系数分布,进而导致了扩散系数随时间延长而衰减。新模型下动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单调递增,符合阿雷尼乌斯关系,规律惟一,经典模型常扩散系数是新模型动态扩散系数的平均值。新模型涵盖了经典模型,前者是后者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瓦斯在煤粒中的流动机理,开展了4组不同初始压力下的煤粒瓦斯定压吸附实验,提取了累计瓦斯吸附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基于压力梯度驱动的达西理论和游离瓦斯密度梯度驱动的新扩散模型,建立2种煤粒瓦斯定压吸附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解算,得到了煤粒内部累计吸附量的模拟数据.将2种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SKT跳汰选煤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康 《选煤技术》2006,(Z1):15-19
跳汰选煤是被广泛采用的选煤方法之一,我国约有60%的选煤厂采用跳汰选煤。长期以来,各国的选煤工作者致力于跳汰选煤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SKT跳汰选煤技术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跳汰选煤技术的发展。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SKT跳汰机的发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