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建中 《矿山机械》1999,27(12):81-82
在轴套类零件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外国和内孔均需倒角。本厂在此类零件的加工中,采用了不停车内胀式定心夹紧装置,经过8年多的使用,效果很好,与一般传统工艺相比,工效可提高5倍以上。该装置(图1)由11个零件组成。工作时,先将央套5与靠近车床主轴尾部一端的床头箱体联接,使来具体定位。操作时,扳动操纵手柄6,使传力轴8通过齿轮9带动齿形调节螺母1旋转位移。当齿形调节螺母1顺时针旋转时,带动芯轴4从右向左移动,由于夹套5和芯轴4内外推面相配的关系,使夹套5产生弹性变形而胀开,从而对工件实现定位、定心及夹紧,即可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2.
薄壁深孔油缸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缸是机械产品中广泛应用的零件,我公司曾多次加工过不同直径和长度的油缸。但是薄壁深孔油缸却不多见,如图及所示 该缸体壁薄、孔深和精度要求高,因此,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1)工艺系统刚性薄弱(尤其是刀具系统刚性薄弱),加工稳定性低易产生振动及变形,孔的直线度不易保证;(2)零件壁薄造成装卡困难,影响加工精度;(3)缸体深,内孔表面的加工是处于封闭及半封闭状态下,加工情况不易观察和控制;(4)切削行程长,切削速度梯度大,切屑排出困难,刀具切削刃负荷不均,造成刀具易磨损、挤裂等,不易保证孔的圆柱度。因…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17,(11):88-89
金属薄壁套类零件在机械制造技术中,应用比较广泛。薄壁套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为内孔、外圆表面。由于此类零件壁薄在加工中容易变形,因此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由于变形而出现误差。从影响零件加工变形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某薄壁套类零件为例,研究并制定其加工工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傅广义  陈素华 《矿山机械》2005,33(6):100-101
油缸缸体和轴杆类零件加工中,在机床上使用中心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车缸体长度、车油缸缸体内止口、轴类零件的车端面打中心孔等工序)。  相似文献   

5.
机件固定在轴上,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要属锥度配合。锥度配合是靠两个配合的锥面固定的。利用锥面连接的机件,通常要比采用热压配合装拆容易,并消除了热压配合时难控制的零件加热或冷却的胀缩量。锥度配合最常使用的结构是采用外锥形轴套,轴套装配在一般的轴上容易滑动,当紧固螺丝或螺栓拧紧后,能牢固的把皮带轮、滑轮、链轮、联轴器固定在轴上。为了装配方便,传动件要加工成内锥形孔,如果机件加工内锥孔困难,那么就要把加工好的内锥孔轴套焊接或用螺栓固定在轮毂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程建伟 《煤》2004,13(2):27-28
零件的结构设计是零件设计过程中既繁杂又重要的内容,如过渡圆角、卸载孔(槽)、圆锥面、键槽等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依据经验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针对上述情况,主要阐述了合理力流在轴类零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阶梯钻头在制造的过程中如果相关的精度控制不当,则其切削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轻者造成孔的粗糙度过高,严重的造成孔径超差导致被加工零件的报废。阶梯钻头的切削质量不仅与自身的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有关而且与钻削用量的选择有关,仅分析阶梯钻头的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对其切削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英莫  罗璇 《矿山机械》2006,34(6):121-123
一般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使用的是通用机床(加工中心),刀具、夹具和量具。按零件图样加工(一般却不编制工序卡或工序调整卡片,小批生产仅编制简单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全靠工人的技术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为了不出废品,在加工中就出现了“轴大、孔小,符合图样公差废不了”的问题。其实质是轴径按零件图样的最大极限尺寸加工;孔径是按零件图样的最小极限尺寸加工。只顾公差,不考虑配合,结果造成裴配达不到互换要求,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似文献   

9.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能够为人员和设备提供安全的作业空间,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作面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或尾梁两侧设置由侧护板、侧推千斤顶和弹簧、导杆及附件组成的侧护装置,使用时一侧使用销轴进行固定,一侧处于活动状态。其中液压支架导杆因支架架型、中心距差异,造成导杆上孔位、孔距不统一,且存在一定的角度,在设计中导杆上孔加工精度高,为了保证钻孔精度,采用一种新型工装来加工液压支架导杆上的孔。实践表明,导杆多功能精准定位钻孔工装适用于不同的液压支架导杆及销轴类零件的加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多循环轮番生产。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都是手工操作,零件质量不易稳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生产率,我厂自行设计、试制了八台CA3435型程序控制转塔车床(见图)。主要用于φ35毫米以下的轴、套类零件的车床加工,改革后,效率分别提高1.5~2倍。机床重复精度不大于0.05毫米,光洁度达▽6。  相似文献   

11.
影响细长轴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法宪 《煤矿机械》2007,28(5):88-90
轴类零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细长轴由于其刚性差、线膨胀大,难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分析了影响细长轴加工精度的因素,介绍了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煤矿机械》2016,(6):81-83
介绍了某弯管的五轴加工工艺过程及五轴数控编程中的关键技术。其中对内孔曲面、侧壁、底座上表面的刀轨设置思路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可变轮廓铣、固定轮廓铣加工策略的驱动方法、投影矢量、刀轴设置等参数进行了解析。在加工内孔加工刀路时设置重叠驱动面避免刀痕产生,在设置底座表面刀路时选用底座轮廓线为驱动流线,将刀具倾角为90°,实现利用端铣刀的侧刃加工底座表面,大大地提高了零件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经试制采用该工艺方案和编程技术,加工出的零件达到设计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年来,我厂生产的各种铸铁阀体零件和泵体零件柱塞孔的加工方法,一直沿用粗车—时效处理—精车—粗铰—精饺—手工研孔的加工工艺,其尺寸为φ8~φ80。需要加工各种规格的可调研棒和大量的铸铁研套,每个研套只能加工10~15个零件,手工研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也不容易保证。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试验采用金刚石研棒研磨小孔的加工方法,研棒由专业厂家提供,用于加工铸铁类阀孔和泵体的柱塞孔,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此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研究了双刀切削加工薄壁长筒类零件时 ,切削力、夹紧力、惯性力、重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淑华 《煤炭技术》2006,25(11):25-26
提出轴类工件中心孔的加工方法,并对弯曲偏大轴类工件中心孔加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证明,提出的加工工艺是可行的,解决了由于轴类工件中心孔精度超差造成轴类工件径向跳动超差、曲轴类工件中心孔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庆平  张鹤祥 《矿山机械》2006,34(6):127-128
普通车床C630的主轴系统如图1所示,主轴前端由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后端由滚锥轴承和8100型推力轴承支承,后端定位。主轴前端与卡盘为螺纹联接,短圆柱及端面定位。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主轴轴向后端定位,环节多,零件加工工艺性差,定位套内孔与外圆、平面之间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要求,且难以保证,后端发热多,主轴受热向前伸长,影响主轴精度;主轴端部结构形式落后,悬臂长,刚性差,卡盘定心精度低;主轴孔径小,性能范围窄,内孔直径只有70mm,不利于大直径棒料通过主轴孔加工。为此,我们决定对其主轴系统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弹性夹具在薄壁筒状零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薄壁筒状零件属于车削加工中的难加工件,该零件内孔尺寸公差大,内外圆同轴度要求相对较高。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一套自动定心弹簧套筒夹具,将工艺安排为先加工内孔,然后撑内孔加工外圆。这样在不提高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保证了该零件的形位公差。  相似文献   

18.
陈英莫 《矿山机械》2006,34(10):123-124
矿山机械制造或修造厂生产特点是单件小批生产,即产品种类多,同样尺寸的零件少,零件内孔的单键或多键(花键)若在拉床拉削加工,需要多种规格的键槽或在键拉刀。拉刀价格昂贵,工序的加工成本将极大的提高,不经济。所以矿山机械厂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对零件内孔单键、多键(花键)的加工均是在插床上进行。插削加工零件键槽常常出现一些缺陷或废品,其原因不好查找,难于快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将矿山机械厂在插床上插削加工单键和花键常常产生的废品形式,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总归纳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9.
输油器作为深孔镗床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的优劣是保证深孔加工直线度及深孔加工质量的关键。设计输油器的结构,并分析输油器中影响深孔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刀杆支撑条、刀具导向套、刀杆密封环、密封件方面对输油器整体做结构优化设计。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输油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煤矿机械》2013,(11):121-122
矿用发动机机体端面孔的加工精度对于发动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分析零件结构与加工难点,针对主轴孔的加工工艺、惰轮孔的加工工艺、前后端面孔的定位工艺提出设计方案,同时改进加工机床,实现高精度零件加工,给发动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