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地铁牵引变电所再生能馈装置与主变电所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再生能馈系统产生无功功率的运行控制方法,实现牵引变电所能馈装置辅助主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的功能。在运营线路现场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优化设备管理与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产品应包括如下几部分基本功能:监控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任务。该文根据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特点探讨了无人值班对综合自动化产品基本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产品应包括如下几部分基本功能:监控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任务.该文根据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特点探讨了无人值班对综合自动化产品基本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铁路牵引变电所二次系统的控制、保护、信号、通信、监控、交直流等装置大量采用电子元器件,易遭受雷电的危害及干扰,造成牵引变电所设备损坏.为此,采用接地、均压、限幅、设置应急跳闸电源技术,从传导、分流、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隔离、应急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探讨综合防雷屏、隔离防雷屏、免维护应急电源,形成牵引变电所综合防雷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直流电源(DC)、交流不停电电源(UPS)和直流变换器(DC/DC)的统一规划,融为一体是操作电源的最好选择之一。微机监控、保护和远动通信装置在发电厂或变电所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它对操作电源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本文将这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操作电源类  相似文献   

6.
陈宏  唐志平 《供用电》2006,23(1):58-60
介绍了主变压器风冷系统智能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实现。该装置对主变压器风冷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运行中变压器的负荷电流、油温和环境温度等条件,进行各类数据的优化判断,自动控制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运行,以及对风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控。运行情况表明该装置运行可靠、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对提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水平及推动变电所无人值班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惠汉  凌文坚 《电工技术》2002,(10):21-21,34
将综合控制继电器”easy”应用于广州地铁1#残变电所单母残分段联络断路器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中,可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实验教学仪器较为缺乏的现状,在详细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之后,对高速铁路的牵引变电所、接触网、高速列车、综合接地系统及其远动监控系统进行了物理建模。开发出一套从电气量和物理量比例缩小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动态模拟系统,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结构,牵引变电所供能、电力机车运行等功能的综合模拟。可通过远动模块实时监测与控制变电所以及机车模块的运行状态,真实地反映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从业人员和相关院校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培训与教学的综合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9.
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是地铁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新型的地铁走散电流腐蚀监测与防护系统,实现杂散电流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的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监测装置以嵌入式处理器为处理核心,通过以太网、现场总线实现与微机管理系统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进而实现对杂散电流防护设备调度与监控,并对杂散电流监控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机的DEP-54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申瑞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所研制的基于微机的DEP-54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BZT)装置的组成及其功能。该装置不改变软件逻辑功能和硬件结构,只需改变其二次接线方式和定时限值,就可以满足更复杂系统接线的各种运行方式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功能需求。该方案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国内某些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Profibus总线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监控系统担负着监控城区所有变电站内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保护装置、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及生活用电。根据变电站分布特点,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LC技术、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和WinCC工业组态软件,来构建变电站监控系统。将从技术概述、profibus总线特点、监控系统构成及软、硬件配置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该系统。实践证明,该变电站监控系统达到原设计要求,能确保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无人值班变电站或边远处设备可以综合应用微机控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远程监控。介绍了一种发电厂/变电站遥视系统的设计,整个系统是在传统监控组件的基础上,结合视频压缩、视频矩阵切换主机和画面分割器等一系列新技术开发而成。软件设计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C++6.0实现程序模块化,其中大量采用了网络传输工具WinSock和API函数,通过局域网将视频及数据流传递到远端,经过解压缩后,远端的监控人员能实时监测到本地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发出各种控制命令。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实用可靠,开发周期短,稳定性好,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3.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发展的趋势,而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采样值传输协议,是将非常规互感器采集到的电力一次系统的运行数据传输给保护装置和监控装置.这些数据的正常传输是保护装置和监控装置完成其各自功能的基础,详细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的3种采样值传输协议,从灵活性、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比较了其优缺点,并给出了实现这3种协议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能管理系统是利用新一代的智能电力测量装置,结合现场总线及以太网通信技术,运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综合构成的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实现了对企业车间变电所、配电终端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实现了对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发电机组等设备的实时监控,采集、分析电能数据,并提供与企业动力能源综合监控系统的接口。  相似文献   

15.
针对视频监控电力设备存在的设备定位时间长、监控效果不理想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与变电站真实场景相同的虚拟现实场景,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确定需要监控的区域和监控效果最好的监控摄像头,计算监控摄像头的旋转角度,并根据计算结果旋转真实场景的中的最优监控摄像头,从而及时、准确地观察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搭建该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电力设备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针对目前变电站监控系统依然存在着各种检测装置相对独立,信息不共享、监测信息不全面的问题,根据国内物联网的研究方案,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数字变电站物联网监控技术,凭借物联网技术优势,综合目前数字变电站的研究,实现数字化变电站与物联网的融合以实现变电站的全景监测和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mapxtreme和.Net平台的变电站设施和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由集控站服务器,变电站客户端,变电站现场总线以及辅助设施信号采集设备构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线程池技术,GIS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异常报警,远程视频监控和设备联动,变电站位置显示及三维模拟仿真等功能.系统采用R...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变电站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介绍了变电站作业智能监控防护系统的实现原理,研究了定位技术及智能视频分析等关键技术;根据功能分类提出了分层设计理念的系统技术架构,把安全智能监控防护系统分为系统基础设备层、支撑层、业务层以及表现层等4层,并设计了由工作任务管理、实时监控、报警提示、区域划定、轨迹回放等功能构成变电站智能监控防护系统的功能架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变电站端数据通过远动设备传给集控中心,地调主站、中调主站,实现了对变电站的远方监控。但如果自动化数据中断,远方将无法监视变电站的实时状态,因此,及时发现自动化数据中断故障,并迅速处理故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线监测装置在六盘水电力自动化中的试点应用,分析了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电网的卫星天线融冰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监控数据库的组成.探讨了利用MPLSVPN(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VirtualPrivateNetwork,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技术组网的方案。该监控系统承载于企业省地两级网络结构中,能够采集变电站端卫星天线表面的实时温度,远程控制变电站端卫星天线融冰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