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星载计算机CAN总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中,ARM7TDMI内核的16/32位RISC MCU是独立的地址和数据总线,而CAN总线控制器是利用地址锁存信号ALE来复用数据地址总线,同时ARM处理器为3.3 V电平,而CAN总线控制器为5 V电平,为了实现MCU与CAN总线的透明连接,提出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在一块CPLD上实现ARM与CAN控制器之间总线的转换.同时在物理层上实现CAN总线的冗余,在协议上实现了基于CANaerospace的航天级别的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2.
光纤CAN总线集线器及其组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CAN总线物理层标准.提出了一种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CAN总线集线器和基于该集线器的组网方法(已申请专利).在总结了双绞线介质CAN总线物理层3个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集线器采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逻辑“与”替代双绞线CAN的“线与”,并将“与”后的信号回传实现了所有节点对总线状态的监听功能,确保了所构造的光纤CAN总线网络在物理层之上与现有的CAN总线标准完全兼容.还介绍了光纤CAN总线集线器的级联扩展方法和与双绞线CAN总线子网的连接方法.实际设计了一个八口的集线器,初步的通信测试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研究的结果对CAN总线新标准的提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用视觉传感器进行大尺寸无缝钢管直线度在线检测的方法,研究了CAN总线在视觉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控制网络的拓扑结构、物理层构成、通讯协议、软件实现。本检测系统已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国产工业在线气相色谱仪对较高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研发了基于CAN总线DeviceNet协议的工业气相色谱仪温度控制器.系统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CAN总线为底层通信网络,上层网络通信协议采用国标DeviceNet协议.温度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从上位机发送给温度控制器的DeviceNet智能节点.在设计中,建立了DeviceNet的基本模型,实现了基于8位高速单片机ATmega128的DeviceNet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5.
雷霖  王厚军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Z1):510-511
机内测试(BIT)技术是复杂电子系统的必需设备.提出基于CAN总线的复杂电子系统BIT的技术方案,利用CAN总线的技术优势解决分布式BIT系统的通信与可靠性问题,阐述了BIT系统的构成和检测方式,系统内节点具有CAN总线接口.给出了BIT节点的软硬件设计.CAN总线的高速传输与可靠性方便测试信号的传输与实时处理,为BIT设计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6.
基于SOPC的CAN总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片上可编程系统)的CAN总线系统,介绍了CAN总线控制器IP核的设计方法和系统结构,并在Altera的FPGA芯片上实现了集成微处理器核、存储器、CAN控制器IP核以及控制器软件的完整CAN总线系统,通过测试该CAN总线系统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LonWorks和CanBus数据通信的方案,完成了LON总线与CAN总线数据通信控制网关的设计,包括LON和CAN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协议网关很好的解决了在同一控制系统中LON总线和CAN总线的交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普遍采用RS-485总线通讯存在的缺点,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分析了CAN总线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解决了以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的实时性差,容纳的节点数少,通讯机制不灵活等缺点,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CAN总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实时性现场总线,将CAN总线引入石油钻井多参数系统中,充分发挥CAN总线的灵活性,可以提高石油钻井过程中的各种设备的可靠性。本文在分析CAN总线在石油钻井仪器应用的基础上,从硬件设计原理、CPU与CAN总线接口以及CAN总线通信软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线束网络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型复杂装备线束网络在内外场、大修及改装等场合的测试维护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线束网络测试方案。该方案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它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大大减小了测试转接电缆长度,显著地减少了整个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得大型复杂装备线束网络的测试维护变得方便、快捷。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基于CAN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上位机和各测试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及CAN总线网络应用层通讯协议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