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普通中板四辊轧机,运用影响函数法分析了轧件宽度、支撑辊半径、工作辊半径、支撑辊凸度和工作辊凸度埘轧机横向刚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1)随着支撑辊半径的增大,轧机横向刚度线性增加;2)随着工作辊半径增大.轧辊横向刚度接近线性增大;3)随着支撑辊凸度增大,轧机横向刚度非线性增加;1)随着工作辊凸度增大、轧机横向刚度非线性增加,但是工作辊凸度的变化对轧机横向刚度影响较小;5)随着轧件宽度的变化.轧机横向刚度呈现高次曲线。6)在轧件宽度、支撑辊半径、凸度以及工作辊半径、凸度一定时,轧机横向刚度不变。根据大量计算数据进行回归,建立了轧机横向刚度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修正的影响函数法建立了UCM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带钢宽度、轧辊直径以及弯辊力大小等因素对轧机处于无穷大横向刚度时中间辊横移位置δm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δm值随带钢宽度和弯辊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工作辊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工业实验验证了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设定中间辊横移位置尽量接近δm以获得高的横刚度,从而提高轧机板形控制的稳定性,改善带材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SG18辊轧机的刚度问题,建立了三维多体接触的机架-轴承座有限元仿真模型与辊系有限元仿真模型,其中轧机-轴承座模型计算结果用于确定辊系模型的弹性边界条件,得到了SG18辊轧机的综合刚度水平及辊系等典型部件在总体刚度中的比重。分析了轧制力大小、板宽以及中间辊结构等因素对轧机刚度的影响,发现轧制力大小与中间辊约束结构对轧机刚度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CVC和HC两种主要轧机机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9.0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机型的四辊和六辊轧机在不同窜辊、弯辊工况下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变化情况.在相同工况下的四辊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要大于六辊轧机.中间辊窜辊或工作辊窜辊对HC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影响要大于CVC轧机.   相似文献   

5.
根据四辊板带轧机的轧制原理及特点,提出了横向刚度理论,将横向刚度的定义扩展到辊缝的整个宽度范围,用来描述轧机承载辊缝内各点的凸度抵抗轧制力波动而保持不变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张力对板带轧机横向刚度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彬  潘贵翔  李鹏  刘浩然  姜甲浩 《钢铁》2017,52(3):93-99
 为了解四辊轧机在轧制过程中液压缸的非线性刚度约束作用,建立了非线性刚度作用下的轧机辊系两自由度垂直振动动力学模型。依据达朗贝尔原理得到含有液压缸非线性刚度的轧机辊系垂直振动方程,运用平均法求得振动系统的幅频响应。以轧机的实际参数为例,分析液压缸非线性刚度、外激励对轧机系统幅频响应的影响,并研究在不同非线性刚度下的轧机振动行为。结果表明,液压缸非线性刚度越大,轧机系统越不稳定;液压缸非线性刚度较弱时,轧机振动行为会逐渐收敛于稳定,液压缸非线性刚度较强时,轧机振动行为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出现发散现象,这为抑制轧机振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板带产品不断提高的质量需求,对板带轧机装备精度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轧机装备的精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板带轧机辊间接触刚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参数,也是关于轧制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当前,轧机辊间接触刚度模型仅考虑辊系弹性变形与受力的关系,而轧辊在其上机服役的周期内,轧辊表面状态不断恶化,辊间接触摩擦状态发生变化,传统辊间接触刚度模型未考虑辊间接触摩擦因素,导致模型不能准确反映轧制过程中随轧辊表面状态对辊间接触刚度的影响。为了对轧机辊间接触刚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需要建立考虑摩擦因素的辊间接触刚度模型。基于上述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对轧辊粗糙表面进行建模,通过分析轧辊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的变形状态与辊系曲面接触特征,建立了考虑摩擦因素的辊间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并以2 250 mm热轧机为例,研究了分形参数、辊间接触参数与辊系尺寸对辊间接触刚度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与辊间接触刚度的关系分别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两者共同指示了轧辊表面越粗糙辊间接触刚度越小。同时,随着辊间接触摩擦因数的增大,辊间接触刚度逐渐减小,辊间接触载荷与辊径越大,辊间接触刚度越大。所建立的模型可为评...  相似文献   

8.
祁镡  张杰  曹建国  杨光辉  魏钢城  陈刚 《冶金设备》2008,22(1):14-16,66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2250mmCVC热连轧轧机辊系三维弹性变形模型,对影响板形调控特性的各个影响因素如板宽、轧制力、弯辊力、CVC工作辊窜辊等,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发现:2250mm热连轧机在生产1550mm以上的产品时,不仅轧机的宽度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对凸度控制也十分有利;计算分析得出了弯辊力影响系数、工作辊窜辊影响系数与轧件宽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济钢2300三辊轧机机型落后,存有以下问题;1.轧辊辊身长度短。刚度差,轧制成品宽度窄、质量差,满足不了用户要求;2.故障率高,作业率低,产量低,成本高。1989年在三辊轧机后新上四辊精轧机,装备水平较高,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三辊轧机进行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充分发挥四辊轧机能力。  相似文献   

10.
《酒钢科技》2007,(2):29
日前.太钢机械设备修造公司成功研制出SFC20H1625轧机工作辊和中间辊,以及世界上第1台S6轧机工作辊、中间辊和侧支承辊.成为宽面轧机冷轧辊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刚度变化难以在线测试的难题,对轧制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提出了基于厚差溯源分析的轧机弹跳和轧机刚度定向挖掘方法。对某650可逆冷轧机的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了轧机刚度和轧件宽度、轧制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轧机刚度的综合动态模型,对提高板厚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轧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轧机振动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多样化。本文对某热连轧机扭振进行测试,并根据实际参数建立考虑减速机齿轮啮合刚度和时变性的主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分析模块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时变齿轮啮合刚度对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与实测接近。为研究轧机振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轧机两侧刚度差是轧机功能精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以弹跳方程为基础定量计算了轧机两侧刚度差对轧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调平值、调平值随轧制力的变化以及甩尾3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在某热轧线建立了轧机刚度评价体系,对轧机功能精度进行管控。同时,还分析了轧机两侧刚度差的影响因素,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包括衬板、垫片维护、最大压靠轧制力和标定轧制力的调整等,使轧机刚度和轧制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邯钢2800mm中厚板轧机优化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之  李霓 《宽厚板》1998,4(3):6-12
优化轧制规程计算及实现的基本数学模型,由优选轧制压力公式,变形抗力,温降模型参数和精确弹跳方程构成。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比较主要压力公式的Qp值,优选出该轧机的实用压力公式,变形抗力和温降模型参数非线性估计方法,提高了压力预报精度;反映板宽因素的非线性弹跳方程,是提高辊缝设定精度的关键。通过实测轧机横向刚度的轧制方案,优化轧制规程和不同终轧道次轧制压力规程的设定计算,并在轧机上实验,证明所研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某厂厚板轧机出现轧制力偏差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轧机两侧刚度差对轧制力偏差的影响。建立了支撑辊标高调整时候阶梯垫上面残留氧化铁皮对轧机机座刚度的影响模型,基于模型替代法建立了整体轧机有限元模型,进而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出轧机机座刚度差引起的轧辊挠度改变量、出口厚度变化量、辊间压力变化量以及轧机两侧轧制力的偏差。结果表明:当氧化铁皮的厚度为5mm残余面积分别为26.66%、36.79%和46.92%时,氧化铁皮的等效刚度变化范围为[605,674]kN/mm。当轧机上下无刚度差时,轧机两侧轧制力偏差最小,偏差为5t;当压入的残余氧化铁皮面积最多时,此时轧机两侧轧制力偏差最大,数值为30t。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分析、有限元分析、实验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高速线材精轧变形宽展影响因素及宽展模型、模块化精轧机耦合刚度及刚度模型、高速轧制时咬钢速降控制策略。针对某不锈钢高速线材生产线精轧机组长期存在的稳定性差、收放料型不准确导致的产品尺寸精度波动大的问题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高适应性孔型系统、高刚度模块化高速轧机、高速轧制速降控制技术实现了模块化精轧技术在不锈钢高线中的应用。针对爬坡段易划伤问题,将滑动摩擦式爬坡导槽优化为滚动摩擦式三辊导槽,并将精轧前侧活套调整为立活套。改造后生产结果表明,模块精轧机运行稳定,锥箱振动值小于2.8 mm/s,精轧机组出口料型尺寸精度较改造前提高20%以上,最终产品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根据热轧不锈钢工程设计中的经验总结并结合国内已建成的宽幅不锈钢生产厂的工艺设备情况,从轧线布置形式和主要设备技术性能方面分析了不锈钢热轧板带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的主要特点,指出不锈钢热轧生产与碳钢生产在工艺设备选型方面的区别。认为采用R1+F1~F7的工艺布置方式,较为经济、实用。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产品质量,宽幅不锈钢粗轧机轧制力宜选择在42 000 kN以上,主电机功率12 000 kW以上。中间坯保温方式宜采用热卷箱形式。精轧机组前应设置小立辊轧机对带坯进行边部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八钢热轧厂粗轧机轧制状态不稳定,轧制板形差,易产生镰刀弯和S弯,造成热卷箱卷形差,精轧机凸度及浪形难以控制等问题,对比分析认为粗轧机刚度对板形影响较大。统计数据表明粗轧机刚度值自2018年起始终低于4000kN/mm,远低于最初设计值5000 kN/mm,且传动侧与操作侧两侧刚度差值始终不稳定。通过对影响轧机刚度因素分析,明确设备精度对轧机刚度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精度,最终达到稳定轧机刚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