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2.
任务背景根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请求和上级命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二总队(以下简称武警水电第二总队)2010年7月18日8时紧急驰援九江彭泽县抗洪抢险,按照联合指挥部的抗洪抢险总体部署,我部主要承担彭泽芳湖圩堤排险任务.2应急抢险基本情况江西彭泽芳湖圩堤,是芳湖流域保护国营芙蓉农场的圩堤,由芙农圩和国有圩二座万亩圩堤组成(其中芙农圩10 500亩,国有圩12 500亩),圩堤总长22.2 km(其中芙农圩10.7 km,国有圩11.5 km),连接外湖涵闸13座(芙农圩6座、国有圩7座),堤顶高程20.3 ~21.5 m(其中芙农圩21.3~21.5 m,国有圩20.3 ~20.5 m),堤顶面宽2~4m,芙农圩抗御最高水位21.14 m,国有圩抗御最高水位20.02 m,芳湖2010年7月中下旬受强降雨影响,最高水位超警戒水位1.77 m.圩堤内有2条11万V供电线路、省道湖牛公路及铜九铁路.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圩堤由于堤身环境、质量及区域地质条件等原因,易发生堤身渗漏和堤基管涌等险情,汛期高水位时,此类险情直接威胁圩堤安全。针对湖区西河东联圩堤身渗漏传统处置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隐患位置,为隐患处理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阐明了该方法用于防汛抢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现场探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诸祥明  王哲 《江苏水利》1999,(10):33-33
1 基本情况 战天圩位于石臼湖东南岸,由10余座小圩联并而成,全长4218m,堤顶高程一般为14.2~14.5m(吴淞零点,下同),局部堤段13.6m,堤顶宽5~6m,内坡比1:2.5,外坡比1:3.0,背水坡堤脚外绝大多数是利用取土坑做成的精养渔池。  相似文献   

5.
2010年江西省遭遇了特大洪灾.本文总结了其圩堤巡查抢险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1 概况 1.1 唐家山堰塞湖基本情况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地震四川省境内34个堰塞湖中危险级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个,其位置位于涪江支流湔江上,在北川县城上游约3.2 km处.5月14日发现该堰塞湖,由于气象原因,20日第一批专家组人员飞抵堰塞体,对其形体和堰前水位进行了测量,对其组成物质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描述,21日第二批专家再次飞抵堰塞体,对堰塞体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再次进行了勘察,确定采取应急抢险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其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为抢险救灾而临时决定实施的工程称为应急抢险工程.应急抢险工程可能是对现有工程的抢险加固或缺陷修复,比如堤防险情抢护、决口封堵等,也可能是为防止灾害影响扩大或减轻、消除灾害影响而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比如堰塞湖泄流处理、河道疏通、边坡治理等.把适合在应急抢险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技术称为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有的常规工程施工技术在应急抢险工程施工中能够应用,但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又有其自身的一些固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应急抢险工程的技术工作与常规工程技术工作主要内容大体相同,但要求和方法不尽相同;应急抢险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以快速扼制灾害影响为原则,技术管理以快速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为原则,程序上应适当简化,方法上应更加灵活,责任上应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9.
10.
王继涛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5):24-25,27
烟台市发生自2000年以来最大连续强降水过程后,造成胶东调水工程5节混凝土暗渠冲毁,导致供水中断.险情发生后,施工部门通过方案比选,采用DN2600螺旋钢管连接方案,圆满完成抢险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鄱阳湖区圩堤基本情况,回顾了圩堤建设,分析了湖区圩堤存在问题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圩堤防洪新要求,提出了湖区圩堤后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量化鄱阳湖入江水道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污染情况,探讨水质风险的变化规律,基于断面水质月际劣化速率对鄱阳湖入江水道的水质风险进行评估。选取吴城、都昌、老爷庙、星子和蛤蟆石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推求出不同情景下水质“超标”的风险,并探讨水质风险在入江水道中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水质月际劣化速率符合P-Ⅲ分布;本研究从有害事件发生概率的角度定义断面水质风险,科学描述了鄱阳湖入江水道面临的水质问题,设置的阈值能够合理刻划风险等级;导致鄱阳湖入江水道水质劣化的主要指标为TP、pH值和COD;蛤蟆石断面水质“超标”的控制指标为TP,超标概率为12.29%;吴城和老爷庙断面的控制指标为COD,超标概率分别是2.58%和2.73%;都昌和星子断面则为pH值,超标概率分别为1.82%和3.29%。基于该方法,可以预测相关水质指标的超标概率,确定断面水质风险等级,明确可能导致水质有害事件的主要指标,从而为目标水体水质的精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模型鄱阳湖”实体模型工程模拟技术中的几何比尺变率、模型阻力相似、模型时间比尺、模型控制及量测技术等方面研究分析,探求“模型鄱阳湖”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鄱阳湖实体模型的阻力相似,是本模型定床试验的技术难点之一.结合水槽加糙试验研究成果,采用卵石梅花形加糙与塑料草垫加糙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模型进行了分区域加糙、分段进行试验水面线、流速分布及分流比验证.模型水流的相似程度较好,模型满足水流运动相似条件,为保证模型试验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湖区三站点水质评价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综合定量评价法对鄱阳湖星子站、都昌站、棠荫站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以3个指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因子权重,得出特征指数,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该方法能够得到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客观性和综合性。水质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8年鄱阳湖3站点水质状况尚属良好,大部分时期在Ⅱ、Ⅲ类水平,但也有部分时段超标;在劣于Ⅱ类水的情况下,3个站点所在区域枯水期水质均比丰水期和平水期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发展,我国任意地区的大覆盖、高频次、高空间分辨率的SAR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具有全天候和全天时对地观测能力的星载SAR能够实现任意天气条件下洪涝淹没范围的准确识别与提取,为我国洪涝灾害快速监测与灾情快速评估提供了重要手段.为...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华  于婷  周文斌 《人民长江》2012,43(10):58-61
为了分析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实地采集水样分析了悬浮物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特征。根据分析成果,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南湖区的悬浮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大于北湖区;具有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Cd和Cu;鄱阳湖大部分区域已达中度以上危害程度,轻度危害水平区域只占1/8;悬浮物重金属的赋存含量不仅与其赋存方式有关,与元素本身也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鄱阳湖区重点堤防现行安全评价体系,阐述了引入风险理论的必要性,分析了溃决风险评价的步骤和基本流程,研究了堤防工程的溃决模式,构建了堤防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对实现堤防工程从"安全管理"到"风险管理"理念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水质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西省提出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鄱阳湖水环境是影响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收集湖区主要水质监测断面2003~2008年逐月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等分析主要河流、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鄱阳湖区现状水质较好,全年、汛期、非汛期的Ⅰ~Ⅲ类水面积比例分别为63.9%、99.3%、40.8%,水体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赣江、抚河、修河等入湖控制断面Ⅰ~Ⅲ类水比例高于90%,乐安河、长江等控制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高于70%,湖口断面现状水质较差,IV类及以下水质比例高于30%。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湖泊Ⅰ~Ⅱ类水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湖量,实现一湖清水的目标,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水质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收集湖区主要水质监测断面2003-2008年逐月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等分析主要河流、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鄱阳湖区现状水质较好,全年、汛期、非汛期的I-Ⅲ类水面积比例分别为63.9%、99.3%、40.8%,水体处于中营养一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赣江、抚河、修河等人湖控制断面I一Ⅲ类水比例高于90%,乐安河、长江等控制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高于70%,湖口断面现状水质较差,Ⅳ类及以下水质比例高于30%。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湖泊I-Ⅱ类水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和人湖量,实现一湖清水的目标,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