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桃林口水库蓄水以及坝体、坝基、消力池等渗水的水质监测,和对渗水中主要离子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了渗水对混凝土大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修复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采用优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植物相结合的微生态技术,在试验区均匀加入了优化菌群制剂,并调控了土壤温度、氧和营养物质等,进行了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修复初期平均石油含量在2 898.25 mg/kg时,经过99 d的植物-微生物的修复技术,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95%以上.验证了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在中原油田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松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松江河水电站松山引水枢纽头部工程。大坝一期混凝土面板和一期面板的补强面板分别遭受坝基反渗水压力的破坏。本文对于反渗水压力的形成、力值大小及其破坏作用作了较详尽分析,同时提出了消减反渗水压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炭是原材料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经过高温裂解得到的一种物质,具有良好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的改性和制备方法,综述了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入渗能力、蒸发能力、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修复功能的促进,发现生物炭对土壤改良效果主要与生物炭原材料、制备条件、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有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对各类生物炭进行合理分类,进而对各类生物炭的最佳利用方式进行探讨,为生物炭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基于EKG电动脱水去除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的效果,进行了土壤淋洗-电动脱水室内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FeCl3淋洗后在不同电压梯度(1,2,3,4,5 V/cm)和不同电极间距(20, 30, 40, 50 cm)下,土壤各截面pH值的变化特点和电动脱水去除土壤Cd的效果。结果表明:电动脱水前后土壤各截面pH值均在2.2~2.5之间波动;土壤Cd的电动脱除率随电压梯度增大而增大,随电极间距增大而减小,脱除率最大可达47%;单位电动脱除率的能耗均与电压梯度和电极间距的大小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说明以EKG为电极材料进行电动脱水,能有效地控制土壤各截面pH值,促进土壤孔隙水中可移动态Cd的高效脱除。  相似文献   

6.
达克曲克水电站是我国南疆区域最重要的水电站之一,但是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达克曲克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引水发电洞中的支护混凝土受山体渗水的影响而产生的腐蚀状况就是其必须要克服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优势物种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的影响,采集向家坝植被混凝土3种优势物种(葛藤(PL)、荩草(AH)、双花草(PA))根际(R)和非根际(N-R)土壤,对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高于非根际,根际表现出明显的富集作用。葛藤对除速效磷外的其他养分的富集作用均较荩草和双花草明显,大部分养分富集作用在荩草和双花草之间差异不显著。葛藤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低于荩草和双花草。②各植物的碳、氮、磷比都表现为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葛藤根际土壤C/N和C/P大于荩草和双花草。3种植物根际土壤MBC/MBN差异不大。荩草和双花草非根际MBC/MBN和MBC/MBP均显著大于葛藤(P<0.05)。葛藤根际土壤MBC/MBP和MBN/MBP显著大于荩草和双花草(P<0.05)。相对中国和世界土壤平均水平,3种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C/N和MBC/MBN,C/P、N/P、MBC/MBP和MBN/MBP均较低。③相关性分析表明,MBN、有机碳、总氮、总磷和速效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但MBP只与速效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表明植物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养分固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葛藤根际富集能力较强。此外,基材磷素含量过高,而氮素含量缺乏,基材养分配比不均衡。  相似文献   

8.
PAM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阐述了高分子聚合材料PAM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包括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水稳性和渗透性及其提高土壤抗蚀性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五氯酚(PCP)曾作为杀钉螺剂在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疫区大面积使用,目前虽然已被禁止使用,但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PCP会对水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土壤及沉积物是PCP最大的蓄积库。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加速去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过程,是当前PCP污染处理的趋势。对PCP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类型(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堆肥降解技术)、效果及机制进行综述及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趋势,旨在为促进污染区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PCP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系统而简要的论述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的透水性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塑性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塑性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塑性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参数试验方法。试验表明,优化配合比设计后的塑性混凝土能满足防渗墙良好的变形和防渗性能的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工地下隧洞衬砌混凝土渗水裂缝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工地下隧洞衬砌混凝土为满足抗冲耐磨要求,一般混凝土设计标号高、水泥用量大,加上基岩硬度大,弹模高等原因,即使采用低温混凝土浇筑,最高温度也超过了允许标准。在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形成后,结构混凝土由于受到内外温差所引起的温度应力影响,产生不均匀收缩而出现裂缝,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隧洞会出现以垂直于水流方向的环向有一定水压渗水裂缝。在处理这类渗水裂缝的过程中采用了高渗透改性环氧浆材,灌浆施工工艺采用打斜孔埋管和无损贴嘴灌浆的方法,裂缝处理的效果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丹江口大坝旧混凝土拆除的几种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大规模使用使其在农田系统中的残留量显著增加,而传统的微生物法降解毒死蜱存在降解效率低、作用时间长等不足的问题,对微生物-物化耦合法降解毒死蜱进行介绍。在对微生物耦合电化学、零价铁、植物及光催化降解毒死蜱的运行效果、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物化耦合法降解毒死蜱具有降解效率高、作用时间短、功能菌种有效富集等优势,为优化毒死蜱的污染修复技术和提高毒死蜱的降解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改良型透水铺装对弱透水土质地区的水质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透水铺装在弱透水土质地区的应用,通过增加渗透导管的方式改良了常规透水铺装的土基层。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对改良型透水铺装及其不同结构层对弱透水土质地区典型雨水径流中COD、TN、TP和Cu~(2+)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常规透水铺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良型透水铺装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明显增强,在60 min降雨历时条件下,降雨重现期为2 a时改良型透水铺装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分别提升了11.87%、27.61%、9.17%和29.02%,且降雨重现期越短越有利于透水铺装对COD、TN、TP和Cu~(2+)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灌水量对丘陵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对南丰县大田蜜桔进行透水混凝土渗灌试验。在实验地设置3 个不同灌水量水平(H1低水,H2中水,H3高水)的灌溉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透水混凝土灌水器埋深在 30cm 时土壤含水量到达峰值;在整个生育期内 H2灌水处理枝长增长率最大;同时灌水量越大,果型指数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各灌水处理蜜桔糖分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H3处理组果实糖分最高。综合蜜桔生长规律及枝长增长率、果实横纵径、果型指数、蜜桔糖分等 4 个指标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得出对低丘红壤透水混凝土渗灌条件下 H3为最佳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适用于弱透水土质的改良型透水铺装对典型雨水径流污染物悬浮固体(SS)的去除效果,以嘉兴地区的淤泥质黏土为土基层制作试验装置,以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模拟并检测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装置削减径流污染物SS的效果,并以常规透水铺装和普通路面作为对比。结果表明:较小的降雨重现期更有利于透水铺装对SS的去除;弱透水土质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在对SS的去除过程中,不但去除率高于常规透水铺装,去除速率也得到了提高;在降雨重现期1 a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平均每分钟比常规透水铺装多去除29.82%的SS。  相似文献   

19.
怀柔水库扩建中需拆除一座单跨双曲钢筋混凝土拱桥,该桥全长50m,主拱净跨30m,桥面宽8m。拱桥位于风景区内,距水库土坝50~70m,左岸山坡后有公路和宾馆。根据该桥的结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状况,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地将它一次爆除,爆破总装药量为185kg,单响最大药量为61.05kg,爆破时,大坝和风景亭的实测最大垂直振动速度分别为0.264及0.735cm/s,远小于安全许可值。碎石飞出范围为20~30m,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景卫华  李涛章  胡宁  汪涛 《人民长江》2010,41(8):104-107
混凝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护岸是一种新型江河透水护岸工程技术,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河道护岸工程的实践中。结合长江南京河段新济洲护岸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践,对混凝土四面六边体护岸工程的施工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在于混凝土框架杆件制作质量和框架抛投的数量及位置准确性。根据水利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了混凝土四面六边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