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通过对村民的行为特征和场所依恋的概念内涵与维度构成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村民依恋情感与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进而归纳分析出空间中诱发依恋情感产生的因素,以此作为提升的切入点,为平舆县余楼村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转向高质型,如何协调人地矛盾、维护城乡地域性成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场所依恋作为探讨人地关系的代表性理论,较早地运用于国外城市建设,其理论成果对我国城镇地方感建构具有一定的参鉴意义。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2013年—2022年场所依恋研究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近十年场所依恋研究学科交叉特征显著,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尺度下的研究较多,尤其关注居民归属感建立及心理健康,对“情—地”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拓展了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发展做出展望:重视多元群体的情感需求;探寻情感与地域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规律,协同城乡发展热点问题,构建体现本土特色的场所依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何悦  陈荣  张云路 《风景园林》2022,29(3):31-36
新型农村社区是当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公共空间地方性的丧失、过度城市化等现象让原住民的地方依恋这一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化解新型农村建设与原住民地方依恋之间的矛盾冲突、建设现代治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为例,采用地方依恋量表问卷和村民访谈等方法度量不同年龄段村民对于不同公共景观要素的地方依恋感知程度,细化人群并深入研究各群体依恋感知出现差异的原因,揭示触发原住民场所依恋感知的乡村公共景观特征。结果显示,村民对具有生产性质和情感牵绊的公共景观依恋感较强,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各类公共景观要素的关注点和认同度具有较大不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强地方依恋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景观的优化建议和策略,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姜宏  邵龙 《建筑学报》2022,(S2):233-238
从时间和学科发展维度开展场所依恋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明晰了存在主义现象学对于理解人与公共空间之间场所依恋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继而基,于经典理论分析尝试从存在主义现象学视角构建了场所依恋形成的理论路径,并提出以多步多重中介模型为核心的实证研究指导框架,以期为公共空间场所依恋形成过程研究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5.
恢复性知觉可以让个体在空间中获得恢复性效益,研究恢复性知觉的作用来源则有助于理解个体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规划设计更具恢复性效益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因此根据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构建了由深度休闲、场所依恋与恢复性知觉三者共同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上海市徐汇滨江滑板空间为例获取数据,通过SmartPLS软件对其进行检验并探讨其关系与作用机制。发现:(1)深度休闲对场所依恋有积极影响;(2)场所依恋对恢复性知觉有积极影响;(3)深度休闲对恢复性知觉有直接的积极影响,且在场所依恋中介作用下,深度休闲对恢复性知觉有间接的积极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故而城市恢复性空间的建构需要关注深度休闲和公共空间资源的匹配,加强场地的功能性条件并提升个体在场地中的情感体验,以此提升个体的恢复性效益。  相似文献   

6.
姜宏  邵龙 《中国园林》2021,37(12):64
场所依恋理论作为当代人-地情感联结研究的核心, 是增强人与场所情感联系、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重 要切入点。然而场所依恋传统测量方法因情感数据与空间数据 的脱节,较难探讨场所依恋强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其测量结果 也难以直接指导实际的规划与管理。为此,在总结形成基于 PPGIS的场所依恋综合测量方法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春水文 化生态园为例开展场所依恋的多维度综合测量和可视化制图, 并基于语义分析解析同类型空间场所依恋强度差异的原因。以 期从情感数据、场所意义和空间数据相结合的角度为场所依恋 理论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7.
肖竞  吴国玉  吕妍  曹珂 《风景园林》2023,30(8):111-118
[目的]探索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构成要素与识别、保护尺度,能为公共园林遗产的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公共文化和城园统筹视角梳理城市历史公园的4项遗产价值(公共历史见证、公共关系建构、公共生活容载、公共审美育化)及遗产价值识别、保护的四重空间尺度(城区、地段、园区、园景);建构出以营城脉络梳理、单元协同分析、场所层积解译、风貌特征考据为识别手段和以关联遗产串联、公共空间组构、记忆场景活化、审美逻辑呈显为保护措施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识别、保护方法。[结果]以重庆市北碚公园为证例,识别出:1)城区尺度公园不同时期见证的公共历史事件与关联遗产对象;2)地段尺度公园与周边邻近空间单元社会组织关系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变化过程;3)园区尺度公园自身场所空间结构与历史场景记忆的演变过程;4)园景尺度公园不同时期的标志性景观要素及其风貌特征与审美逻辑。[结论]城市历史公园具有场所公域性和价值公共性,基于公共文化视角的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多尺度识别与统筹保护,有助于突破针对公园空间本体与园艺艺术价值研究的视野局限,从公园与城市整体关联的角度拓展其遗产价值认知与保护活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自发与构建秩序视角,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归纳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发秩序与构建秩序的变迁,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建国前至今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自发秩序绝对主导—自发秩序主导,构建秩序隐现—构建秩序凸显,自发秩序弱化—构建秩序主导,自发秩序迷茫"的特征。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剖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过程中主要社会参与力量(政府、村民、乡绅精英、市场、设计师)之间的博弈。最后,提出自发和构建秩序之间不是独立的,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提出应在自发与构建秩序并置下,找到二者结合点和平衡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时代人与建成环境交互过程巨变所带来的问题,初探数字化生存中人与建成环境传统交互特征的变化、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技术究竟应以怎样的方式介入人与建成环境交互的研究与设计中;同时,通过梳理人与建成环境交互特征的本质、交互研究的理论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趋势,找寻其基于"情感关联"的共有价值取向,引入"场所依恋"理论,初构研究的逻辑框架与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以智能手机这一新兴媒介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关联为线索,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及CNKI文献分析工具对该议题下的海量研究文献展开学科与时间分布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研究的主要学科和重点文献,从理论、对象、方法3个方面较系统地梳理了新时代下多学科中的公共空间研究动态,归纳公共空间研究的新内涵、新内容、新方法。最后,总结分析了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未来公共空间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New urban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lower-carbon energy facilities are increasingly met with community resistance dur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hase of planning. Resistance can conf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policie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using social capital and place-attachment analytical lenses is conducted to build knowledge about the social factors involved in a Canberra community's resistance to a gas-fired power st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while social capital explains how resistance occurred, a threatened disruption to place attachment explains why. We conclude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sses informed by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lace attachment characteristics would help developers and planners pre-emp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的视角来透视乡村公共空间特 征的变化,选取近代以来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的西安 白鹿原地区乡村为典型案例,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和深度 访谈,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该区域乡村所衍生出的社会治理 结构,并揭示出不同社会治理结构下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 规律。经研究认为,近代以来该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经历 了“自治-扁平化-原子化-行政强干预”的发展阶段,乡村公 共空间相应呈现出“繁荣发展-异化-全面衰退-离散化”的特 征。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公共空间特征与当时乡村社会治理结 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在时间轴上的演变实质上是新空间与 新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再关联。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以及绿色空间特征的调节作用。对杭州市10个大学校区的63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2)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校园绿色空间特征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场所满意度、场所依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并存在调节阈值。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绿色空间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赵龙 《南方建筑》2018,(4):88-93
目前,针对乡愁的相关研究以文学领域和文化地理学居多,建筑学领域内对城乡改造过程中乡愁、原乡风景的研究还是有限的,与“乡愁”、“原乡风景”相关的设计与规划实践在理念上也大致浮于表面,没能够透彻地将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文化认知注入地方土地,项目实践者尝试以同理心去感受“乡愁”、“原乡风景”在当地人情感与生活中的价值,但仍旧与本土的契合性不高。研究试图从建筑学的视阙,针对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原乡风景置于乡愁的情感语境中,通过研究文献解读对“乡愁”研究现状以及“原乡风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北岳,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疆域的地理坐标,文化地 位显赫且移祀历史独特。为研究北岳的历史演变历程,通过历 史文献收集、舆图考证及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自五代 至清,古北岳岳庙下移、浑源北岳说萌芽、古今北岳封祀并存 等驱动北岳移祀的转折性事件。研究发现,在文化整体性视角 下,北岳的移祀受到疆域格局扩张、王朝地理推动、军事信仰 转移等制度文化影响,亦受到北岳恒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 响,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社会情绪的助力。北岳的移祀受到官方 和民众的共同推动,体现了北岳在宏观人文构想下地理空间与 国家秩序空间中定位的演变,催生了具有关联性特征的自然人 文景观。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整 合了移祀前后两山具有历时性特征的风景表征,更因移祀所映 射的北岳文化推动着风景名胜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领域,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受到广泛的关注。以1996~2021年CNKI国内乡村公共空间研究文献为检索源,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按照综合性与专题性展开文献述评。研究发现:(1)近20年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集中在空间的形态特征、保护更新、演变重构等方面,多学科研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视角;(2)近年来乡村公共空间研究发生物质-社会-文化转向,需关注其文化属性的挖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方式与保护利用模式;(3)乡村公共空间的分类方式多样,类别之间存在交叉重复问题,应明晰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化类型与特征;(4)在新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创新产业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需进一步更新乡村公共空间的传播和利用方式,发掘其新型价值;(5)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聚焦于物质空间的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需注重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功能-文化-空间-机制”的重构路径。未来应搭建多学科平台,结合应用性理论探索新视角,同时运用定性定量多种研究方法,综合探索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体系。  相似文献   

17.
魏萍  蔺宝钢  张斌  刘涛 《中国园林》2024,40(6):91-96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 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 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SNA)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 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3个层级 (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 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 化提升的要素。最后,基于“社会-空间”互动逻辑,以空间布 局形态与村民需求匹配为导向,从聚落布局优化、片区派系完 善、单点品质提升三方面提出精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