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璨  邓鹤鸣  曹阳  孙巍  黄荣 《供用电》2021,38(8):12-18
用户侧储能直接面向生产单位、公共场所和社区等人员及设备高度密集区域,提升用户侧储能的安全水平刻不容缓。分析了国内外用户侧储能的发展状况,重点梳理了储能技术安全标准体系,从储能电站设计、调试和运维的标准体系来看,储能电站选址标准缺失,储能电站的建设、调试和运行过程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国内外在运行维护、检修、消防体系标准方面还不够完善,应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思雅 《电工技术》2023,(14):70-74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的大力支撑.如何发展储能,以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储能的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同时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情况对 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储能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 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工业用户配置储能的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20年冬天,湖南、江西、浙江等多地出现"限电"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电力需求过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力供给结构不合理,而发展工业用户侧储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限电"问题.在工业用户侧配置储能不但可以缓解电网供电紧张的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还可以降低工业用户的用电成本,获得峰谷价差收益.首先研究了江苏省工业用户侧储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成熟,用户侧储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网削峰填谷和电网辅助服务中,国家和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积极响应电网需求,充分利用分布式储能设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储能的基本类型、特点和适用场景,着重分析了主流化学储能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分布式储能在商业中的应用,并就其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储能参与削峰填谷及调频辅助服务2种典型场景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在盈利中所要关注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完善现有电价制度、储能企业创新和政府政策引导3个方面,为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成熟,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分布式储能设备充分利用需求响应资源,主动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调频、旋转备用、黑启动及需求响应等辅助服务。针对目前用户侧储能资源闲置、分布式储能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结合用户侧典型储能设备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及调频辅助服务的技术经济性算例分析,充分考虑陕西电网的实际情况及其用户侧储能的发展现状,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下,为促使更多的用户侧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及调频辅助服务,从完善现有电价制度、消纳可再生能源和加大政府补贴力度3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推动陕西省加快建设辅助服务市场,带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储能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优化能量传输、消纳清洁能源、改善电能质量等的重要手段。首先分析比较各类储能技术优缺点,然后综述储能产业政策顶层设计、电力辅助服务新政、储能参与需求响应政策、用户侧储能绿色发展价格机制,以及储能产业发展政策,阐述储能在电源侧、输电侧、配电侧、用户侧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V2G、虚拟电厂、共享储能应用模式,以及储能投入产出效益情况,最后提出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判断,给出了储能发展政策建议,以及储能投资回收和稳健运营机制,明确了储能在提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能力、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户侧配置储能后通过移峰填谷和节约基本电费获益,随着储能单位造价持续下降,现行峰谷分时电价平衡性将被打破。在分析用户侧储能配置对电网公司收益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峰谷电价与用户侧储能成本动态联动模型,提出峰谷电价动态调整策略,测算用户侧储能合理发展规模。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政府能源与电价主管部门引导用户侧储能合理发展和建立峰谷电价动态调整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供用电》2021,38(8)
用户侧储能系统直接面向生产企业、医院和社区等应用场景,一般坐落在人员或设备集中区,因近年来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时常发生,保障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类技术和管理手段是相关从业者关注的重点。对用户侧储能安全相关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旨在为用户侧储能市场化推广提供参考思路。首先从场景需求入手,对用户侧储能的功能、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影响用户侧储能安全的关键因素,包括电池本体、消防安全技术、集成管理技术;其次对各类电池材料电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再次对储能消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影响储能系统运行安全的集成管理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并网容量的大规模增加给电网的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采用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是推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了综合考虑储能用户满意度和新能源调峰需求的电力系统双边交易联合运营模式和交易模型,以各方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新能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投标和出清模型,其中储能用户与新能源于日前完成双边交易以直接减小电网的调峰服务压力,最终由电网侧的储能消纳剩余新能源出力。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运营模式不仅有效地调动了用户主动调峰的积极性,还减小了电网侧储能的调峰压力,在促进新能源发展和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易斌  赵伟  邓凯  钟国彬  肖元 《中国电力》2021,54(6):128-135
为充分发挥储能在需量管理、分时电价管理、电能质量优化等方面的多元价值,提升用户侧储能项目运营经济性,采用极坐标相量法对用户侧负荷和储能功率特征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负荷功率特征分区的用户侧储能经济运行优化策略,可有效减少用户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且参数选取简单,便于工程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将储能电站加入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存在周期性的问题。先将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利用储能电站储存起来,然后在用户电网低谷期再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对用户侧电网进行"削峰填谷"。主要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用户侧储能电站用于电网调节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微电网中的储能容量及功率配置的原则,分析了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在电网投资储能情况下,提出了以促进光伏就地消纳为主、优化调节微电网对外联络功率为辅、兼顾经济效益为能量优化目标的微电网及储能优化运行的原则和优化流程,提出了适合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的运营模式。以实际微电网工程为例,介绍了储能选型的过程,详细计算分析了在所提储能运行方式下储能的收益和各投资主体的分配比例,为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运营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与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问题日益突出,寻求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大任务。为此,该文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分别从电网侧、发电侧及用户侧,梳理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其技术特征与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接纳格局的改善提供借鉴。在电网侧,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电网智能化技术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的接纳提供坚强纽带,实现发电侧与用户侧间更为灵活、紧密的联系;在发电侧,常规机组的灵活调节技术、可再生能源的精细预测及主动控制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将推动我国各类电源运行方式的深度转变;在用户侧,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热、需求侧响应与虚拟电厂等技术将为终端用户主动、柔性地调节自身负荷、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解决方案。依托特高压输电技术、融入大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储能成本的下降,使得储能成为控制负荷变动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力需求侧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估,建立了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计算模型,从电网侧、用户侧、电源侧和政策补贴4个方面建立了收益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该储能电站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储能成本、峰谷电价差、政策补贴等因素对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规模储能的日渐广泛应用,其灵活的出力调节能力为含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网优化调度运行提供了解决思路。针对电力系统中储能以电源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情况,提出多种形式储能协调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风储一体化电站、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参与系统调度运行,深入挖掘多种形式储能的互补调节能力,促进风电消纳;电池储能电站面向电网调控运行,在参与系统调峰的同时提供备用,充分利用储能的可调空间优化系统运行。考虑到不同形式储能的利益主体不同,构建以风储一体化电站上网收益最大、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电动汽车车主支付费用最小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基于十机算例系统的仿真实验说明:所提模型能兼顾各形式储能投资主体的利益,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转型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输送消纳可再生能源压力迅速加剧。储能技术的"能量时空转移功能"可以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支撑源网荷侧深度变革。电池储能技术配置灵活,综合特性优异,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以电池储能技术为切入点,为更好地理解电池储能技术,重点从技术水平、市场应用、问题与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电池储能技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电站服务的冷热电多微网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提出在多微网系统建立公共储能电站,并给出用户侧储能电站服务模式;然后将储能电站服务应用到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优化调度,通过协调微网与储能电站间的交互功率,实现微网内冷热电负荷功率平衡和运行经济成本最优;最后以典型场景为例,对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在3种运行方式下进行经济优化调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冷热电多微网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公用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灵活性,实现微网多余电能的时域转移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100%消纳,并降低多微网系统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新能源的发展,解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直接接入配电网和负荷急剧增长对电网规划及运行带来的问题与潜在威胁。分布式储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快速功率吞吐能力、控制精度高、安装灵活、多主体利益等特点,可从根本上保障配电网供电的安全与稳定性。介绍了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状况,根据其接入位置在分布式电源侧、中低压配电网侧和用户与微网侧详细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分布式储能应用模式的研究成果,重点就其位置和容量的选择问题总结了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的各类数学模型及优化算法。并结合分布式储能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计及缺电成本的用户侧蓄电池储能系统容量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用户侧电池储能系统在减少用户配电站建设容量和降低购电费用方面为用户带来的经济价值,建立了其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和停电损失的价值模型。同时,考虑蓄电池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建立了其容量优化规划模型,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