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研究和试验,提出在浅层气钻井中,防漏和治漏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使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浅层气钻井技术,保证钻井安全.  相似文献   

3.
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为背景,对深水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模型,南海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以及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地层井壁稳定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的难点和拟解决的方法,为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窄密度窗口是深水钻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深水的高压低温及合成基泥浆的广泛使用,使井控监测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采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井底压力,降低窄密度窗口的影响。同时高精度流量计,可以及时发现溢流,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非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5.
超深水超浅层(简称“双超”)储层钻井取心作业难度大,成功率低,作业费用高,可供参考经验少。对此,开展了无隔水管条件下的“双超”储层钻井取心难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形成了一套“双超”储层高效取心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双超”环境下,储层以未胶结、松散泥质-粉砂岩为主,地层疏松,钻井取心作业面对着取心筒“堵心”、排量和钻压控制难度大、超深水作业费用高等难题与挑战。优选Rb-8100型全封闭式保形取心工具和HSC043-8100型取心钻头,配合小排量(200 L/min)、低转速(15~40 r/min)、阶梯式钻压(2~10 t)的小参数模式,自制网兜将钻头处海水进行分流并保护底部岩心。在南海“双超”气田开展了无隔水管钻井取心先导试验,取心收获率达100%。实现了“双超”储层高效钻井取心,同时为“双超”气田的后期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的关键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永冻土和深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钻井的特点,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的关键技术(包括钻井方法、钻井装备、井喷控制、固井等)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对我国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LNG作燃料钻井(下文简称“LNG钻井”)的实例,分析了LNG钻井安全生产的优点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钻井泥浆冷却技术发展现状与新型泥浆冷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中高温地热钻井、深部油气钻井、冻土带钻井及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中,钻井泥浆冷却技术是钻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适当的井内循环泥浆温度是钻井作业安全快速进行的保证,根据泥浆冷却冷源获得方式的不同,将钻井泥浆冷却技术分为高温泥浆冷却技术和低温泥浆冷却技术。分别论述了在中高温地热钻井和深部油气钻井中采用的高温泥浆冷却技术,以及在冻土带和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中采用的低温泥浆冷却技术,并针对我国在低温泥浆冷却技术领域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钻井泥浆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温压条件入手,说明了制冷泥浆的重要性。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进而阐述了该套系统在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试验证明:该套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并首次成功地在青藏高原木里盆地永冻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矿业》2012,21(6):12
近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开钻仪式在北京朝阳门中国海油大厦二层多功能举行,作为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约1500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复合片钻头残体的大量观察、分析,对不同的钻头残体从瓦斯地质条件,钻进工艺条件,泥浆泵压、泵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设计方面的要求,从工艺方面提出了应用方面的要求等。要提高瓦斯地质钻进中复合片钻头的使用效能,必须从综合角度来提高总体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瓦斯地质钻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论述了瓦斯地质钻探目的和非平衡钻探工艺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瓦斯地质钻探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措施并强调了安全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某浅层气井的施工实例,阐述了水井钻机安装合适的钻塔底座和并控装置,可降低浅层气井建井成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还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特别在微地震监测技术方面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为了保证微地震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在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优选施工设备,优化钻具级配、钻进工艺、水泥浆液参数设计和固井工艺方案,并在四川泸县、三台、内江、珙县等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项目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某矿浅埋松软煤层在瓦斯较低的条件下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事故为背景,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由地质因素起主控作用,浅埋巨厚顶板、大面积采空区、正断层形成的"孤岛区"结构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应力条件;"孤岛区"内浅埋巨厚顶板沿煤层垂直方向产生的应力,为煤体破坏、瓦斯动力现象的孕育提供了条件,沿倾斜方向的应力,为事故煤层及煤体的抛出提供了弹性能;煤层瓦斯解吸速度快、低透气性、松软结构、厚度变化大的特征,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瓦斯条件。根据事故发生的机理,提出了从地质构造赋存、高地应力、瓦斯三个方面进行灾害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的钻进过程控制和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条件及对钻进过程的影响,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钻进泥浆控制策略和取样(心)技术,同时介绍了大洋钻探(0DP)使用的保压取样器PCS.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能以固体形式存在,但由于其特殊的热物理力学性质,难以像开采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矿山"型式来开发。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钻探技术是解决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经济可行和避免可能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键。鉴于通过钻探手段将天然气水合物在地下转化为可控的资源而后开采的现实,提出了采用化学浆液注入和降压相结合的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