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iAlSi合金γ相内位错网的电子衍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γ-TiAl中所观察到的位错主要有(1/2)〈110]普通位错,(1/2)〈112]和[011]超点阵位错。Kad等研究了TiAl合金层状组织层片界面的位错结构[1],表明由于非180°旋转孪晶界面两侧晶体在界面处的非严格匹配而形成剪切边界,其中一类...  相似文献   

2.
利用弱束暗场技术透射电镜拉伸台观察了二相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层片结构中的位错组态,发现层片结构中含有丰富的位错网络,位错亚晶界以及界面位错墙。位错与拉伸变形时的位错滑移线均可贯通TiAl及Ti3Al层片,反映了民支片间的协调变形。  相似文献   

3.
TiAl合金形变孪晶恢复过程的原位拉伸观察*梁伟杨德庄*赵兴国陆路郑维能(太原工业大学测试中心,太原030024)(*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处理教研室)(1/6)〈112]{111}形变孪生及(1/2)〈110]普通位错滑移是双相TiAl基合金的两个主要变...  相似文献   

4.
TiAl中180°孪晶界面附近应力场的LACBED研究吴文涛,朱 静(治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T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高熔点。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持久强度等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室温塑性差,断裂韧性低,裂纹扩展速...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TEM研究了新型复相陶瓷刀具材料JX-2-I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在JX-2-I中Al2O3/SiCw(氧化铝/碳化硅晶须)界面和Al2O3/SiCp(碳化硅颗粒)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微观结构,发现在SiCw,SiCp和Al2O3晶粒上均有位错产生,在SiCp和Al2O3上有孪晶产生,分析表明,位错和孪晶的产生均吸收大量的断裂能,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改善JX-2-I材料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TEM研究了新型复相陶瓷刀具材料Jx-2-Ⅰ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在Jx-2-Ⅰ中Al_2O_3/SiCw(氧化铝/碳化硅晶须)界面和Al_2O_3/SiCp(碳化硅颗粒)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微观结构;发现在SiCw、SiCp和Al_2O_3晶粒上均有位错产生,在SiCp和Al_2O_3上有孪晶产生;分析表明,位错和孪晶的产生均吸收大量的断裂能,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改善JX-2-Ⅰ材料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Ti-48Al-1Si合金热处理后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对新一代高温耐热结构材料TiAl合金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其室温脆性、高温强度、蠕变极限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2 ] 。本文试图通过对Ti-4 8Al-1Si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 ,探讨合金的层片组织变化规律、硅化物的析出过程和分布。1 实验方法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的Ti-4 8Al-1Si(at.% )铸锭 ,从中切割出 1 4 2mm× 1 8 6mm的试样若干 ,再用耐高温材料浸埋并包套保护后 ,在SSX -8-1 6 0 0高温电阻箱式炉中分别加热到 1 40 0℃(保温 1 5min)、1 2 6 0℃ (保温 2 0min、7h)、1 2 6 0℃ (保温 2 …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溶+激光冲击强化(LSP)+时效方法,研究了AZ80镁合金轧板和铸态组织参数(形变孪晶和析出相)和残余应力演变,以及时效处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固溶+LSP处理后轧板强化层内形成高密度孪晶的形变带,铸态合金高密度形变孪晶产生于晶界附近,均产生于应力集中和高能区域,产生一次或多次孪晶,呈平行或交叉孪晶。时效后连续析出大量的颗粒状β相,其优先于形变带内、孪晶界面或片状孪晶内析出,与晶粒尺寸相关。时效后轧板和铸态冲击表面残余压应力分别为由-100.8 MPa和-68.9 MPa转变为-67.8 MPa和-35.9 MPa,即应力松弛为32.7%和48.7%。LSP次表层硬化效果明显,其时效强化效果较弱。残余压应力及其热稳定性是影响高密度形变孪晶的形成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二相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层片结构中的位错组态孟祥康,洪建明,刘毅,赵晓宁,刘治国(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高比强度,被认为是理想的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只是其低...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结构的TEM分析表明,在指定寿命常规低周疲劳过程中,10钢和1Cr18Ni9Ti钢的位错密度随载荷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增大,组态从线状分布经位错缠结向位错胞转化。而在同样寿命的低周冲击疲劳过程中,10钢位错密度变化不大,10Cr10Ni9Ti钢出现显微变形孪晶,均不出现胞状位错组态。疲劳亚结构的上述变化部分地解释了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应变速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