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功能较完善、性能可靠、人机界面好、操作直观方便等优点,因此在仪表仪器检测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所介绍的膈肌功能电脑测定仪,可在医学上进行人体膈肌功能的测定。本文主要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角度介绍该仪器的测试原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储氢材料性能测试的特点,运用工业组态软件和计算机测控技术,设计用于测试储氢材料性能的自动化测控装置,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和数据自动处理功能。利用该装置对机械球磨获得的镁基储氢材料(Mg-3Ni-2MnO2)进行了储氢性能测试和疲劳寿命测试,通过对比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检测精度高、扩展性好、试验速度快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飞机供电系统设备需要进行在线快速测试的需求,提出了利用Odyssey XE测试机研发便携式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测试标准对飞机供电参数测试要求,对测试系统从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设计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OD-200实现数据的采集,并设计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完成了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某飞机电源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试精确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个基于硬件计数器的程序性能测试与分析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tel P6系列处理器与Microsoft Windows NT平台上开发了一个工具软件PTracker,它利用处理器中的硬件性能计数器来获取程序性能数据,并结合机器体系结构参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它无需用户编程,与应用程序所使用的编程语言无关,使用很方便。它不仅能够通过性能计数器获得精确的性能参数,而且还能通过对测试得到的性能数据的分析,揭示程序高层次的性能特征,对程序性能评价与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了PTracker的技术背景、设计与系统实现,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接口)实验贯通起来的教学改革方案,阐述在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中验证计算机组成部件、设计CPU、组装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详细实验内容,同时提出一种"软硬一体化"的创新实验箱设计,令虚拟仿真软件中的CPU模型通过总线实时与实验箱硬件上的真实外设交互。  相似文献   

6.
针对弹载存储测试技术,对弹载数据记录器的经典工作模式做了阐述;与以往一些弹载数据记录器性能相比较,设计在原有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及其工作模式方面做了一些优化;最后还阐述了对存储模块的防护技术.经过实践中的应用,证明本文所述数据记录器系统在工作性能上更加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7.
当Windows操作系统崩溃而无法完成计算机启动时,如何快速有效地存取保存在采用NTFS文件系统磁盘分区中的重要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的实验,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广大计算机用户的实际情况,立足简便、高可靠性,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大方面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指出了用户常用但不可靠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磁悬浮飞轮的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实现.介绍了CPCI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数据采集的硬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实现流程和LabVIEW实现RS422串口通信、A/D数据采集以及D/A数据输出等模块.此外,对系统的测试任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性能测试的原理、评测标准和测试步骤;介绍了一种开源性能测试工具—TheGrinder,利用它测试出作业与考试管理系统的一些性能指标。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计算机硬件、数据库的访问速度、JVM(JavaVirtualMachines)的参数、TCP/IP堆栈等。在调整了相关参数后,重新做了多次实际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对照,达到了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研究OLED器件的光电特性,设计了一套能够自动、同步测量OLED器件的电压、电流、亮度、光谱、色坐标、温度等特性的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基于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以计算机、PR655型光谱亮度计、Keithley-2400电流-电压测试仪、自制的红外测温模块、暗箱、光学导轨、载物台等为硬件,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测量仪器对OLED器件进行测量,利用光谱亮度计对器件的发光性能进行测量,利用单片机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对器件的温度进行测量,利用可编程电源为器件测试提供稳压/稳流电源,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列表和曲线显示,最终保存数据。最后,利用该系统对自主研发的OLED器件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综合性强、精确度高、操作简单、软件扩展性好、测量效率高等优点,实现了对OLED器件各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并已经实际应用到多个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11.
面向对象软件的独有特性,如抽象、继承、封装、多态等,使得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文章探讨了面向对象的测试方法,分析了面向对象的各种特征对软件测试造成的影响,以及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层次划分与测试内容。并以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类为例,使用开源测试工具JUNIT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软件测试是发现软件中错误而检查文档、运行程序的一个过程。对软件文档和代码进行测试,是贯穿于整个开发生命周期的,尤其在开发早期,其作用更为重要。Petri网是一种好的分析工具,它能够动态运行程序模型,分析模型中存在的死锁、并发、冲突等问题,对程序正确性进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VIEW的智能控制器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器是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件,需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研究了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等硬件和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上开发的软件构成一套完整的、全自动的CW系列智能控制器测试系统,实现对控制器的保护动作特性、负载监控等功能进行自动检测。从硬件特别是软件功能方面对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雷达导引头是空空导弹精确制导的基础部件,实现导弹探测、制导和控制等功能。其功能、结构复杂,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合格率,导引头需经历多次测试,测试工作量较大。为了提高生产测试效率,设计实现了雷达导引头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完成了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完成了采集、通讯、控制、保护电路的设计,为了实现程序的烧录以及故障调试,还设计了DSP调试系统;软件部分根据导引头的工作流程及指标要求,完成各功能模块设计,实现自动化测试。软件采用LabWindows/CVI开发,界面操作简洁方便。该系统可以记录所有测试数据及过程数据,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性能良好,可靠性高,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人机空速测量系统设计中,要经过系统功能划分,软硬件设计,电路制版,整体联调等步骤,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需要软硬件设计完成调试通过后才能得知。而整个设计牵涉环节较多,很少一次达到目的。Proteus软件是一个完全脱离硬件平台进行系统虚拟开发的工具,结合Keil C51软件可以方便的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仿真中可以随时修改设计、调整软硬件分工以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误差。使用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验证和优化,测试系统性能,可及时发现系统瓶颈,优化软硬件设计,提高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新的考务管理系统中增加了对考生照片信息的采集功能,本文针对这一改进,介绍了如何利用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7.0为考生的照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具体方法,目的是确保系统采集的照片准确、有效、不失真。  相似文献   

1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新的考务管理系统中增加了对考生照片信息的采集功能,本文针对这一改进,介绍了如何利用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7.0为考生的照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具体方法,目的是确保系统采集的照片准确、有效、不失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针对信息化硬件测试的标准与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并且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不断的促进我国信息化硬件测试的水平,为我国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VB以其高效、简单易学及功能强大的特点 ,成为Windows98系统开发的主要语言。利用RS─ 485进行远程数据通信 ,具有传输距离远 ,成本低 ,功能灵活 ,使用简单等特点。本文介绍了VB6 0在远程温湿度巡检系统中的应用和系统的主要功能 ,并详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技术应用范围广泛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远程测量和控制多路设备温度,采用一种积分电路精确测量PT100热电阻的阻值。同时采用AT89C51单片机对所得数据进行非线形补偿,并通过RS-485总线接口,将所获得数据传送上位机,以便真空控制系统的联网控制。由于本模块对输入量同时采用硬件和软件的非线形补偿,故具有精度高、可靠性较好、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生产调试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