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有专家评价,我国汽车企业牢牢掌控着营销渠道,其实早已实现了自主创新。然而在“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达70%”的现实面前,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自主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汽车制造装备的一处“疮疤”。治愈这块“疮疤”离不开国家的扶持、科研的支撑和企业的创新.更离不开产业界的团结互助。近日,国家倡导的一项被誉为“一种战略层面的联合舰队”的新决策——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各产业界广泛引起关注。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就是在这一新决策出台的背景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手30家汽车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及有关科研院所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机电新产品导报》2003,(5):104-104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不久前调研,目前我国机床消费量近50%的份额由汽车工业占有。目前,汽车工业成长前景极为看好。那么,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机床企业如何去“吃”呢?专家们认为,机床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2100万辆,继续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作为世界汽车产业强国,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市场巨大,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装备,提升制造技术。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22日,汽车制造中国峻会(APCC2014)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据介绍,该峰会由AUTOMOBILPRODUKTION(《汽车制造》)中文版主办,并获得PRIME Research(璞锐公关策划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将于2014年11月份在广州车展期间举办。本届峰会将以“成就行业标杆,跻身全球汽车冠军联盟”为主题,届时海内外企业以及行业专家将围绕“策略、趋势、能源、技术”等几大核心议题发表演讲。主办方AUTOMOBIL PRODUKTl0N(《汽车制造》)将联合璞锐公关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发布“2014年全球汽车发展趋势报告”,并向中国享有最佳信誉的汽车企业首席执行官和公关经理颁发“中国信誉奖”。  相似文献   

5.
一、汽车制造与机床 机床是汽车生产的工艺手段,汽车的制造水平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水平。机床投资是汽车制造企业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机床投资占汽车制造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3左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刚才大家谈到创新与产业联盟的问题,去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一个汽车制造装备联盟,有40多家国内一流的汽车企业、机床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这个联盟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技术创新:二是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方面,这期《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汽车行业主题非常好,如果我们还是不解决问题,或是有些问题认识不到,那么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产业链垫底的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7日,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于上海举行成立大会。该联盟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国内知名的10大汽车制造商(实现2006年我国汽车总产销量的60%)、7大机床制造商、相关科研院所和6所高校共35家单位自愿组成。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出任,常务副理事长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担当。秘书长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王金友,常务副秘书长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汽车装备取得的进步 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行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约占80%。我国将是世界汽车的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按照发展总战略,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400~1800万辆,世界第一,并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其标志之一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装备。同时,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可以断言,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时期内,汽车工业将一直是机床消费主体。  相似文献   

9.
《机械》2006,33(9):I0003-I0004
目前,汽车业市场竞争激烈,要求不断吲氏制造成本。统计资料表明,汽车机床进口率每提高1%,机床总投资就增加2%~3%。因而汽车业采用国产机床是汽车企业生存的需要,汽车生产不应在装备上长期依赖进口,而应建立在以国产机床为主的基础上。要实现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互相支持和协作,汽车业和机床业应走联合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锻造与冲压行业发展状况良好,精密锻造、汽车冲压件及家用电器冲压件的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市场需求旺盛。锻造、冲压企业的销售额每年平均增幅达30%,最高的达100%。但与此同时,锻造、冲压企业必须关注几大汽车公司的并购、关注汽车生产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应采取联合、合作、联盟及并购等形式,发展后续加工和部件制造,发展全球化和地区性生产,加大出口力度,以适应汽车及其他用户领域全球化生产、销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国内汽车消费逐步放缓,加之来自环境、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压力的日益加大,都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作为向汽车工业提供装备支持的机床制造业,产品的高效、可靠、精密、环保等将始终是机床企业不断追求和超越的目标。众所周知,汽车属于当今工业门类中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之一,对于汽车制造的装备要求很高。长期以来,国内龙头汽车企业的关键零部件生产线上的机床装备始终被国外所垄断。对于国内机床制造企业来说,要想短期内取代国外装备难度很大,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31日,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专题会议在齐二机床隆重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联盟理事长张小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领导,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王德成,中国齿轮协会秘书长王声堂,以及汽车装备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中外汽车制造技术交流,学习国际汽车先进技术,引导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科技进步,配合2005上海国际制造技术展览会(SIMS200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05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了“200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年会暨国际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来自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多家相关单位参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将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身份“尘埃落定”,高档数控机床制造将持续受益于政策关照,促使中国机床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直奔产业高端,直奔“微笑曲线”两端,向自主品牌高端路线不断挺进。9月7日,济南二机床集团与上海通用汽车联合举行了冲压装配生产线项目的启动仪式。在此之前,还相继与一汽大众、广汽菲亚特、  相似文献   

15.
用装备创新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制造业发展思路提出,要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基本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作母机、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为了实现我国制定的未来1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当然要带头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从汽车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包含装备技术)。这项技术的重点突破,将带动我国汽车和机床两个产业的发展,将汽车和机床两个产业建成创新型产业。基于以上背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6年8月28日在深圳召开的“2006中国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论坛”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16.
李文 《机械制造》2007,45(10):76-76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日前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及装备需求报告会”上指出,汽车工业是机床行业最大的用户,但事实上,我国汽车厂家使用的机床设备80%是进口的,机床工具行业在汽车装备中的地位令人担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国内汽车工厂大量采用国外装备,建厂成本巨大,在汽车发展初期的“暴利”阶段是可接受的.而且大量先进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轿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并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但在汽车价格竞争激烈的今天.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制造成本,随着汽车工业进入微利阶段,我国企业将无力长期支付高昂的进口设备价格,“低成本造车,低投资建厂”已经成为汽车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对具有低成本优势的民族品牌汽车装备需求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黄荻 《机械工程师》2007,(7):M0004-M0004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及装备需求报告会”上指出,汽车工业是机床行业最大的用户,但事实上,我国汽车厂家使用的机床设备80%是进口的,国产机在汽车装备中的地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9.
侯诣卓 《机电信息(北京)》2014,(15):56-56,58,59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无论外资或合资品牌国内的汽车销量递增。然而,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为此,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都在积极“修炼内功”,提升从研发,生产、  相似文献   

20.
刚才大家谈到创新与产业联盟的问题,去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一个汽车制造装备联盟,有40多家国内一流的汽车企业、机床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