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实行集体换粗纱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换粗纱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实行集体换粗纱的诸多好处及所存在缺点的解决途径.认为:集体换粗纱具有减少空粗纱断头,降低粗经、粗纬、竹节纱疵和接头纱疵等优点,有利于提高高档面料的布面质量.此法对细纱机的生产效率略有影响,粗纱回花率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减少关车时间来补偿效率损失,推广采用粗纱尾纱处理机,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同时粗纱工序应实行定长、定位落纱.力求粗纱直径大小一致,减少锭间张力差异和大小纱张力变化,降低粗纱机断头率,消灭连续或多次断头的纱锭,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指出:集体换粗纱的优点大于缺点,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并粗工序工艺优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秋莽 《棉纺织技术》2005,33(12):39-41
在FA311A型并条机、TJFA458A型粗纱机上进行了牵伸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影响的试验.并条质量与成纱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粗纱的主要作用除牵伸、加捻外,还有改善须条内部纤维伸直度及纱条结构的作用.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和纤维伸直度,对改善成纱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探讨老细纱机SF牵伸形式改造的效果.分析了用于老细纱机牵伸改造的SF牵伸形式的特点,并在A513C、FA502型细纱机进行了多个纺纱品种SF牵伸形式与原牵伸形式成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机SF牵伸形式改造可使成纱条干和常发性纱疵有较明显的改善,并对粗纱重定量有较好的适应性.老细纱机采用SF牵伸形式改造时,通过适当降低配棉及采用粗纱重定量可收到改善成纱质量,减少前纺开台、用工及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魏俊虎 《纺织器材》2013,40(1):33-34
为了提高粗纱质量、减少粗纱纱疵,通过对新车粗纱毛羽、“老鼠条”和积花纱疵等粗纱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进行生产检验,用细纱工序质量指标数据对比说明措施的效果.指出改善锭翼通道、压掌通道清洁度,更换压掌材料,采用橡胶假捻器,降低粗纱速度可以很好地减少粗纱毛羽;减小粗纱定量,增大罗拉隔距、后牵伸倍数、钳口隔距等措施可减少“老鼠条”的产生,而积花纱疵也应通过加强锭翼等粗纱通道的清洁来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过成熟原棉的成纱条干水平,减少成纱棉结,针对过成熟原棉细度粗、纤维整齐度差的特点,进行了纺纱工艺试验.开清棉工序要精细抓棉,减少打击点,各机打手速度偏小掌握;梳棉工序降低刺辊速度,增加盖板速度;并条工序合理配置牵伸倍数,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粗纱工序采用较小牵伸倍数,较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减小后区牵伸倍数,采用附带压力棒的隔距块.通过调整工艺,选用新型专件器材,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使过成熟原棉成纱条干和棉结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并条和粗纱在棉纺工程中的作用,随着系统纺纱工艺理论的发展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精梳后采用一道自调匀整并条机可降低成纱号数不匀率与减少纱疵,经多年实践已被人们接受;电脑粗纱机可解决开关车细节,可降低大、中、小纱伸长率及其差异.在前纺工序采用自调匀整并条机、电脑粗纱机,是减少成纱强力弱环,提高织机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降低粗纱重量不匀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粗纱定量是粗纱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它的偏差大小直接影响成纱的质量.因此只有将粗纱重量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降低粗纱及细纱的重量不匀率.为了减少在粗纱工序引起的重量差异.这里介绍粗纱工序的意外伸长对粗纱重量不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索合理工艺、提高成纱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在提高成纱质量方面做了以下工作:通过前纺工艺和细纱牵伸工艺的试验研究,改善了成纱条干;加强纤维混和,缩小粗纱、细纱张力差异和细纱捻度差异,降低了单强不匀;分析纱疵产生原因,加强预防,减少波动,降低了纱疵率。  相似文献   

9.
棉纺粗纱捻回运用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纺细纱牵伸工艺用高捻粗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牵伸过程中捻回重分布、牵伸纱条紧密度、捻回分布不匀、牵伸力测定和纺纱对比资料的分析,肯定了粗纱捻回对加强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控制和减少细节、降低条干CV%值和提高成纱强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成纱质量,满足织造工序的要求,除细纱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粗纱质量作基础。因为细纱质量因粗纱质量的波动而波动,所以粗纱质量就成为提高成纱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探讨立达环锭纺纱系统的应用技术。针对立达环锭纺纱系统设备的性能特点,开清棉工序优选各部隔距及速度,降低了筵棉棉结的增长率及短绒;梳棉工序采取优化各部隔距、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增大锡林刺辊的线速比等措施,加快纤维转移,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艺配置中重点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合理设计牵伸分配和罗拉隔距;粗纱工序重点掌握好纺纱张力,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改善粗纱内在质量;细纱采用"两大两小"针织纱工艺,并对前胶辊与中铁辊的中心距进行了优化,最终使所生产的C 14.6 tex纱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顺利纺制CJ/Tencel/亚麻55/30/15 14.5 tex混纺纱,分析了亚麻、Tencel和棉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针对亚麻纤维较短且粗硬纤维较多的特点,对其进行软化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针对Tencel纤维易产生静电的缺点,需对其进行抗静电处理;各工序车速偏低控制,粗纱、细纱捻系数偏大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技术措施,最终使整个生产过程较顺利,但成纱粗节、棉结相对偏多,需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Modal 9.8 tex成纱质量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保证顺利生产出Modal 9.8 tex纱,针对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开清棉避免纤维损伤,梳棉工序加强纤维的梳理和转移,并条工序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匀整效果,粗纱工序严格控制纺纱张力,细纱工序重点解决毛羽和条干均匀度,最终成功纺制了Modal 9.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皮芯粗纱参数对粗纱—细纱两步法纺制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外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皮芯粗纱纺纱工艺、粗纱定量、粗纱捻度,以及芯纤维含量等因素对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芯纤维外露比例和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芯纤维外露比例的定量化测试。结果表明:当粗纱工序输出须条宽度由10.2 mm增至16.3 mm,皮芯粗纱中芯纤维束偏心度由26.5%降低至19.2%,细纱芯纤维外露比例降低11.3%(29.2 tex)和12.3%(19.4 tex);粗纱定量增大或捻系数减小,芯纤维外露比例降低;芯纤维涤纶含量由15%增加至25%,芯纤维外露比例增加35.6%(29.2 tex)和30.5%(19.4 tex)。  相似文献   

15.
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的特性,介绍了这三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牛奶蛋白纤维生产前必须经过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粗纱、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控制,各工艺车速偏低控制。并、粗、细车间相对湿度应偏大控制。采用开发出的纱线加工的针织面料外观华贵,穿着舒适,有良好的抗菌保健作用,特别适合制作高档内衣。  相似文献   

16.
为顺利纺制棉Formotex木棉混纺纱,针对混纺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包混工艺,并对木棉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重点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合理设置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适当增大捻系数,以减少意外牵伸;细纱工序优选钢领、钢丝圈型号,以减少成纱毛羽;络筒工序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清除有害纱疵,最终成功纺制出棉/Formotex/木棉60/30/10 14.5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利开发生产竹棉混纺氨纶包芯纱,针对竹纤维的性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配置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和方式,梳棉控制好棉网状态,合理选择粗纱捻度和氨纶丝的预牵伸倍数等,保证了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成纱质量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棉涤短纤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纺棉涤包芯纱的生产技术难点.棉涤包芯纱是在改造后FL-6型粗纱机上完成包覆,在细纱工序完成纺纱,其生产技术难点是必须保证成纱包覆良好,不允许涤纶纤维露出成纱表面.因此,粗纱、细纱及络筒的操作与传统纺纱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技术纺制混色纱时,三色粗纱喂入位置影响成纱颜色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测量粗纱不同喂入位置对纤维在混色纱表面分布面积比(即显色比)的方法。采用2 黑、1 白3 根粗纱,改变白色粗纱喂入位置纺制等比例的混色纱,以白色粗纱作为示踪对象,黑色粗纱作为背景对象,借助数码显微镜对黑白混色纱 连续采样,并用MatLab 处理图像,得到单张图像中白色纤维像素点数量,即白色纤维面积;改变白色粗纱的喂入位置,采用图像法计算得到其在左、中、右喂入位置的显色比。结果表明,Z捻向纱白色纤维在左、中、右喂入位置的显色比为约为36.84%、30.95%、32.21%,S 捻向纱约为32.09%、31.00%、3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