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冠国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8,(2):27-30
为了实现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和高产高效,本文针对东滩煤矿原有已不适宜集中生产的巷道布置进行了改革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实施,从实施结果看,其经济效益极为显著,且符合东滩特大型矿井集中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井田内河堤压煤问题,提出了工作面延长施工的方案,可多采出煤炭40万t,创利润3000万元;同时针对西部三条运输大巷原设计存在1000m无联络巷,致使通风、排水、提升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增加联络巷的设计思想;通过对矿井条件的分析论证,选择了无轨胶轮运输车作为辅助运输方式,并论述了其在使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4.
西曲矿在煤巷支护中积极推广锚杆应用,改进盘区布置、改进开拓布署,使矿井均衡生产合理配采,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5.
根据井陉三矿大巷煤柱采区状况及原生产大巷所处的层位,阐述了将采区的运输、轨道下山布置于采空区内,不仅巷道压力小,还能提高采区回收率,同时对采空区巷道布置进行了探讨,对类似矿井及采区上下山煤柱的回收,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7.
8.
在总结古书院矿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生产实践基础上,从几方面分析了年产200万t工作面所应具备的生产技术条件,并针对所应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10.
鸣山煤矿底板含水,多年来将提升斜井和运输大巷布置于煤层顶板,造成大量煤柱积压,影响生产能力发挥,自1990年以来,新开底板提升斜井取代原顶板斜井,解放了大量积压煤炭,并逐步将大巷也布置于底板,取得明显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的改进原则及其策略,并结合吉祥煤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该矿优化改进后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了为把长城窝堡矿建成高产高效矿所进行的设计改革情况,如开拓部署、运输、机电设备选型以及矿井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通过改革采煤工艺,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等手段来实现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减少巷道失修对高产高效矿并建设的影响。据调查,鹤壁矿务局大约有8()d的回采巷道处在中等稳定或不稳定岩层中,这些巷道几乎都要经受采动压力影响,大部分巷道发生较大变形或破坏,并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特别近几年来,一些矿因资金紧张而减少了巷道维修方面的投入,致使失修巷道的数量不断增多,仅!993—19q7年,全局净增失修巷道7000M米,严重地制约了安全生产。为此,就如何搞好巷道维护工作,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步伐谈几… 相似文献
16.
深部矿井的巷道支护是个复杂问题,其复杂性在于随着巷道的开掘,巷道围岩开始破坏,并在回采工作影响带的破坏强度达到导致其同岩层位移远远超过支架可缩量的程度。 在回采工作影响带的内外应力和变形,是动静支承压力作用的结果。在支承压力的各个区中,动、静支承压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然,巷道顶底板的移近量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采用不同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它们的影响。 我们研究了各种采矿地质条件下回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层位与煤柱尺寸的巷道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结合具体地质条件、采掘衔接及围岩控制等因素,对寺河煤矿巷道群普遍采用的"三岩四煤"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煤岩巷相间六巷布置方式,减少煤柱尺寸60m和1条底板岩巷工程量,节约煤炭资源163万t,垂距6m底板岩巷超前预抽掩护双侧煤巷掘进,提高瓦斯抽采和掘进效率。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锚索主动支护方案,井下监测数据显示,巷道围岩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工业性试验表明,通过优化布置,提高了巷道群两侧工作面资源回收率,增加了矿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在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过程中,围绕大采高综采技术,如何使矿井设计适应其开采工艺,促进矿井在合理集中生产方面采取设计优化措施,并对今后的设计走势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各庄矿13水平延深工程刚开始。随着煤层开采,巷道受采动影响损坏严重,威胁矿山的安全生产。只有改变巷道布置,才是改善巷道维护状态的根本措施。根据煤层保护理论,只有把13水平巷道布置在可采煤系地层顶板、井距主要可采煤层有相当距离的坚硬岩层中,才能改变巷道失修现状,降低巷道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