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帮福  樊波  王建军  李广双  齐岩 《钢铁》2014,49(4):25-31
 目前炼钢厂普遍存在转炉与连铸机生产节奏不匹配的现象,需要进行攒包生产才能保证连铸机连浇,因此,提出科学合理的钢包攒包生产控制模型对炼钢厂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意义重大。以C炼钢厂钢包为研究对象,解析其运行模式和运行时间,分析转炉与连铸机匹配模式;通过分析钢包攒包时间与连铸机浇注炉次数之间的关系,构建钢包攒包生产运行时间控制模型,计算出合理的钢包攒包时间、重包运行时间和周转周期;运用甘特图分析法研究攒包生产条件下的钢包周转规律,构建钢包周转数量控制模型。将模型运用于实际,可有效减少钢包攒包数和周转数,提高周转率并减少钢水温降。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实现炼钢厂钢包使用数量的进一步优化控制,提出了离线烘烤钢包数量计算模型。以L炼钢厂为研究对象,解析钢包周转过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采用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建立了钢包运行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钢包寿命、离线烘烤周期、连铸浇注周期、浇次间隔时间、连浇炉数对离线烘烤钢包数量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因素量化,用于离线烘烤钢包数量计算模型的建立。研究表明,使用离线烘烤钢包数量计算模型后,L炼钢厂每72h离线烘烤钢包数量由16个下降至7个,对炼钢厂优化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炼钢厂生产组织优化和动态有序运行,提出科学合理的周转钢包数量计算模型。以Q炼钢厂为研究对象,解析钢包周转模式,根据炼钢厂运行的“炉机匹配”原则,基于甘特图分析了转炉-连铸生产节奏与周转钢包数量间的关系,提出一定炉机匹配模式下的周转钢包数量计算模型。研究表明:缩短钢包周转柔性时间和浇次间重合时间,均可减少周转钢包数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中间包温度合格率,减少连铸机拉速波动,根据首秦现有工装设备条件,分析了中间包温度合格率较低的原因,研究了精炼周期、浇铸断面、工艺路线以及钢包状况对钢水温降的影响,同时总结出连铸中间包烘烤、开浇钢水温度变化以及浇钢过程钢水温度变化规律。通过提高优质钢包的周转数量、规范操作并精确控制精炼吊包温度、保持连铸中间包钢水温降稳定,使钢水中间包温度合格率达到92%以上,铸坯内部质量也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钢包数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炼钢厂生产组织优化,提出科学合理的钢包周转数量计算模型,以B炼钢厂钢包为研究对象,解析钢包运行过程和运行时间,分析不同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钢包周转周期;运用甘特图分别模拟出1台连铸机连浇和2台连铸机连浇的钢包周转甘特图,针对浇次重叠时间大于、介于和小于2台连铸机钢包周转周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不同重叠时间条件下的钢包数量计算模型和周转率计算模型。研究表明:优化钢包周转周期,可使2台连铸机的钢包周转总数减少2个;减少2台连铸机的浇次重叠时间同样可以减少钢包周转数量。  相似文献   

6.
 钢包红包出钢率的提高对优化钢包热状态、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以及保证铸机恒拉速浇注都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炼钢厂钢包周转过程,然后建立了钢包周转过程的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空包时间、热修时间和修包包龄等因素对红包出钢率的影响,特别研究了钢包周转率与红包出钢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红包出钢率随空包时间增加而降低;日产45炉典型钢种时,随着热修时间增加,红包出钢率由94%减少到45%;修包包龄越高,红包出钢率增加越明显;同时,随着红包出钢率提高,钢包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仿真结果对炼钢厂提高红包出钢率和优化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炼钢-连铸区段是钢铁制造流程最重要的界面之一。钢包作为炼钢-连铸区段钢水的承载容器,其周转时间的长短对钢水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应用运筹学的排队论理论对炼钢-连铸区段在线钢包周转过程进行了分析,将钢包周转过程抽象为转炉出钢、钢水精炼、钢水浇铸、空包热修等排队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排队论模型。最后,结合某企业的生产实际,计算出钢包的理论周转时间,进而提出理论最少在线钢包个数,为企业的钢包管理提供了攻关目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铁钢界面现有模式下的铁水运输过程中,由于铁水包运行周期及保温效果不够理想,导致在高炉接铁时铁包耐材温度低,热状态差,使得铁水在铁水包内的热量损失较大.减小铁水温降能有效防止铁水包结壳结瘤,降低离线烘烤频率,间接提高铁水包周转率;同时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低温铁水将严重影响废钢的加入量和吹氧等操作.由此可见,铁水温度控制是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和高效有序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小铁水温降,本文建立了多种不同保温措施情况下的铁水包传热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各模型在不同空包时间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不同保温措施及空包时间下热状态对铁水温降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保温措施的情况下空包时间由5 h缩短至3 h能降低下一周期铁水温降2.2 K·h-1;空包阶段最合理的保温措施为增设6 mm左右绝热层并加包盖,能提高工作层平均温度约155 K,在空包3~5 h内能减小铁水温降3.4~3.7 K·h-1.该结论为铁水包空包阶段采取合理保温措施及不同保温情况下空包运行时间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赵成林  张宁  朱晓雷  张维维  王丽娟 《钢铁》2015,50(12):110-113
 LF热态渣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废渣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对LF热态循环渣的脱硫能力及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热态循环渣返回LF炉和转炉参与冶金反应后,可大幅降低渣料消耗,LF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1~1.5 t,平均节省石灰及其他助溶剂用量5 kg/t(钢),转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3~5 t,渣料消耗平均降低10~15 kg/t(钢)。采用热态循环渣配加石灰的LF炉造渣制度后,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处理终点钢水中硫质量分数与常规处理几乎相同,同时节省了能源消耗,但必须考虑对钢水增硅、增锰的影响。热态循环渣返回转炉后导致入炉铁水温度低及吹炼过程渣量较大,因此转炉吹炼全程以低枪位操作更为适宜。在不影响生产组织的情况下,热态渣以返回转炉循环利用为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立峰  许中波 《钢铁》1997,32(10):15-18
针对国内某厂60t中间包浇注低碳铝镇静钢的多次试验数据,从理论上建立了浇注过程中中间包钢水氧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钢包渣中FeO及MnO含量,耐火材料SiO2含量,钢包到中间包钢水吸氮量,浇注时间,拉速,铸坯断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改进中间包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炼钢厂生产流程建立钢包周转过程仿真模型,对影响钢包周转率的热修时间、生产钢种和修包包龄等因素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热修时间增加,钢包周转率下降,当日产45炉典型钢种,热修时间在0~20 min范围内钢包周转率为6.43,而当热修时间为50~60 min时钢包周转率为5.0;生产不同钢种的钢包周转率差别较大,日产41~50炉的SPHC钢种时,钢包周转率最大值为6.28,最小值为5.63,而生产同样炉数的X70钢种时钢包周转率最大值为5.0,最小值为4.55;修包包龄增加,钢包周转率提高,日产48炉典型钢种,修包包龄为40次时钢包周转率为4.0,修包包龄为45次钢包周转率达极限值6.86.   相似文献   

12.
高效连铸钢包周转的动态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钢第一炼钢厂“平改转”后,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品种的迅速开发,对钢包的要求日趋严格,结合本厂生产特点剖析钢包周转过程的时间及温度,以及节降耗为宗旨,以稳定过程温降为目的,建立钢包周转模式,以便于掌握各工序间的温度,节奏关系,确保炉机节奏,稳定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优化钢包的生产管理物流控制,为高效连铸生产的顺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冯雨薇  韩伟刚  张玉柱  胡长庆  龙跃 《钢铁》2021,56(8):113-118
 为优化铁钢界面铁水罐数量、提升铁钢界面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Flexsim仿真的铁钢界面铁水罐数量配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构建并应用铁钢界面运行Flexsim仿真模型,考察不同铁水罐配置方案时铁水罐数量变化是否符合生产的规定,从而确定铁水罐数量配置的最优方案。针对C钢厂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当要求生产过程中每个高炉铁口下铁水罐数量不少于2个时,铁钢界面铁水罐的最优配置数量为24个。  相似文献   

14.
钢包下渣检测技术在宝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宝钢炼钢厂一连铸采用的电磁法下渣检测的原理及使用效果,钢包下渣检测已成为现代连铸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对防止钢包过量下渣、提高钢水纯净度、提高连铸钢水浇铸收得率、改善大包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均有明显的效果,使用钢包下渣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连铸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全连铸电炉炼钢厂的年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全连铸电炉(长材型)炼钢厂的3 种典型车间平面布置情况讨论了钢厂年生产能力与电炉出钢—出钢时间、连浇炉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电炉与连铸机的配合方式制约着钢厂年生产能力的发挥,年生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取决于车间平面布置,可据此选择电炉与连铸机的最佳配合方式和车间平面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model of multifunctional hot metal ladles between the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the hot metal ladles of K steel plant were taken as the obj ect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 factors of blast furnace supply and basic oxygen furnace demand were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the control model of hot metal was researched under the following factor conditions:equal to,greater than,and less than 1 ,respectively.The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blast furnace,steelmaking works,and online buffering was proposed.Wh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 is equal to 1 ,the turnover number of hot metal ladles equals 1 6 and the turnover cycle of hot metal ladles equals 5 1 2 min.When the factor is greater than 1 ,the total number of hot metal ladles is equal to the normal turnover number plus the turnover number of the cast iron machine.When the factor is less than 1 ,the total number of hot metal ladles is equal to the normal turnover number plus the accumulating number.Satisfactory effects we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control model in produc-tion.The numbers of turnover ladles and accumulating ladles were reduced.  相似文献   

17.
Two-dimensional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thermal state of ladl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teelmaking ladles is presented. The model can be used as a design tool, by which a number of variables such as holding time, material choice, and refractory layer thicknesses can be studied with regard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teel temperature evolution during casting. In addition, the model can act as a decision support and as a basis for automatio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from an operational steelmaking ladle are compared to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model, demonstrating its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to steelmaking.  相似文献   

18.
以鞍钢六流小方坯T型中间包为对象设计了中间包结构优化方案,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方案的中间包钢液流动状态和温度场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中间包纵向侧壁钢液液面高度处内部宽度为463 mm时的优化效果最佳。结构优化后的中间包用于浇铸高碳钢,各流钢水出口最大温差降低了7℃,塞棒侵蚀减轻,单中包浇铸由12罐提高到17~18罐。  相似文献   

19.
大型钢铁企业中,高炉和炼钢之间的铁水运输方案对整个公司运行的稳定、成本、质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近年来,在国内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中,在铁钢界面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铁水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适应性。针对鱼雷罐铁路运输和铁水罐运输两大类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说明对于拥有2座以上大型高炉的钢铁企业,采用鱼雷罐铁路运输对生产组织适应性更好,同时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减小运输过程温降,应尽可能采用大型鱼雷罐,缩短运输距离,从而提高鱼雷罐周转率。  相似文献   

20.
陈钢  石磊  陶勇 《武钢技术》2011,49(6):18-20
连铸过程中浇完钢水后,钢水罐中会残存钢水精炼后生成的具有较低氧势的钢渣,即铸余渣。这类钢渣在炼钢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熔化性能,可以利用渣罐、废弃中包、钢水罐收集,加工后再用于钢厂精炼生产中。通过对其成分的研究及工艺试验,找出其最佳工艺途径以降低成本,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成功。采用DIN50602标准检验出钢中硫化物评级指数由0.91降低至0.18,氧化物评级指数由0.56提高至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