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珂  刘天增  万占学 《甘肃冶金》2022,(6):70-73+77
通过钢卷表面缺陷产生部位和热加工工艺参数统计,结合SEM检测分析得出:温度偏高是氧化皮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精轧压下率对缺陷的发生影响不大。调整加热炉出炉温度为1 151~1 155℃,在炉时间200~240 min,定期组织粗轧除鳞测试,优化生产排布,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与SUS430不锈钢连续轧制生产时,采用加热炉空步距措施,可以防止氧化皮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SUS430不锈钢冷轧薄板产生皱折的原因及其采取的相应防止措施。这些措施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经生产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模拟试验方法,对SUS430钢种经罩式退火后的热轧卷采用不同的抛丸工艺,观察抛丸工艺对除鳞能力及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磨料种类、抛丸速度和抛丸流量对除鳞能力的影响显著。磨料种类对失重率的影响最大,抛丸流量的影响次之,抛丸速度的影响最小;磨料种类和抛丸速度对带钢表面粗糙度影响显著,而抛丸流量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显著,磨料种类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抛丸速度高。因而,对SUS430钢种热轧卷采用适合的磨料、比较高的抛丸速度以及大的抛丸流量是不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提高除鳞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奇  王枚  颜慧成  韩启彪  王立新 《钢铁》2006,41(10):29-31
为了开发同质芯冷却水口,采用适宜规格同质芯冷却水口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板坯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快速流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长度190 mm、直径20 mm的冷却水口浇铸顺利.水口烘烤良好、保持一定液位高度是顺利浇铸的必要条件.100 kg级规模试验中钢水过热度降低26℃,相应等轴晶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5.
针对精密压延用SUS301奥氏体不锈钢热轧钢带难酸洗问题,使用SEM、XRD对易酸洗、难酸洗热轧钢带氧化铁皮厚度、结构进行了试验室分析及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US301不锈钢经炉卷轧机轧制的高温钢卷下线后,因为冷却方式及冷却时间不同,造成难酸洗程度的不同.冷却速度慢,氧化皮以Fe2 O3为主,易酸洗且酸洗后表面较好...  相似文献   

6.
段竹林  柳智杰 《山西冶金》2021,44(6):14-15,22
针对廿辊森吉米尔轧机轧制铁素体不锈钢430时出现的带钢色差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轧制工艺及涉钢介质两方面着手攻关,研究和验证了1.0 μm粗糙度轧辊对色差缺陷的改善作用,并改进了430不锈钢单机架轧制工艺,此类缺陷明显得到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宝新3#轧机为SUDWIG轧机。该轧机投产后所生产的不锈钢带表面存在一种特殊的横向条纹缺陷,严重影响带钢的外观质量。通过生产实践的探索,采取排除法证实该缺陷实际为一种冷却条纹缺陷,与轧机的冷却系统以及钢种的内在性能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分析冷却条纹缺陷成因和机理,调整控制一区的喷淋压力和流量以及改造喷射板,使一区冷却带钢沿宽度方向上冷却效果均匀,或者冷却的差异缩小,从而减轻或者消除此类缺陷。  相似文献   

8.
程云霞 《甘肃冶金》2021,43(3):56-59,63
结合生产实际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追溯与分析.结果表明:卷板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外圈敏化,使其在酸洗过程中极易发生晶间腐蚀,是后续发生砂金缺陷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过程改进方案,将砂金缺陷等级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市场调查和缺陷分析认为:影响酒钢研磨质量的主要缺陷是点状缺陷,点状缺陷分为两类,一类为设备原因造成的周期性缺陷;第二类为研磨抛光后出现的点状缺陷,通过SEM和晶相分析,缺陷不是晶间腐蚀和夹杂物引起。研磨抛光后出现的点状缺陷是热轧氧化铁皮结构与酸洗工艺的影响导致Rmax提高,较大的Rmax经过轧制,带钢表面凹凸点相互挤压覆盖使带钢表面平滑,在后续研磨中凸点挤压覆盖凹点处研磨脱落所产生。  相似文献   

10.
李红艳 《甘肃冶金》2009,31(3):22-24
在不锈钢加工工艺中,焊接是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技术之一。本文以SUS410S铁素体不锈钢为原料,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方法,选用日本生产的交直流氩弧焊机,以ER30gL焊丝为焊接填充金属材料。研究其焊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焊接接头性能满足要求;无损检测焊接接头内不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抗拉强度、面弯和背弯弯曲检验结果良好,宏观检查受检面焊缝均未发现任何焊接缺陷,耐晶间腐蚀试验未发现明显的裂纹,焊缝为细长的条状奥氏体加少量的8铁素体组织,热影响区为铁素体加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EAF-AOD-LF-CC工艺路线生产SUS430不锈钢炼钢过程夹杂物的成分组成和形貌、尺寸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US430不锈钢中主要形成呈球状或不规则球状分布的硅酸盐复合夹杂物,其变形能力较差。随着LF精炼和连铸过程的进行,SUS430不锈钢钢水中夹杂物的平均直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铸坯夹杂物的平均直径为3.4μm左右,5μm以上的夹杂物占夹杂物总数的1%以下。变形能力较差的硅酸盐夹杂和镁铝尖晶石夹杂是引起SUS430不锈钢冷轧板表面线鳞缺陷的重要原因,采用钙处理和复合脱氧工艺,对改善SUS430不锈钢冷轧板的表面线鳞缺陷有利。  相似文献   

12.
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连铸坯等轴晶率、热轧、冷轧及和退火工艺都会对材料的深冲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SUS430热轧不锈钢带的实际生产工艺水平,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冷轧和退火工艺上.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使用退火的热轧板、酸洗后一次冷轧并把压下率控制在80%~85%可以使冷轧成品板退火后具有优良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配合能谱分析、辉光光谱仪及电化学方法,对产生黄斑缺陷的镀锡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检验结果表明,镀锡板表面黄色斑点是锡的氧化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黄斑缺陷的产生与镀锡机组在生产过程中辊子对镀锡板的擦伤有关,由于在镀锡板生产过程中表面锡层和钝化膜被擦伤,破坏了锡层和铬酸盐钝化膜的连续性,当遇到空气中的湿气时,擦伤处的腐蚀电流比没有擦伤的正常镀锡板的腐蚀电流大,使这些区域的耐蚀能力降低,容易氧化发黄,从而导致黄斑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陈兴润 《冶金分析》2015,35(4):49-53
采用金相显微镜(OM)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板坯宏观组织和金相组织进行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的方法对板坯中物相进行分析,并用电子探针(EPMA)确定铸坯中元素分布。结果表明:430不锈钢铸坯试样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相变,X射线衍射图谱中只有体心立方的α相峰位;430不锈钢板坯宏观组织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板坯金相组织由铁素体基体和长条状、块状的马氏体组成,存在成分偏析;柱状晶区金相组织中马氏体质量分数为30%,而等轴晶区金相组织中马氏体质量分数为14%。  相似文献   

15.
430不锈钢尖晶石夹杂物控制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了硅脱氧430不锈钢熔体Fe-Mg-Al-Si-O体系MgO.Al2O3、2MgO.SiO2、3Al2O3.2SiO2和2MgO.2Al2O3.5SiO2的平衡相图,分析了控制尖晶石夹杂物形成与转变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1 873 K时,当钢中Al的质量分数在1×10-6以下,钢水中基本不形成镁铝尖晶石;随钢水中溶解铝含量的逐渐降低,由尖晶石转变为2MgO.SiO2所需的溶解氧质量分数逐渐提高。当钢水中溶解镁的质量分数在2×10-6,控制钢水中w(Al)4×10-5、w(O)8×10-6时,对于抑制不锈钢尖晶石夹杂物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6.
在MoSi2炉和MgO坩埚内用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液进行了脱氧实验研究.以Al和FeSi作为对比脱氧剂,考察了SiCaBa、SiCaBaAl、SiCaBaMg、SiCaBaAlSr四种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中的全氧含量及脱氧产物的分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用SiCaBa对430不锈钢液脱氧,可获得较低的氧含量,其脱氧产物易于上浮,钢中的夹杂物尺寸明显减小且形态发生改善呈球形.  相似文献   

17.
李秋鹤  王刚  陈礼清 《钢铁》2016,51(10):41-47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光学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同步和异步冷轧方式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微观组织、织构演变以及力学和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步冷轧相比,由于异步轧制剪切变形的引入,可使异步冷轧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在同步冷轧过程中,其二次冷轧再结晶织构为完整的γ纤维织构,导致铁素体不锈钢的最终性能优于同步一次冷轧;而在异步冷轧过程中,异步一次冷轧再结晶织构为强点{111}<[1][1]2>的γ纤维织构,异步二次冷轧再结晶织构属于随机取向织构,其结果是异步一次冷轧板材的性能优于异步二次冷轧。综合分析表明,与异步二次冷轧方式相比,同步二次冷轧方式有利于铁素体不锈钢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氮能恶化晶间腐蚀、低温冲击韧性、缺口敏感性以及焊接等性能。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冶炼过程中初始碳质量分数、温度、氩氧比以及冶炼时间等工艺参数与对终点氮质量分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初始碳质量分数越高,氩氧比越大,脱氮效果越好;吹氩20min左右时脱氮效果最好,脱氮率可达到60%左右,继续延长冶炼时间会有回氮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立杰  张芳  彭军  常宏涛  明守禄  朱瑞宗 《钢铁》2022,57(1):133-142
 为了充分发挥氧化铁皮含铁品位高、杂质元素含量低、产生量大的优势和特点,并开发高附加值的金属制品,采用真空还原烧结的方法制备了316多孔不锈钢,并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以及孔隙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采用高温真空管式炉对试样进行还原烧结制备;采用直读光谱、氧氢氮联合检测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设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轧钢铁皮为主要原料,配入还原剂及其他合金粉末,通过高温真空还原可以得到成分合格的316多孔不锈钢,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10-3Pa真空度、1 200 ℃下保温3 h;还原烧结过程中,锰合金的收得率仅为61%。制备出的试样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同时有Cr7C3在晶内析出,晶界附近存在σ相析出。保温0~3 h内,试样的孔隙率由37.26%增加至40.27%,延长保温时间至4 h,金属颗粒之间的烧结更加完全,孔隙率降低至35.16%;将制坯压力由76.43增加至152.87 MPa,多孔不锈钢的孔隙率由42.07%降低至34.44%,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当制样压力大于152.87 MPa时,发生了造孔剂偏聚的现象,导致孔隙率略微增加至35.76%。造孔剂碳酸氢铵每多增加10%,多孔不锈钢的孔隙率增加9.3%。通过对正交试验分析发现造孔剂加入量对多孔不锈钢孔隙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制样压力次之,保温时间对孔隙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Na2SO4电解酸洗机理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电解酸洗的影响因素(如电流密度、电解液质量分数和电解液温度),并提出热轧304带钢最优电解酸洗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15%、温度75℃的Na2SO4溶液,电流密度0.04A/m^2,阳极处理时间10s,阴极处理时间为阳极时间2倍的电解工艺,可有效去除304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