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上海啤酒生产厂家“B”瓶出,旧瓶进的难题。目前,“三得利”啤酒已经在上海啤酒零售市场上率先推出品牌专用瓶。 “三得利”的做法是,从5月10日起,消费者必须凭“三得利”品牌专用瓶,或者支付押瓶费,才能购买三得利啤酒,其它品牌的空酒瓶,不能调换三得利啤酒。 “三得利”称,实施品牌专用瓶的好处是保证三得利啤酒绝对安全,可以彻底杜绝“爆瓶”。新研制的三得利专用瓶,底部加厚、弧度增大,瓶颈瓶肩上有凹凸小圆点,增强了抗击能力,瓶肩上用玻璃凹凸刻出“三得利”字样,其耐内压能力平均高达25公斤以L,抗撞击指数…  相似文献   

2.
每年6月份的日历牌一打开,啤酒销售旺季到了。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自去年6月1日起市场销售的所有瓶装啤酒都必须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打有“B”字的啤酒瓶。 一年过去了,执行情况又如何呢?上海“文汇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上海黄浦、虹口两区的部分超市和“烟纸店”。总的感觉是超市执行市技监局的要求比较自觉,无论是联华还是华联,或者是宏良便利店、啤酒货架上的“虎牌”、“青岛”。“百威”、“贝克”、“三得利”、“力波”等几乎所有品牌的啤酒,都没有发现使用非“B”瓶的情况。 但是,“烟…  相似文献   

3.
一、B字瓶真的很安全吗? 我国将啤酒瓶分别为“B瓶”和“非B瓶”两种。啤酒B瓶较之非B瓶的质量要好许多,受压强度也明显高出许多,所以一般认为使用B瓶就可以避免啤酒瓶的爆炸。因此,为了遏制啤酒瓶爆炸事件的发生,我国从1999年4月1日起就开始在啤酒行业内强制使用打有B字标记的啤酒瓶,即所说的“B瓶”。但这一强制措施并未取得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近几年,每到啤酒旺销的夏季,啤酒瓶爆炸伤人之事时有发生。北京市的一项啤酒瓶质量抽查结果显示,B瓶不合格率高达55%。上海市消协于2001年5月9日发布了一项统计结果,全市2000年共发生了12起啤酒瓶爆炸事件,这些事故全部是由B瓶引起的。在此之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在对啤酒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时也发现,B瓶抽样合格率仅为82%。 从这些数字当中,我们不得不承认:B瓶绝对安全的说法只是人们的美好意愿罢了,以前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B瓶也会爆炸! 这种潜在的隐患如同一颗颗随时随地  相似文献   

4.
啤酒瓶爆炸伤人事故是最近几年来全国消费者设诉最多的题目。啤酒瓶爆炸受害者有婴儿,也有老人,甚至于有伤害致死的。1995年5月13日,青岛市民申春华吃饭时不慎将房内写字台右橱门碰开,地上的一瓶“崂山啤酒”被右橱门带倒后引起爆炸,玻璃碎片击中申春华右眼球,后经法医鉴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7月22日中午,合肥气温38度。安徽省煤炭工业局职工杨建军正和几位朋友一起聚餐。突然一瓶啤酒发生爆炸。飞出的玻璃碎片将杨建军左眼角、左面颊、右手掌严重炸伤,鲜血直流;在座的几位朋友也不同程度地被炸伤。杨先生被送至医院后,由于失血过多,多次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昏现象。后经检查证实爆炸的瓶啤是合肥某啤酒厂7月20日出厂的“干啤”,系“非B”字瓶。对此事,合肥电视台及时作了现场报导。——话说“B”字瓶所谓“B”字瓶,即按照国家标准(GB4544—1996)的要求,在啤酒瓶底座部以上20毫米范围内打上“B”字和生产出厂年月,以表…  相似文献   

6.
计伟 《中国包装》2000,20(4):37-41
1999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经历历史性阵痛的一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年初下发了“质技监局监发 [1999]5 8号文《关于实施啤酒瓶强制性国家标准若干问题的通知》” ,决定从 1999年 4月 1日起全行业统一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B’字瓶 ,并尽快杜绝捆扎啤酒的流通。”业内人士称之为“换瓶革命”。此举给啤酒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进而又波及到玻璃制瓶行业。经过近一年的磨合 ,“B”瓶冲击波震颤尤在 ,“B”瓶计划并不尽如人意 ,生产厂家喜忧参半 ,其效果如何 ,其前景怎样 ,在新千年之际 ,谨撰文解析之。  一、三年磨一剑 “B”瓶艰难…  相似文献   

7.
3 可重复使用 /重复灌装的塑料啤酒瓶可重复使用 /重复灌装瓶 (以下简称“可再用 /重装瓶”)啤酒占全球啤酒市场 2 9%的份额。我国绝大部分常璃啤酒瓶都回收再用 ,而且为保证安全 ,国家规定只能周转 5次 ,使用期限不超过 2年。因此可再用 /重装啤酒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 ,实现其塑料化 ,对我国的意义尤为重大。可再用 /重装瓶不仅像一次性瓶一样要有足够的气体阻透性和耐热压性 ,还要求耐高温碱液清洗 ,无“残香”问题 (即消费者可能在空瓶中加入异物 ,导致吸着异味并很难彻底洗净 ,影响啤酒口味纯正 ) ,瓶壁不易划伤等 ,在瓶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孙国粱 《包装工程》2003,24(1):92-92
由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阻隔性能PET啤酒瓶”被立为上海市经委“2 0 0 2年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项目。PET啤酒瓶是紫江企业公司根据啤酒包装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 ,经多年努力成功开发出的新产品。产品为国内首创 ,已获得了技术专利。PET啤酒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强度大、韧性好、不爆瓶 ,易于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等诸多优点。该瓶采用三层共挤技术制造 ,具有极好的阻隔氧和二氧化碳的性能 ,完全满足啤酒的保鲜要求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海紫江企业集团公司开发PET啤酒瓶获专…  相似文献   

9.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去年在青岛市投入了近60 0 0个生啤桶 ,遍布全市大街小巷。消费者在购买时 ,由经销商提供一个特制塑料袋 ,接在生啤桶的龙头上 ,打开龙头 ,放至顾客所需重量时便关上龙头。这种塑料袋装啤酒在青岛称之为“袋啤”或“散啤” ,这种喝法很流行青岛流行塑料袋装啤酒  相似文献   

10.
在啤酒销售旺季到来之际,为严把产品质量关,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上海市工商局和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于第二季度对本市市场销售的啤酒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由上海市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比较试验。在被抽查的20种啤酒中,综合判定合格的为18种,其中13种国产啤酒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伪报道》2009,(12):14-14
衡阳祁东县的刘先生请朋友吃饭时,买了一箱“燕京”啤酒,喝到最后一瓶,竟然发现尚未打开的酒瓶中,漂有十余片黑色不明物,这让消费者大倒胃口。向酒店投诉后,确认并非假冒的“燕京”啤酒,但是销售者却拒不认错。公司负责人承认存在问题后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12.
炎炎夏日,市场上瓶装啤酒爆瓶等质量事件屡屡发生,引起了消费者有关啤酒质量的诸多投诉.然而,成都啤酒厂生产的“绿叶”“雪涛”系列啤酒,却从未出现过投诉等质量事故,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成都啤酒厂.  相似文献   

13.
许晟 《上海包装》2000,(1):41-42
据载,1995-1998年4年间,全国共发生啤酒瓶爆炸事件2000余起,伤亡近2000人。1999年初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自6月1日起市场销售的所有瓶装啤酒都必须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打有B字瓶的啤酒瓶,以减少爆瓶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济参考报》以“B字啤酒瓶照炸不误,河北正发生数十起此类事件”为题刊登了一则消息。称许多消费者都认为今夏选购B字瓶啤酒,就可以远离啤酒“炸弹”,畅喝无忧,可如今频频炸响的B字又把消费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据河北省工商局3·15投诉指挥中心的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仅石家庄、…  相似文献   

14.
何俊 《中国标准化》2000,(10):41-41
随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啤酒瓶强制性国家标准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出 ,全国范围内贯彻新标准、禁止非标瓶生产和销售的工作已全面展开。“通知”发出已一年多 ,情况究竟如何 ?从我省连续两年对啤酒瓶生产和使用企业的专项抽查检验结果来看 :1999年啤酒瓶合格率为45 5 % ,其中回收瓶为 30 4% ;2 0 0 0年啤酒瓶合格率为 6 3 9% ,回收瓶为5 5 2 %。啤酒瓶质量虽有上升 ,但贯标情况仍不容乐观 ,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 啤酒生产企业对“通知”存在观望和侥幸心理因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考虑到啤酒生产企…  相似文献   

15.
罗炜  董军  姜欣珏 《中国包装》2012,32(10):54-56
每年夏天,随着啤酒消费高峰的来临,啤酒瓶"爆瓶"的新闻就会不断.2012年5月,河南漯河、重庆、江西上饶等地啤酒瓶炸伤消费者事件又此起彼伏.曾有玻璃行业专家说"我们国内的爆瓶应该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因此不难看出,啤酒瓶"爆瓶"现象的发生,将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这是因为我国啤酒瓶质量的合格率始终处在80%左右,质量没有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PET啤酒瓶     
周强 《上海包装》2000,(4):32-32
法国西得乐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型工艺 ,为塑料瓶包装啤酒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该工艺是对PET瓶内壁施以等离子碳涂层 ,以提高其隔氧性能和二氧化碳阻隔性能 ,因而适用于包装啤酒。9月 2 5日 ,西得乐公司、KHS公司及石家庄三九啤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ACTIS工艺PET瓶灌装纯生啤酒现场演示会”。人们亲眼目睹了纯生啤酒采用PET瓶灌装以及贴标、封盖等全过程。两家公司还共同举办了技术交流会 ,详细介绍了他们采用塑料瓶包装啤酒的方案 ,并就相关问题给以解答 ,使啤酒界人士进一步开拓了视野 ,为啤酒包装带来了更为…  相似文献   

17.
新产品     
正1美国老字号啤酒厂推出125周年庆特别酒包装F.X.Matt Brewing是美国一个老字号家族企业,公司在125周年之际推出限量版包装的啤酒来答谢客户。包含有12瓶Saranac啤酒的包装内还有一个一品脱容量的限量版啤酒。其他12瓶啤酒包装上,消费者可以看到淡啤酒、麦酒、混合酒的酒类标记。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内装物,F.X.Matt  相似文献   

18.
Ruagb.  D  忠峙 《上海包装》1996,(3):21-22
过去五年来,玻璃工业经过许多变化,也遇到过好的和坏的年景.代替性包装竞争的增加,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未来将如何,没有人可以明确地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改变将继续”.因此玻璃工业的每个部门必须预测未来,并决定如何更佳地去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玻璃制造商为了回答消费者改变中的要求,必须从以下二方面进行努力:1、玻璃容器必须保持与其它包装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2、保持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玻璃容器独特的高品质形象,适应不同用途广泛的容器造型和尺寸.同时,玻璃制造商还应按照不同市场和地域,面对不同要求与趋势.例如在美国和欧洲,玻璃容器将继续用于啤酒、酒、食品、药品及高品质产品,并在世界某些地区以独特的容器形式出现.在南美和亚洲,消费者人口统计正在急速上升,非回收玻璃瓶市场的份额仍在上升.  相似文献   

19.
计伟 《中国包装》1996,16(4):22-24
在去年的杂志上我们曾发表过关于啤酒瓶爆炸问题的文章。正值炎热夏季,啤酒消费量大增,我们再次引入这一话题,以期为啤酒行业、玻璃瓶厂及广大消费者提个醒。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啤酒工业日新月异,在总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并可望在下世纪初超越美国,位居世界之冠。啤酒是一种性能不够稳定的胶体溶液,富含CO2气体和多种营养成份。作为一种液体,它就需要相应的载体──包装物。目前,啤酒售卖的方式很多,有玻璃瓶装、箱装(实际上也是玻璃瓶装)、罐装(扎啤罐、易拉罐)、桶装(木桶和金属桶)、散装(零沽)等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防伪报道》2009,(9):57-57
入夏后,福州市场上的果汁啤酒热销。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菠萝啤、荔枝啤等果汁啤酒,包装正面醒目标明“啤酒”,但在侧面“品名”一项写的却是“果味碳酸饮料”。对此,消费者感到不解:“果汁啤酒究竟是啤酒还是饮料,果汁啤酒含多少果汁,酒精度有多高?”业内人士坦言,由于缺乏相关国家标准,果汁啤酒遭遇“两不像”的尴尬。喝起来口感与普通啤酒不相上下,只是没有了啤酒的苦涩,且多了水果的清新味道,这就是时下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果汁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