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油教育》2009,(5):65-65
<正>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文件,第七批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评选工作中,长江大学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获批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矿产普查与勘探"、"地  相似文献   

2.
江其勤 《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F0002-F0002
由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继续教育无锡基地组织编辑的《石油地质样品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一书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于2006年5月出版,并作为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日前已提交在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举办的“石油地质样品分析测试技术”培训班使用,受到来自中国石化各油气田、研究院所从事石油地质科研和油气实验测试分析的科技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F0002-F0002,F0003
座落在风景秀丽、太湖之畔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主要承担国家及集团公司油气勘探、盆地评价、油气地质实验测试、新区勘探、油气化探等科研、生产和石油地质理论、油气勘探技术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4.
9月6日,中原油田文留油区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现场一景。截至8月底,这个油田取得了“一个突破”和“四项进展”的良好业绩.落实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16.86万吨.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788.63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1.77亿立方米;新增预测石油地质储量639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3.83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石化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全年油气勘探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5.
《江汉石油科技》1998,8(4):96-96
胡受权 男,1964年7月出生,博士后,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方面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3):117-117
《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河南油田分公司和河南省石油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标准刊号:CN41—1388/TE,ISSN1673—8217。《石油地质与工程》是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石化集团公司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石油地质与工程》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藏工程及石油钻采工程技术专业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水平综述等。设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管理工程栏目。读者对象包括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7.
作者介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6):i001-i001
裴正林 副研究员,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勘探地球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为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专著1部。现在石油大学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从事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波传播理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小波变换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预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2.35亿吨,为历史上第三个勘探高峰年;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6178亿立方米,连续五年超过5000亿立方米。全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生产原油1.86亿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全年生产7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净增长1200万吨以上。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国际化经营成果显著,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石油学报》2007,28(5):F0003-F0003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由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请立项建设,1995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2000年和2005年两次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该实验室是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最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该领域学科方向设置最为完整配套的研究实体,是国家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西南石油学院以勘探开发为重点,以天然气为特色。石油工程系是西南石油学院的主干系、主干学科之一。“油气田开发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有油气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两个博士点和两个硕士点,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成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外援款达900万美元的中国油井完井技术中心、中国加拿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培养石油工程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一、玉本内容1.培养石油工程专业之合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1)培养模式的研究和试…  相似文献   

11.
《海洋石油》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竭诚欢迎广大石油界、地质界科技、生产工作者踊跃投稿。1投稿范围海洋油气勘探、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地球物理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测井与录井、海洋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实验与测试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最新科研、生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6):F0002-F0002
沾车海勘探研究室成立于1986年,现有职工51人,40岁以下职工约占8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6人(其中研究生21人),涉及石油地质、石油物探、构造地质、沉积地质、地球物理测井、计算机技术等多个专业。现有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9人。主要承担沾化凹陷、车镇凹陷、胜利滩海及辽东东地区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勘探评价、井位部署、动态分析和储薰计算等工作,承担相关地区国家、集团公司及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重大科研项目与勘探新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3.
埕岛油田浅层勘探开发程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极浅一浅海地区,是一个大型潜山披覆构造油田。迄今共完成各类探井68口,获油气层井67口,获工业油流井55口,探明含油面积l23.6km2、石油地质储量34486.0万t。埕岛油田为典型复式油气聚集带,己发现7套含油层系,10多种油藏类型。在该油田浅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上段)勘探开发中,采用科学的勘探开发程序,以及8项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放果。探井成功率达98.534;探井见工业油流率达80.9%;每打一口探井平均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7.2万t;每获一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直接投入为4.48元。按照“简单、经济、安全、可靠、还要重视环保”的原则,进行海工工程和油气集输流程的建设,已建成216万t年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800多万t。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2013,(1):111-F0003
<正>《海洋石油》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竭忱欢迎广大石油界、地质界科技、生产工作者踊跃投稿。1投稿范围海洋油气勘探、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地球物理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测井与录井、海洋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实验与测试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最新科研、生产成果。2来稿要求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章节清楚,文章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6000字(包括  相似文献   

1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5):F0002-F0002
周玉琦,男,1950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他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1983年6月由国家经委派赴挪威特隆赫姆工业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现任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及石油地质专业委员副主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编委会顾问。  相似文献   

16.
童晓光院士是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资深专家。在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开发40余年中,为国内外油田增储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二等奖(2005年度);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6年):是实施国家油气资源“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开拓者和实践者,为我国在海外油气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4):F0003-F0003
1988年,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请立项建设“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2000年和2005年两次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作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勘探开发领域最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了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以复杂油气藏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方向与勘探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口盆地西部经过十几年勘探,已找到一批小油气田,探明控制石油天然储量仅占资源量的3%-5%,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表明,珠三坳陷和神狐隆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条件,应实施大油气田勘探战略。  相似文献   

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0,(1):F0003-F000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自1980年创刊至今已历经40年,目前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自创办之日起,就以促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水平为己任,以记录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逐步树立了期刊的特色一一兼容并蓄,求真务实,紧盯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需求。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以及我国石油勘探领域重大成果的报道等。  相似文献   

20.
油气勘探与开发是一个上、中、下游联系密切的系统工程。结合油气资源拥有的约束性、阶段性及石油地质认识的局限性等特点,分析了我国石油地质理论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消除石油地质研究区域界限、各油气田切实负起石油地质基础性研究责任、为企业各类人才创造宽松工作环境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与研究机制的调整,促进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石油企业生产研究创新体系,探索有效开展石油地质新理论研究工作的新途径,构建适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