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我国食品法律法规,探索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建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的框架,步骤依次为通过调研确定指标、建立评价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实地考核评价。评价体系涵盖企业基本概况、企业环境场所等8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可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状况进行量化评估。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可为食品生产企业规避产品质量风险提供参考,也可为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食品的质量,需要利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和酶学的方法检验食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涉及食品的外观、质地、气味、味和风味的质量评价以及涉及消费者喜爱程度的嗜好评价等,都需要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检查。这种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等对食品进行评价的方法叫做“食品的感官检查”。换句话说,食品的感官检查法就是把人作为分析器,把语言、文字或符号作为数据来判断食品好坏的方法,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食品香气的综合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香气的评价技术有感官评价、仪器分析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这三种方式.食品香气的评价在控制食品香气质量、进行香精香料的真伪鉴别和质量判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的食品香气评价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对数值评价、消化率评价、生物学评价和氨基酸评价4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PDCAAS)是各种方法中相对较完善的方法.本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婴幼儿食品品质的鉴定、新的食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婴幼儿合理膳食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加工品质评价指标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结合多年有关单位应用结果分析得出:小麦品质与小麦加工食品品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烘焙品质、粉质仪、拉伸仪和吹泡仪指标有待修改补充。加工食品中的面包质量、面条质量和酥性饼干质量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探讨,以使之符合中国各地区的习惯,适应中国现有小麦与食品的现状,注意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食品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已经建立了科学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产品的感官特征评价及产品鉴别、产品开发、市场调查等方面的研究。我国茶叶品类多样,产品风味独具特色。我国茶叶感官质量评价方法仍然是定级评价,采用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建立更客观、更有效的产品感官质量评价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食品感官评价定义、方法及其在茶叶风味化合物研究,对典型茶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感官描述分析、典型茶叶感官术语及参考物、茶叶及茶产品消费者测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在茶叶感官品质评价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顺利 《中国调味品》1992,(12):26-27,11
评价食品的感官质量指标报道较多,而评价食品的理化质量指标,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企业标准等标准。采用积分式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食品的质量等级,这种方法带有一定主观性,而且不能直接反映出食品质量的历年情况。P 控制图在工业  相似文献   

8.
质量监督是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质量监督活动可确保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胜任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缺乏统一标准,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监督员的选择、监督对象、监督记录、监督频次、监督时机、监督评价等,影响了质量监督活动的效果。本文结合食品检测实验室实际,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食品营养平衡质量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爱明  肖玉秀 《食品科学》1994,15(10):12-16
就灰色系统方法在食品营养平衡质量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和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统一性公式,并就食品营养质量表示法提出了建议。考虑婴儿断奶期婴儿食品的重要性,对樟树市一般断奶时为1岁的特点,就当地主要的5种婴儿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灰色综合评价.得出了令人可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的实施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品科学》杂志于1986年第3期刊载了吕志俭、姜汝杰同志的“应用模糊数学评价食品感官质量”一文。该文的发表旨在探求评价食品感官质量的新方法。目前,我国对食品感官的评价一般仍沿用传统的“加权平均法”,由于传统方法在评比中暴露出不少弊端,以至影响参评单位的评比积极性,这势必有碍于评比工作的开展。吕、姜文所提出的用模糊综合评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建立数学模型,以优化每一项学习任务,提升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并在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营养素检测中进行了应用。一、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的必要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是一种将评价任务融入到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中,以评价的形式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是需求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2.
1 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食品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早期,人们对食品和营养的认识仅仅是为了生存。以后逐渐发展到利用食物来治病,争取健康长寿,如我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和“医食同源,药膳同功”之说。至于食品的质量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衡量一个食品的好坏标准,多是以它的色、香、味决定的,仅以食品的感官评价确定其质量的高低。随着  相似文献   

13.
<正>质量监督作为食品检验实验室中的重点管理流程,对食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加强质量监督,可以有效保证食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否则,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一旦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督模式与制度,例如监督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监督记录情况不实、监督评价不正确等,将严重影响食品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软饮料色泽的仪器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本身就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在食品总的质量评价中色泽评分占较大比重。可见颜色是食品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如果一种食品不具有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的颜色,则他们对它的兴趣就会减少。颜色还能够影响一个人区别四种基本味觉阈值水平的能力。另外,颜色的强弱也会影响食品的可接受性。同时,颜色也确实反映着食品  相似文献   

15.
正食品实验室管理评审是指单位管理层为了使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具备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以及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而使用的评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这类评价活动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进行总结,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以满足相关方要求。因此,严格遵守食品实验室管理评审条款,按规定流程进行管理评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改进北京香肠添加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食品科学》1987,8(6):19-23
评价食品的感观质量指标是它的色香味形。为了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并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质量,在食品加工中经常要借助于一定的添加剂。北京香肠中的主要添加剂有硝、食盐、味精、酒、糖,而硝和食盐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食品感官鉴定的两种评分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食品质量好坏,除了要检验该食品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外,对于食品感官指标(色、香、味、形态等)的高低也十分重要,特别是作为商品性质的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的方法从简单的文字描述发展到对样品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计算。这就使人们对食品的感觉结果由粗略的估计发展到较为精密的数值计算,从而使食品感官质量的好坏有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比较依据。对于食品感官指标的综合评分,历来是采用传统的“加权评分法”(简称“权法”)。本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模糊数学”,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将模糊数学应用于评价食品感官质量,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简称“模法”),此法有计算方便且在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和召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纯 《食品科学》2006,27(10):574-577
为了保障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我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准入采取了科学和严格的规定,制定了安全评价许可证制度、标识管理制度、加工和销售许可制度、食用安全和营养质量卫生评价制度,形成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世界接轨的安全准入特点。对于我国转基因食品如何建设召回制度,本文探索性提出了三种召回模式,以及可能采取的召回流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黑河口岸进口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评价进口食品的危险程度,利用GB4789.1,2,3,4,5,10,11,24-94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黑河口岸进口的食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总不合格率在25%以上,所以要加大进口食品的卫生质量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食用明胶辐照加工质量的模糊数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益明 《食品科学》2000,21(1):17-18
辐照食品的质量评价大多是根据某些单一指标的辐射效果进行的,目前尚无各因素对总体效果的贡献形成综合的、定量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食用明较辐照加工过程质量评价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