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以及湖北省地面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08年5月3日武汉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主要是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低压气旋天气系统,鄂东北一带生成的中尺度冷高压为该地区辐合的加强而发生强对流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天气条件。另外,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信息的分析则显示,大暴雨首先是由一个中-β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造成的,当MCS东移出武汉以后,其西部又生出一块指状的中-γ尺度对流云团,正是由于该对流云团的突然生成,使得武汉市在前一轮暴雨已基本结束的情况下又发生新一轮强降水。基于多种观测信息,从不同角度对武汉市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揭示了此次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和有利大气环流条件,可供开展暴雨监测和预报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龙岩市一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龙岩市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分析研究出现于2014年5月21-23日龙岩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中低层切变和西南急流及地面弱冷空气,这种地面、中低空系统的有机结合,加上高空的良好配置,造就了这次强降雨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低层辐合、正涡度区、高层辐散、中低层垂直上升运动都在我省中南部一带,正好与我市境内实况降水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2023年汛期沂沭泗水系局地强降水频发,造成流域内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洪水。利用地面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模式资料,对2023年7月12日沂沭泗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中高纬双阻形势、蒙古低槽区冷空气南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共同影响产生的。长江上中游地区大片高温高湿区形成强暖平流向沂沭泗地区输送,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分析表明水汽条件异常充沛。沂沭泗地区上空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层配置十分有利于形成强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EC模式预报副高北抬位置偏差、中低层高压脊系统预报偏差以及暖湿气流预报强度不足是降水预报偏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对2007年7月29—30日小浪底库区发生的一次罕见的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WRF数值模式对本次强降水过程有很强的预报能力;利用其模式输出的结果诊断了水汽过水域地带时,其水平和垂直水汽通量增大,增强了这次大暴雨事件的发生;利用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做地形敏感性试验取得较好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空、地面环流形势、T-lnP和K指数等气象资料要素进行分析得出:2010年5月5~7日华南高层有高空槽维持,并不断有波动东传;低层切变线南压,华南西南风速较大,水汽输送充足;6日平远北部有低涡存在;地面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影响;而且K值长时间维持高值,大气层结不稳定.上述综合因素导致平远降水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姝霞  王其英  冀翠华  梁钰 《人民黄河》2021,43(9):25-31,3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分钟和小时资料、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再分析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等,对2020年8月3—4日黄河下游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环境场、触发机制和中尺度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加强和冷空气影响是产生大暴雨的有利环境场;β中尺度对流系统(...  相似文献   

7.
该文选取三明市2010年前汛期4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V-3θ预报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预报突发性大暴雨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方法诊断分析2011年6月12日发生在龙岩南部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可以反映本次降水过程,其散度辐合区与降水落区基本吻合,且对雨带的强度和移动有着较好的追踪和指示作用;其散度分布与此次强降水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该散度梯度的大值区;对未来12~36 h的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明显优于散度场。可见非地转湿Q矢量是预报降水落区的一种有力工具,在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福建省龙岩市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及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0年6月15日龙岩区域尤其是连城县新泉镇特大暴雨成因。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主要由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产生,是一次典型的暴雨形势;低空西南急流尤其是925hPa的超低空急流为暴雨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强降水系统的发展、维持有一定的作用;地形强迫抬升作用对局地特大暴雨起了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艳芳  胡迪  阎雍 《人民长江》2009,40(13):45-47
为了研究“8503”武汉特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降水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和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低空切变和地面弱冷锋的相互配合而生成中尺度对流系统MCS(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暴雨区上空具有同向双圈垂直环流结构特征。MCS垂直倾斜的上升气流显示出对流风暴云特点,MCS的中高层具有类似于热带气旋一样的暖心结构特征。根据湿位涡守恒和倾斜位涡发展理论,分析了暴雨和MCS形成及发展的原因。强对流不稳定是这次特大暴雨的主要条件,条件对称不稳定是辅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外围云系影响,2006年7月14~16日,位于湖南省湘东南部的郴州、永州和衡阳等地普降暴雨和大暴雨,郴州市资兴、永兴、汝城等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山洪灾害,致使湘江一级支流耒水发生了100年一遇超历史特大洪水,湘江干流全线超警告急,“碧利斯”在郴州部分地区带来的水汽之多,形成的暴雨强度之大、影响的范围之广,暴雨历时之长、产生的水量之多,造成的灾害之重,创造了有资料以来的历史之最,和历史上其它影响湘南的台风相比更加怪异凶狠,出乎意料,防御难度大。  相似文献   

12.
对兴宁市1959~2000年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分析,以便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料开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台风资料、T213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进行分析,发现登陆后移速缓慢、西南季风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湘东南特殊的山地地形是“碧利斯”在湘东南造成特大暴雨山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积曲线法和经验适线法对合水水库年降雨量运行代表性及其典型年分析,总结降雨量年际变化规律,为水库调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早晨平远泗水镇的局地特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以及深厚的上升运动构成了此次大暴雨的动力条件。低层充足的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从云图分析来看,强度强、范围小、停滞少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了此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从雷达资料分析,此次暴雨具有明显热带暖云对流特征的降水系统,质心位置较低,中低对流层靠近地面降水效率很高。另外,喇叭口的地形加剧了局地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粤北地区实测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各级暴雨发生日数在年内的月分配及其空间分布,以供制订防洪抗灾对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红  王秀峰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2,8(4):240-240,242
通过对牡丹江流域概况的简要介绍,分析了1991年该流域的暴雨成因、时空分布及强度,同时又对汉域的洪水过程、洪峰、洪量和洪水组成进行了论述,由此对该流域今后工程水文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祁正洪 《人民珠江》2011,(2):18-19,28
以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勐海片区降水主要控制站及流沙河勐海站的暴雨、洪水资料进行分析,为流域内的防洪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工试验,研究合水水库溢洪道闸门全开及局部开启的水位流量关系,以验证其过流能力;研究溢洪道下游消能防冲设施的效果;研究溢洪道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