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移动增值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方波  李劼 《移动通信》2007,31(6):11-14
文章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带宽的增加、终端能力的提高和业务管理平台的完善构成了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在深化人们对沟通以及信息获取的基本需求之上,终端的多功能化为移动增值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如何推动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移动通信话音业务整体ARPU值呈下降趋势 ,移动运营商逐渐认识到数据业务是刺激用户更多地使用移动运营服务 ,并最终提高运营商ARPU值的有效手段。移动运营商开始构建移动数据业务体系 ,建立统一的移动增值业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本文先介绍了数据业务的发展趋势 ,指明了构建增值数据业务平台的意义 ,接着提出了平台系统的架构、分析了各部分的功能并对浏览类和下载类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通信世界》2007,(17):22
整体移动增值业务群 完整的移动增值应用包括以下内容: ●移动流媒体(包括移动电视、移动音乐、移动视频监控、移动视频博客、视频会议等) ●多媒体彩铃系列(包括彩铃、彩话、彩景、彩振等) ●移动支付系列(包括移动预付费系列、移动小额支付方案等) ●移动消息类业务(包括彩信、WAP、Push e-Mail、统一消息方案等) ●移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及业务接入网关等)  相似文献   

4.
移动增值业务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以其增长速度强劲、渗透力强、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特点为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本文从客户需求出发转换业务设计和营销观念、实施动态业务管理和开拓行业市场领域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关于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思考,并对3G时代的移动增值业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13G增值业务移动增值业务领域未来的趋势是向着提供高品质、融合多种媒体、具备个性化和实用性的产品发展,但是3G增值业务的发展跟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呈现密切的关联性。初期,在3G网络上提供的移动增值服务基本都是传统的2G增值业务,如图铃下载、游戏下载和MMS等。3G对于业务而言,不是一场革命而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珊 《世界电信》2005,18(4):43-46
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拉动整个移动市场的重要手段,全球各个地区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比例都在逐年提高。音乐下载、手机电视、移动手机等3G增值业务成为近期发展热点。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增值业务的收入在移动业务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WAP市场进入收获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几种方案,并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网络、同时支持下载业务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实现方案。本方案通过移动网络实现业务管理,采用分层密钥管理体系提高系统安全性,同时引入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模块,支持节目片段下载的业务。该方案对于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运营管理以及与下载业务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信运营商业务管理框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业务、增值业务的迅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在业务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国际各个标准组织在业务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从总体上概述了各个国际标准组织的研究侧重,然后介绍了TMF在业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思路,并基于业务平台和支撑系统两个视角,重点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观点和标准成果。  相似文献   

9.
叶冬 《中国新通信》2009,11(11):38-40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可以对固定和移动网络增值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对终端用户提供统一接入的增值服务。本文首先对其进行需求分析,接着描述了应用现状,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移动增值业务在全球的发展速度依然很快,非话音收入占电信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上,日本遥遥领先,韩国紧随其后.在中国,虽然短信业务收入开始下降,但无线应用协议(WAP)、交互式语音回应(lVR)等业务收入快速攀升,从而保证了移动增值业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由于中国信息产业部整顿收费混乱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使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SP/CP)的暴利时代成为过去,增值业务市场进入精耕细作期.随着用户对移动增值业务新的需求的不断增长,整首音乐下载、移动E-mail以及手机电视等业务将成为未来全球最有前途的移动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11.
丁坤 《中兴通讯技术》2004,10(2):31-33,41
文章简述了智能业务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统一业务平台--ZXUP10的体系结构及其采用不同协议(如传统协议、SIP协议、INAP/SIGTRAN协议)时的组网方案,并给出了具体业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徐玉 《世界电信》2005,18(9):14-14
2005年8月8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以4: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将DSL业务界定为信息服务的决议.换言之,也就是取消了基于设施的宽带Internet接入业务提供商(即本地电话公司)的非绑定义务要求.而在5个星期之前,美国最高法院刚作出了名为"Brand X case"的规定,支持FCC将Cable Modem业务界定为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With the increasing competing in telecom,telecomoperators are under the pressure of providing more highperformance services based on the li mited network re-source. Adaptive QoS service is such a solution, whichcan increase the net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e moreprofit ulti mately.Service QoScontrol andserviceinven-tory management are key techniques for adaptive QoSservices. Many issues in these aspects ,such as charac-terization of QoS, mapping QoS to resource ,efficiencyand …  相似文献   

14.
王亚晨 《电信科学》2007,23(3):53-56
本文阐述了IMS业务引擎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介绍了IMS典型业务引擎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结合一种基于IMS业务引擎的组合类业务实例,分析了IMS业务引擎对IMS业务发展的助力作用,最后探讨了电信运营商发展IMS业务引擎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3G系统在业务能力、业务承载和开发平台、业务种类等方面都比2G有了质的飞跃3G业务的标准化是业务能力的标准化2G/2.5G向3G的演进实质是业务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和提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简要叙述业务驱动网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价值链的NGN业务商业模型和基于开放式分布计算的业务模型,详细分析了NGN的主要业务提供技术,并就NGN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 Service的业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就当前流行的Web Service与业务管理的结合提出了新的看法,通过Web Service协议栈与传统网管协议栈的对比,将Web Service协议栈映射到管理应用上,提出了消费者管理和业务提供者管理功能分开,消费者管理作为一种业务提供给消费者的新的思路,最后给出了以FTP业务为例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业务上下文仅关注业务质量较少考虑用户终端环境的现状,提出终端业务上下文的概念,为普适业务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给出一种终端业务上下文的通用定义方法,该方法可以提取各类业务场景中终端环境的特征参数,使其形成可表示、可获知的上下文。提出基于终端业务上下文的业务模型,给出上下文的存储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典型的普适业务接续场景验证了上述定义方法和业务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普适业务所需的上下文信息;基于该模型,业务平台能够动态适配异构的终端环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终端呈现和接续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Web服务动态组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ub Web Service的混合Web服务组合方法。结合静态与动态服务组合方法,将动态生成的服务组合计划描述保存在缓冲池中,当用户使用该组合服务时,系统将会在缓冲池中搜寻此服务组合,并为请求调用它。在组合算法中提出了基于Sub Web Service的组合算法,将多输入多输出的Web服务分解为多输入单输出的Sub Web服务执行服务组合。在避免重复动态组合服务的基础上,减轻了Web服务在组合过程中对多输出接口的依赖性,提高了系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0.
GPRS业务是对现有GSM网络业务的补充,它引进了数据传输业务,使得用户可在移动环境里永远在线。终端用户可以始终在线接收电子邮件和享受其它服务,而只需为收发的信息付费,其余的在线时间则免费。通过增加新的数据业务节点和升级现有节点,就可在移动终端和外部网络之间提供GPRS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