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莹莹  彭昌斌 《中国科技博览》2012,(16):319-320,265,290
21世纪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正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建设方式。特别是城市地下街,以其便利的交通特性、混合的使用功能、稳定的室内环境,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本文从城市地下街的概念和发展状况出发,结合大连某地下商业街概念设计为例,分析城市地下街的类型和规划原则,特别是依托地铁站的城市地下街的功能特征,以期对今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联系的。就人类争取生存空间而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人口剧增、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等众多危机的战略性选择。文章通过分析人类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利用,总结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特殊性、原则及方法,并提出若干地下工程今后发展的重点内容,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和财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此背景下,历经300余年,从浅层利用到大规模开发,从解决城市问题到提升城市竞争力。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仍遵循着这一地下空间的轨迹,不同的是在地下空间开发的时间维度上,呈现独具特色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城市地下通道环境设计正在不断发展,以地下通道内部环境为中心的地下空间大规模建设揭开了新一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序幕。本文分析了当前地下通道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地下通道及周边地区地上、地下空间整合的方法,概括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城市地下通道空间开发利用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人的因素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使用者的角度,特别是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对策,并结合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但地下空间利用具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社会综合影响深远等特点,尚未形成系统可靠的综合治理方法,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战略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顶层设计不足、管理模式陈旧、地质调查研究不足、施工技术装备有待突破、信息资源不全、智能治理水平偏低、工程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坚持长远战略目标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提升地下空间综合治理水平、加快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的智慧化、加强地下空间应急响应安全管理。最后,从建立国家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统一协调机制并出台专项规划,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管评价体系,加快部署关键核心装备技术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普查工作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装》2015,(9)
<正>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就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出部署。这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推出的国家重点民生工程,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国际地质学界认为,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是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还应当置于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提高城市综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综合防灾空间的重要与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加速,城市综合防灾面临挑战,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特性进行城市综合防灾越来越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综合防灾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典型工程案例,提出了我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城市地面道路空间绝大部分均已被施工利用且无多大潜力可再开发利用的问题,分析不得不从城市地下空间中去寻找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各类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历程和经验,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和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寻求地下空间统一和专项规划,实现地上与地下空间的协同开发;结合国情细化政策和法规,完善地下空间管理的机制和法制建设;建设地下空间信息化平台,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大数据、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最后,明确了随着城市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人口开始越来越多,大量的人口在挤占城市资源的同时,也挤占了其发展空间,为使城市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兴的基础设施,在对市政公用管线进行科学化和节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线单位的认同与接收。它不仅有效化解了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的相互矛盾,而且实现了对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鉴于此,文中将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TRD工法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升级,地面空间的日趋饱和,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地下寻求城市发展的空间,即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坑工程。伴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层次的不断深入,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下,如何合理地解决好基坑支护方面的问题,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使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不断涌现,本文比较系统的介绍了TRD工法即锯槽搅拌成地下连续墙在基坑支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本文分析了恢复韧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工程、非工程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恢复韧性相关研究;重点从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管理机制、空间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灾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建议,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规章与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规划水平,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智能化,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恢复过程的有序与高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竞争战略从技术战略向标准战略转变,标准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行业规范发展到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纷纷出台标准化发展战略。2001年底,我国提出了“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之后,许多省级地方政府(以下简称省市)及国家各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地下空间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随之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人防工程的消防给水设计是整个消防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掌控消防给水量、给水方式都是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知识和标准化研究相关理论,结合杭州实例,客观分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进程中测绘不规范、规划不合理、综合体建设不标准等问题,探索地下空间标准化开发利用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硅谷》2013,(12):I0010-I0010
当前,武汉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的关键期,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使命的战略。同时,武汉也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城市转型跨越的攻坚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增强全市核心竞争力、构筑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中心、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格局中更好地担当起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向地下要资源、要空间”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存空间基本问题的有效途径。井筒是从地面进入地层中的咽喉工程,其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建设是保障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发展大直径钻井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必要性,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装备的发展现状;从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应用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示范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钻井技术装备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井筒建设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研究建议:确立智能钻井发展理念,明确智能钻井发展路径与任务,建立和完善大直径钻井相关标准规范,推动智能钻井平台与示范工程建设,以期为矿山、水电、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井筒建设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百英 《硅谷》2010,(18):90-90
<正>当前,国内各地相继建设一大批大型或特大型人防平战结合工程,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既是人防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城市建设向立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人防平战结合工程已成为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地下要空间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向地下找出路以改善环境问题。人防事业靠这些骨干工程取得经济效益,战备效益,靠它取得信誉求得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隐蔽工程管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城市给排水、电信、燃气、电力等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因此,规划、建设部门管理好城市地下隐蔽工程管线及其档案资源,既是未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保证。本文分析了隐蔽工程档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