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1997年《水工建筑物安全法》施行以来,对所有因失事可能导致出现紧急情况的水工建筑物都必须进行安全等级评估。运行状态和失事风险是基本要素之一,其决定了安全等级。评估大坝状态之后,大体上就可以拟定出保持大坝正常运行状态和安全等级的所有必要措施、预测出水工建筑物的失事场景以及给出状态监控建议,如果需要的话。失事风险是失事概率(或年均失事频率)和失事后果的组合(第三方损失)。优秀的失事风险管理的执行注重两个方面,即减小结构失事概率和减轻失事后果。在第一种情况中,关键因素是大坝状态监察、监测(包括设计用于安全控制的数据诊断系统)、论证、计划和及时的维护。失事后果严重性首先可由组织措施来减轻。同时还应满足下列条件:有关不同失事场景信息及失事的发展过程信息的可获取性(这一信息可从结构物状态和其失事概率评估结果中获取);溃坝洪水波和洪水淹没区参数(如果发生水动破坏);有关可能的第三方损失的信息。笔者以俄罗斯水电集团公司的水工建筑物安全和可靠性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综合的大坝安全和可靠性支撑方法。也介绍了溃坝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其在俄罗斯水工建筑物可靠性和安全性支撑方面的作用。文中采用了许多高坝案例来叙述安全和可靠性管理的方法,包括基于大坝状态评估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假定保持大坝稳定和使用大坝失稳的力确定在15%精度范围内,并使用误差附加原则和高斯分布,求出水工建筑物失事概率为0.006,该值远远超过了由于洪水而引起失事的概率,提出了失事概率评价方法使用大坝设计可以使用比假定的a值低的总体失事概率。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1982年和1983年,原水电部生产司委托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举办大坝观测培训班.该培训班用的一套讲义对大坝观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经生产司和科技司推荐,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满足水利水电建设工作需要.去年年底已出版发行了《混凝土坝外部观测技术》一书.今年7月,《混凝土坝内部观测技术》出版.该书详尽介绍了用于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的大坝是水电站中最主要的水工建筑物,大坝如一旦失事,不仅电站无法继续发电,更严重的是:水库中所蓄的水骤然下泄,将对下游广大地区的人民生命与公私财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其后果极为惨重。因此,水电站的大坝必须能安全运行。为达到这一要求,除了在大坝的勘测、设计与施工各个阶段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兢兢业业、重视工作质量、防止失误与防止发生事故外,重视大坝运行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大坝运行应包括水库的泄蓄调度与操作方式,对大坝、地基、泄洪建筑物及附近地区的观测、监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龚嘴电站大坝运行20多年来,由于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及观测,认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针对水工建筑物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工检修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水工维护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检修质量,从而搞好大坝安全管理,保证了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确定水工建筑物重要性指标k的一般原则。这个参数可以取代迄今存在的重要性等级并允许采用连续而无阶跃弊病的等级划分。是值取决于水工建筑物的规模和经济意义以及建筑物失事可能对大坝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应用重要性指标是确定设计洪水流量、大坝稳定性和坝顶超高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效果,掌握加固工程实施后工程的运行状态,在各建筑物上布设了观测设施,观测项目包括变形观测和渗流观测等.该文从变形观测项目的选定、观测断面布置、观测设施的布设等几方面,对大坝变形观测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上犹江水电站自1957年建成以来,已安全运行32年。30多年来,我们厂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做好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了大坝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了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江西赣南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长期在水电厂工作,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象我们这样一个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厂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丰富而廉价的水力资源进行电能生产,大坝等水工建筑物是使天然的水力资源得以利用的主要设施。电力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当然要讲机电设备的安全,要讲发电生产的安全。但更不能忽视大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假如大坝不能正常运行,假如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失事,根本就谈不上水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谈不上机电设备和发电生产的安全。不仅如此,大坝一旦失事,还将给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这一方面我们厂是有过深刻教训的,在运行初  相似文献   

9.
简论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设计思想董学晟(长江科学院)自60年代起,大坝及其它有关的水工建筑物的监测工作已由简单的原型观测,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阶段。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两者没有什么不同,都要埋设仪表、进行观测。然而“原型观测”与“安...  相似文献   

10.
大坝建成蓄水后,坝体和坝基都将承受巨大的水压力,由于砼和基岩大都是透水材料,在上游水头作用下将发生稳定和不稳定的渗流现象,这对大坝的运行是不利的。渗流对水工建筑物的破坏现象和过程,一般不易从表面上觉察,隐蔽性强,而在发现问题后又往往难以补救,渗流引起大坝破坏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根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国内外因渗流问题引起大坝失事占工程总数的40%左右,同大坝变形一样,大坝的渗流也是一个三维问题,影响渗流的因素较复杂,在计算时其边界条件较难确定,但通过原型观测可达到监控渗流状态的目的,也是检验其设计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万家寨水利枢纽混凝土大坝的安全,结合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对坝体变形、温度、扬压力、渗漏等项目进行观测设计,以达到监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察尔森水库从 1991年初正式开始对水工建筑物的监测。监测工作主要以坝体为重点,结合水工施施、地质条件及监测规范,设置了变形观测和渗流观测两大类。目前为止,大坝已运行10多年,从现测资料分析,大坝变形已趋于稳定,变形量满足规程、规范要求;渗流监测方面,虽未形成一定规律,但未发现异常现象,说明大坝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效果,掌握加固工程实施后工程的运行状态,在各建筑物上布设了观测设施,观测项目包括变形观测和渗流观测等该文从变形观测项目的选定、观测断面布置、观测设施的布设等几方面,对大坝变形观测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1 渗流及其对堤防的危害 土壤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可能产生渗透变形,破坏性的渗透变形可导致水工建筑物失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失事概率是风险的两大要素之一,正确计算失事概率是对我国农村水电站实行风险管理的前提.通过构建农村水电站水工建筑物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农村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状态,利用农村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失事概率与其运行状态的相关性来计算失事概率.建立了基于熵的专家评价模型,大大减轻了综合评价过程中专家打分所带来的主观性影响.将该方法应用到江西省左湖二级电站失事概率计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湿度作为一种体积力和长期荷载,对水工建筑物中的一些薄壁结构如堆石坝的面板等可能造成影响,有必要予以重视和评估。文中根据4个水利工程的长期观测资料,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用已有的无应力计观测研究水工建筑物中的湿度变形。  相似文献   

17.
2019年3月,受极端冻雨和流冰影响,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斯宾塞大坝漫顶后溃决,溃坝洪水造成1人死亡及部分基础设施损毁.对斯宾塞大坝失事过程及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介绍,从水文气象、大坝结构、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溃坝原因.我国寒冷地区也曾发生过因冰冻荷载或冰冻灾害引发的对水工建筑物的破坏事故,对斯宾塞大坝溃坝事故经验教训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期对我国寒冷地区大坝安全监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机构及学组织是按成立时间先后为序排列的。(一) 水工建筑物观测情报网经水电部科技情报所批准,于1982年9月在太平哨水电厂成立“水工建筑物观测情报网”。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8个单位为正副网长单位。1985年改选扩  相似文献   

19.
新安江水电厂的大坝和水库自1959年9月封孔蓄水以来,已经运行30多年了.在华东电管局的重视和新安江水电厂的认真管理下,大坝及附属水工建筑物得到了经常的检查监测,局部缺陷及时作了处理,各项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水库实际达到的最高水位107.65m,已很接近最高设计蓄水位108m,经过两次泄洪,大坝一直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1990年初,华东电管局主持新安江水电厂首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历时二年半,于1992年11月结  相似文献   

20.
《水电技术信息》1998,(1):60-65
由于台湾过去几十年对电力和供水的迫切需要,已建成了许多大坝、水库和活动堰,这些水工建筑物几年占用的全部带浅薄覆盖层的坚硬岩石基础。这表明今后的水工建筑物将面临深厚覆盖层的情况,需采用特殊措施来解决参和稳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项实例研究,研究对象是一座用于发电和供水的大坝。大坝建于具有40m厚支的砾石河流上,本文讨论的是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