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钢中主要杂质元素的特性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钢过程中,常将炼钢原料中大量的杂质元素带入钢液中,其中部分最终残留在钢中成为残余元素,对钢材性能产生有害影响,成为造成钢材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文中分析了钢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及残余元素的来源和分类,对国内外钢铁产品的杂质残余元素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残余元素对钢使用性能及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钢中的残余有害元素致使钢材产生红脆性表面裂纹和具有回火脆性倾向,并使耐热钢的热强性降低。因废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含量较高,为降低油井用钢的残余元素含量,应在电弧炉炉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铁(铁水)或直接还原铁。  相似文献   

3.
钢中残余有害元素控制对策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素芹  李士琦  王雅娜 《钢铁》2001,36(12):70-72,76
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等钢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钢中残余有害元素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钢中残余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冼爱平  张盾  王仪康 《钢铁》1999,34(10):64-68
简要地论 钢中残余元素的行为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有钢中残余元素的来源,残余元素在铸锭过程中的凝固偏析和偏处理时的晶界偏析,残余元素在热加工过程中表面热脆现象中的作用,残余元素在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现象中的作用,残余元素对钢材耐蚀性能,应变时效行为的影响,以及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等,最后提出了纯净钢 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5.
石钢采用55tLD-60t(LF VD)-CC试制20G高压锅炉管钢,结果表明:Als含量≤0.010%时钢中总氧含量为(12~22)×10-6、残余元素及有害元素含量较低、成本比电炉工艺降低444.05 元/t,实物质量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通宝钢低温用焊丝钢BTH60的工艺优化情况,根据钢种特性有效控制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和合金元素,通过对脱氧机理分析实施了精炼渣系优化、夹杂物变性处理技术和控氮技术,合理运用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和控制轧制工艺,实现了钢中低P、S、O、N和低级别夹杂物,完全满足产品的成分、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性和夹杂物要求,逐步形成了稳定的BTH60的生产工艺路线,产品质量稳定,组织性能优良,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强  吴佳伟  崔彦斌  张莉莉  刘环 《山东冶金》2021,43(1):11-12,17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目前的工艺装备水平,通过设计合适的钢水成分、严格控制钢水中有害残余元素、采用低过热度浇铸、选用合适的结晶器保护渣,制定与钢种特性相匹配的电磁搅拌参数和冷却强度,轧制时严格控制加热、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等一系列措施,开发出冶金质量和性能指标优异的油井管坯用圆钢,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宝钢洁净钢生产工艺技术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宝钢洁净钢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历程,回顾了宝钢洁净钢的起步和不同阶段所达到的水平,分析了洁净钢生产的一些单元技术和钢中一些杂质元素的去除技术.宝钢的洁净钢生产从IF钢、管线钢开始,逐渐拓展到多个品种,包括帘线用钢、无取向硅钢、DI材用钢以及不锈钢、轴承钢等,形成了一整套的工艺技术,是宝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了宝钢洁净钢未来的研究开发工作,建议今后宝钢在洁净钢的基础研究、夹杂物控制和有效利用、洁净钢生产工艺的稳定可靠以及低成本制造技术、合理的工艺配置、钢中有害残余元素的去除、洁净钢技术在不锈钢和特殊钢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使宝钢洁净钢技术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合金化高纯净钢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浩 《山东冶金》2000,22(5):40-43
介绍了微合金化元素Nb、Ti、V、B等在钢中的作用机理,总结了钢中杂质元素O、S、P、H、N等的危害及降低有害元素的途径,探讨了洁净钢加工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指出微合金化和高纯净是改善钢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太钢50t电炉在纯净钢生产方面的实践,阐述了电炉钢生产过程中对P、S、O、N、H等元素以及残余元素的控制措施,分析了太钢50t电炉目前纯净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唐山某钢厂生产的420MPa高强汽车钢残余硼元素含量超标(>10ppm)导致成品板性能偏低的问题,对炼钢过程中的铁水、合金料、辅料等进行成分检测,并对钢包周转使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根据成分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钢中残余硼元素含量异常增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使用合金种类及钢包周转次数,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通过优化所使用合金的种类和限定钢包周转次数,实现了高强汽车钢残余硼元素含量不大于10ppm的目标,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合金成本。  相似文献   

12.
子云 《天津冶金》2011,(2):59-5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用户对钢的强度、韧性、加工性能等要求愈来愈高,对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属中微量的有害元素会大大降低金属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因此,去除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一直是金属冶炼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特定的情况下,钢中氮的存在降低了钢的韧性和塑性,  相似文献   

13.
残余元素对涟钢CSP热冷轧卷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中的残余元素问题是钢铁冶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性能新钢种必须考虑残余元素的有害影响.涟钢矿石来源多而杂,导致铁水中As,Cu,Pb,Sn,Sb等残余元素增加.从残余元素(As,Cu,Pb,Sn,Sb等)对涟钢热轧卷、冷轧卷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送检的热轧卷发现表面氧化铁与试样基体的界面有铜的富集;晶界处铜的富集会成为热轧卷产生裂纹的原因之一;冷轧卷酸洗后表面有黑点,黑点处发现有Cu,As,Sn,Sb等残余元素的富集;对特定时期的热轧卷力学性能进行多次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b对屈服强度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介绍TER70S--6焊丝钢盘条的化学成分要求、特点及残余元素的控制,结合重钢生产实际,通过优化炼钢、轧钢工艺,改善了ER70S--6焊丝钢盘条的综合性能,基本解决了严重影响焊丝焊接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WSER70S-6焊丝钢盘条的化学成分要求、特点及残余元素的控制,结合唐钢的生产实际,通过优化工艺改善了AWSER70S-6焊丝钢盘条的综合性能,解决了严重影响焊丝焊接质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铁水直接炼钢和用半钢炼钢两种工艺条件下,由于钢中残余元素含量的变化,对钢筋力学性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了对钢水成份控制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小勇 《山西冶金》2015,(3):103-105
着重介绍三安炼钢厂在开发拉丝钢过程中去除钢中有害元素及夹杂物的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生产拉丝钢,在没有炉外精炼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冶炼终点控制,优化脱氧工艺,最终使钢水达到钢种对钢水纯净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洁净钢中杂质元素的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立峰  吴巍 《炼钢》1996,12(5):36-42
综述了洁净钢中氧,氮,碳,硫,磷,氢等一系列有害元素的控制技术及国内外一些厂家生产这类钢所达到的水平,可为我国洁净钢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玉海  王永然 《特殊钢》2013,34(3):42-44
采用120 t顶底复吹转炉-LF-VD-Φ150~Φ200 mm圆坯连铸流程,通过控制铁水有害残余元素含量,强化转炉前期脱磷,控制终点[C]≥0.10%,出钢钢包渣厚≤50 mm,控制精炼终渣(FeO+MnO)≤1.0%,提高VD过程底吹氩流量至200~300 L/min,连铸全程保护浇注等措施,天钢完成J55(37Mn5),L80(TC80,0.24%~0.28%C,1.40%~1.55Mn),N 80(36Mn2V)和P 110(26CrMo4)级石油套管钢连铸圆坯的开发生产。生产结果表明,J55钢级的全氧含量≤25×10-6,P≤0.020%;N80、LS0和P110级别的全氧含量≤20×10-6,P≤0.015%;残余有害元素(Pb+Sn+As+Sb+Bi)≤140×10-6,夹杂物总量≤2.5级,圆管坯的中心疏松和缩孔等分别≤1.0级。  相似文献   

20.
特殊钢信息     
《特殊钢》2001,22(3)
X0 1 30 1 炼钢流程的发展趋势因废钢来源增加 ,电弧炉流程的能耗为高炉-转炉流程的 2 5% ,电弧炉钢生产量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但由于废钢中一些残存有害元素在电弧炉冶炼时不能去除 ,影响钢的质量 ,所以有些作者认为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高炉 -转炉流程的产钢量仍占 60 %。熔炼废钢的电弧炉流程的CO2 排放量为高炉 -转炉流程的 2 5%。后者环保问题主要集中在炼焦和烧结造块两工序上。当前世界上着力进行炼焦工艺的研究和改造。根据用户对钢中有害元素 (铜等 )的要求 ,炼钢厂常使用不同炉料和工艺流程来控制残余有害元素的含量。如钢筋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