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PLLA、PEG的熔融共聚体为基体,以麻纤维为增强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模压成型得到苎麻纤维PLLA-PEG复合材料板.分析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及红外光谱、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LLA与PEG质量比为9∶1,共聚温度为120℃,TDI用量为1∶12(与PLLA的质量比),共聚时间为14h时,得到的复合材料板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11.1MPa,弯曲强度为68.48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右旋聚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PDLA-r-PCL)对左旋聚乳酸(PLLA)进行改性,通过熔融纺丝-牵伸两步法分别制备PLLA、PLLA/PDLA-r-PCL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及其共混纤维的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PLLA)/m(PDLA-r-PCL)为95/5、90/10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可纺性,热牵伸3倍后,纤维充分取向结晶,形成结构稳定的纤维;在相同纺丝条件下,PLLA/PDLA-r-PCL共混纤维的强度和韧性高于纯PLLA纤维。  相似文献   

3.
以苎麻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UPR)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苎麻/UPR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不同方式的洗涤、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分别研究纤维表面的浸润性和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结果表明:对苎麻布进行不同方式的洗涤、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都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当碱处理质量分数为1%时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达到了60.839 MPa;同时偶联剂处理和碱处理都使苎麻的接触角变大,即苎麻与树脂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选用苎麻/聚丙烯纱作为针织纱线混纺,初步制成针织结构预制件小样,然后采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分析影响其拉伸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当苎麻/PP体积比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纤维面料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乳酸纤维面料的耐用性能、外观性能和舒适性能与涤纶纤维面料作了比较和探讨,得出聚乳酸纤维面料有比涤纶纤维面料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超细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随着复合纤维中聚乳酸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在增大。对所制得的纤维支架的孔隙率、拉伸性能及亲水性进行了测试。制得的纤维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苎麻纤维在不同前处理条件下的性能特点,用不同的活性染料,还原染料进行染色,并对苎麻纤维染色性能进行研究,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于苎麻纤维染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8.
以聚乳酸切片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一热板拉伸二步法制得聚乳酸纤维,研究了纺丝温度、拉伸温度、拉伸倍数对聚乳酸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乳酸有良好的成纤性;当拉伸倍率为4倍时,聚乳酸纤维的性能最好,即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断裂强度均表现出最佳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位熔融接枝共混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皮粉含量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皮粉含量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结晶行为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分别对填料皮粉进行活化处理和对基体聚乳酸进行熔融接枝,提高了基体和填料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尤其是提高其机械性能。当皮粉含量为15pbw(parts by weight)时,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纤维改性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分别讨论了无机纤维体系和有机纤维体系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技术方法及潜在应用领域等;尤其关注废弃生物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降低PLA复合材料成本、提高机械性能并保持生物降解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 Ti O2 进行表面处理并与聚苯乙烯 ( PS)共混改性。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考察了偶联剂与 Ti O2 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 Ti O2 的含量、弹性体SBS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级的 Ti O2 在 PS树脂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对 PS有增韧作用 ,且 SBS/Ti O2 /PS三元体系的性能要优于Ti O2 /PS和 SBS/PS二元体系 ;同时 ,纳米级的 Ti O2 可改善 PS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苎麻纤维和聚碳酸亚丙酯制备了可降解复合材料。讨论了碱处理、苎麻纤维长度对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苎麻经碱液处理后,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分别由23.90MPa、30.04kl/m^2增加到25.39MPa、36,40kl/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水相中进行木粉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方法对木粉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改性木粉表面结构的变化并讨论了接枝反应机理。制备了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通过水相接枝PMMA的方法,木粉表面的部分羟基被PMMA链取代。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未改性木粉体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了改性木粉与PVC基体间的界面粘结较紧。实验证明了表面接枝PMMA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木粉和PVC基体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浓酸(浓硫酸/浓硝酸)氧化法对纳米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水热和超声分散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酸化处理在纳米碳纤维表面引入了羟基和羧基等能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官能团。处理后纳米碳纤维的分散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SEM和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结果也显示了酸化处理能有效改善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状况,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当酸化处理纳米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是纯树脂的1.8倍,是同含量未处理纳米碳纤维材料的1.6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苎麻/PP包缠纱作为针织纱线在横机上编织,然后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PP复合板材。研究了同种组织结构、不同机号,不同PP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模层数为10,压模温度为190℃时在12G针织横机上、采用1:2包覆方式做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共混物PBS-PLA以改性PBS的力学与加工性能,并研究了PBS、PLA及PBS-PLA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BS-PLA体系表观黏度随PL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剪切敏感性随PL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温度敏感性介于PBS和PLA的之间;黏流活化能随PLA质量分数的变化呈现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纳米ZnO/PP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酯偶联剂对不同粒径的纳米ZnO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纳米ZnO/PP复合材料 ;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其结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偶联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平均粒径为 80nm的纳米ZnO质量分数为 4 %时 ,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纳米ZnO具有异相成核作用 ,能够起到细化PP球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N,N-二甲基甲酰胺/异丙醇为溶剂,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EVOH—g-nSPEG无纺布.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纺丝液浓度、电压、板间距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研究了薄膜的微观形貌,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了其拉伸性能,最终获得了EVOH—g-nSPEG的较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纺丝液复合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异丙醇配比为8/2,纺丝液浓度为18%(w/v)且电压和板间距在一定范围内时制得的EVOH—g—nSPEG无纺布的力学性能良好,其拉伸强度均介于11.4—12.3MPa.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过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Mn=900 000)和钛酸正丁酯为前驱物,制备了PVP/Ti(OPr)4/Ni(CH3COO)2复合一维纳米纤维材料。经控温缓慢氧化分解,在600℃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直径50~100 nmTiO2/NiO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系统地介绍了TiO2光催化作用机理并在紫外灯下使用样品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0.5%TiO/NiO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