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诚 《数字通信》2011,(1):14-15
新华网旧金山2月3日电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3日说,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  相似文献   

2.
《世界电信》2011,(5):38+6
2011年2月3日,ICANN官方网站发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这标志着互联网向IPv6过渡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从2011年开始,全人类将共同面临基于IP地址短缺的发展问题。IPv4地址枯竭,IPv6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产业界的推动之外,IPv6的建设和发展也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网络电信》2012,(6):56-57
IPv6的发展演进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互联网IP地址资源需求将会更大。2011年2月,IANA启动相关规则,完成了最后剩余5个大组IPv4地址的分配,全球IPv4地址的消耗殆尽进入了倒计时的最后阶段。IPv4地址的匮乏将严重制约互联网的普及,也会制约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促进IPv6的发展,关键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和统一规划。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进行统一的规划,给予产业链各方明确的IPv6演进时间表。互联网及其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使IP地址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关预测表明,三网融合的发展将会有5亿部电视终端进行网络双向化改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大概10倍于现有固网的IP地址;物联网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IP地址。而IPv4地址于2011年2月3日IANA(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将最后的几个A类地址分配到各  相似文献   

5.
通信月评     
《广东通信技术》2011,(4):78-78
1工信部加快部署,IPv6产业链迎来发展良机在今年2月3日,ICANN就宣布全球IPv4地址分配完毕,我国的IPv4地址资源也将在2年内消耗怠尽。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IPv6的应用及推进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2011全球IPv6高峰会议近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IPv6部署应用:世界与中国"为主题,集结了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全球一流专家和重要人士,呈现全球范围内最专业、全面的IPv6交流平台。IPv4地址告罄2011年2月3日,ICANN官方宣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3日,ICANN官方网站发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这标志着互联网向IPv6过渡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从2011年开始,全人类将共同面临基于口地址短缺的发展问题。IPv4地址枯竭,IPv6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产业界的推动之外,IPv6的建设和发展也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IP协议是互联网体系的重要基石,未来5年,移动互联网的IP地址需求量将达到10亿个,物联网的IP地址需求量约为100亿个,而目前所采用的IPv4协议总数只有约43亿个,并且即将分配殆尽.因此,布局地址空间广阔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已经成为全球下一阶段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9日,“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在北京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对IPv6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1互联网向IPv6过渡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2月3日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宣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我国电信运营商所剩的IPv4地址最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IPv6对扩大的地址空间的利用方式之前,考虑一下原有的IPv4结构的关键因素是很重要的。所有有关互联网结构的早期文章和实践都强调与互联网相连的每台计算机都要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因此,每台主机拥有全球唯一的IP地址被看作是IPv4结构的一部分。而且,全球唯一地址给应用层带来的灵活性也解释了目前互联网中的应用创新为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一、IPv6概述 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以至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单从数量级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个。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地址耗尽成互联网发展最紧迫问题 目前互联网发展中除了安全可信以外的最紧迫问题就是地址空间耗尽。ICANN于2011年2月4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ICANN地址池中的最后5个IPv4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区域地址分配管理机构(RIR),即ARIN、RIPE、APNIC、LACNIC、AfriNIC,意味着基于IPv4的IP地址已经枯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子商情》2007,(3):63-63
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时期的IP地址申请问题。参会专家们指出:目前全球IP地址资源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不平衡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发展需求大量的IP地址。另一方面IPv4地址即将耗尽,而IPv6的大规模启用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IPv6对扩大的地址空间的利用方式之前,考虑一下原有的IPv4结构的关键因素是很重要的.所有有关互联网结构的早期文章和实践都强调与互联网相连的每台计算机都要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因此,每台主机拥有全球唯一的IP地址被看作是IPv4结构的一部分.而且,全球唯一地址给应用层带来的灵活性也解释了目前互联网中的应用创新为何层出不穷.例如,在互联网开通之初,要做出一项艰难的决定,即哪些主机作为客户端哪些作为服务器,这就限制并最终削弱了IP话音、个人聊天和电话会议等业务的早期工作.  相似文献   

15.
IPv4地址严重短缺,根据目前IP地址的消耗速度来看,IPv4的地址将会在1~3年被耗尽,IPv4已不能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使用IPv6势在必行。IPv6网的设计思路和体系结构与传统的互联网(IPv4网)相比没有根本的改变,下一代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ICANN(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宣布全球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为解决地址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各国将视角转向下一代互联网IP层技术——IPv6技术。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的IPv6过渡技术:IPv6/IPv4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翻译技术,接着结合江西数据通信网现状,提出三种通信网IPv4至IPv6过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佳方案,最后简要阐述了公司IPv6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17.
“2011全球IPv6高峰会议”于2011年4月7-8日在北京举行,这已经是这-互联网业界的顶尖盛会第10次在中国举行,与此前不同的是,本届会议是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IP地址需求日增,而与此同时原有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的时间点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使用的IP协议,其学名为IPv4,地址长度32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IP地址日益枯竭,从而催生了下一代IP协议IPv6。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可有效解决IP地址短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近几年推出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支持IPv4和IPv6。  相似文献   

19.
要闻     
“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即将在京召开2003年4月1~4日,“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届时,信息产业部领导,国际地址与域名机构ICANN主席VintonCerf,ITU电信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Ladid,日本IPv6高度推进化主席JunMurai,国际互联网协会主席FredBak-er,全球互联网技术标准制订组织IETFIPv6工作组主席BobHinden,负责IP地址分配的亚太网络信息中心主席PaulWilson以及业界众多知名企业的深具影响力的高层管理人士都将出席此次盛会。值得关注的是,在…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作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全球信息产业迎来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必将对IP地址产生前所未有的需求。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在面临地址资源枯竭的困境的背景下,显然已无法为地球上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这又恰恰是物联网实现的关键。事实上,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必将加速IP地址的消耗,同时加速IPv6的商用化进程。那么,面对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IPv6将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而服务于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