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飞秒自适应脉冲整形相干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甲醇溶液中甲基对称(vS(CH3)2832cm-1)和反对称(VAS(CH3)2948cm-1)振动能级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CARS)的选择激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双光束飞秒CARS光谱实现选择激发的机制,采用二次谐波频率分辨光学开关(SHG-FROG)测量方法对整形前后的泵浦激光脉冲进行了探测. SHG-FROG痕迹结果显示裁剪泵浦光中的有效频段可实现飞秒CARS的选择激发.研究表明飞秒自适应脉冲整形相干控制技术对于复杂分子系统飞秒CARS的选择激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受激发射抽运将Na2分子激发到Na2X1Σ+g(33,11)高位振动态,研究了高激发Na2与CO2的态-态能量转移过程。窄线宽激光扫描Na2的X1Σ+g(33,11)→A1Σ+u(21,10)跃迁,测量它的透射光强,从吸收系数得到Na2X1Σ+g(33,11)原生态布居数密度。利用高分辨率瞬时吸收测量技术,得到CO2基振动态(0000)上转动态的布居数密度。通过速率方程分析,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得到了与高振动激发Na2碰撞产生CO2(0000)高转动态的速率系数。对于J=46~64,速率系数在4.5×10-12~6.5×10-13cm3s-1之间,相对于J态的Na2(ν″=33)的猝灭速率系数在2.3×10-11~9.1×10-11cm3s-1之间。实验数据表明,在Na2高位振动态与CO2的碰撞能量转移中,Na2激发态倒空对CO2转动能量的增加更有效。观察到了Na2高位振动态的多量子弛豫,得到了弛豫速率系数。  相似文献   

3.
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研究了Rb(5PJ) (Ne、N2)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用调频半导体激光器激发Rb原子至Rb(5P3/2)态,在不同的Ne或N2气压下,测量了直接5P3/2→5S1/2荧光和转移5P1/2→5S1/2荧光.对于5PJ与Ne的碰撞,电子态能量仅能转移为Ne原子的平动能.在与N2的碰撞中,向分子振转态的转移是重要的.利用速率方程分析,可以得到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对于Ne,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为1.53×10-12cm3s-1.对于N2,测量5PJ Ne和5PJ N2二种情况下荧光的相对强度比,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为1.05×10-10cm3s-1,5PJ态猝灭速率系数为1.12×10-10cm3s-1.与其他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利用泵浦-探测技术研究高振动激发态KH(V=14-21)分子与CO2的振动-转动碰撞转移过程。脉冲激光激发KH分子至高位振动态,与CO2发生振动-转动能量转移,使CO2高位转动态得到布居,通过测量CO2(0000,J)转动态分布,得到其平均转动能和平均转动能变化,发现振动量子数V从14增加至21时,CO2平均转动能变化增加了2.33倍;测量CO2转动能级的多普勒增宽吸收线,得到V=14和20时,其获得的平均平动能大体随J增大而线性增大;最后,在单一碰撞条件下,测量KH(V=14-21)与CO2(0000,J)的振动-转动碰撞能量转移速率系数,结果显示V=19的总碰撞速率系数是V=14的4.5倍,而V>19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e(2~3S)原子与C2H3CN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CN(A,B)、CH(A)、H*的发射光谱。对产物CN(B)光谱分析表明,CN(B,v=0,14)两振动能级出现了反常布居,其机理是这两个能级分别与CN(A,v=10O,30)的振动能级简并微扰所致.相对振动布居分析表明,除CN(B,v=14)外,产物CN(A,B)的振动布居随v增大而单调下降,是统计分布。产物CH(A,v=0)的初生转动温度Tr=2600K。各激发态产物的形成机理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构混合,得到了6P→6P的转移截面如下:Cs-He的转移截面为σ=2.25×10-19cm2,Cs-N的转移截面为σ=1.808×10-18cm2。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e(2~3S)原子与N2H4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NH(A3Π→X3∑+)、 NH(c1∏→a1△)、 NH2(A2A1→X2B1)的发射光谱,由相对光谱强度求得了形成各产物的通道比;分析 NH(A3∏,v′= 0)的转动分辨谱的结果表明,v′=0能级上的转动布居是“双模”分布, 激发态产物 NH(A)、 NH2(A)的形成机理可能是: He(2~3S+N2H4→N2H4→NH(A)+NH2(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