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首次以三步法制备了聚苯胺一石墨烯-Co3O4PANI—RGO-Co3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IR,XRD,XPS和TEM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NI—RGO-Co3O4纳米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GO)的含氧官能团数量大幅降低,GO已被还原成石墨烯(RGO);PANI和RGO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且形成的-Co3O4纳米粒子分布在PANI—RGO表面,其粒径在5-15nm之间,该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在超级电容器材料、电极材料和吸波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盐酸和磺基水杨酸共掺杂聚苯胺/凹凸棒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快速原位聚合工艺制备了盐酸(HC1)和磺基水杨酸(sulfosalicylic acid,SSA)共掺杂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凹凸棒黏土(attapulgite,ATP)纳米复合材料(HCI-SSA-PANl/ATP),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Fourier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法和Raman光谱等对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C1和SSA所组成的混合酸溶液能快速促进苯胺聚合和PANI掺杂反应.反应15min,所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可达2 Ω·cm.HCI-SSA-PANI以晶态形式包覆在ATP表面,形成核壳棒状纳米结构,包覆层厚度在3 nm左右.纳米复合材料中HCl-SSA-PANI的包覆率约为27.79%,与纯HCl-SSA-PANI相比.其耐热性得到了提高,且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纳米复合材料中由对位聚合生成的HCl-SSA-PANI为翠绿亚胺结构,其与ATP之间存在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6.
SSA-PANI/ATP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聚合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包覆上5-磺基水杨酸(SSA)掺杂的聚苯胺(PANI),合成了SSA-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SA掺杂量、聚合温度、苯胺包覆率、聚合时间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n)∶m(APS)∶m(ATP)∶m(SSA)=1∶2.45∶3.33∶2.08,聚合温度为20℃,聚合时间为4 h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可达到3.5Ω.cm。并通过TG-DTA、XRD、FTIR和TEM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8.
9.
用原位聚合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HC l混酸为掺杂剂,过硫酸胺(APS)为氧化剂,制备了聚苯胺/掺锑二氧化锡(ATO)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ATO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在n(苯胺)∶n(APS)∶n(DBSA)=1∶1∶0.7,m(ATO)∶m(苯胺)=0.1∶1时,复合材料室温25℃的电导率最高可达8.35 S/cm,比通常方法合成的聚苯胺和nano-ATO的电导率分别提高约1至2个数量级。通过FTIR、XRD、SEM和TEM对目标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胺优先在ATO纳米粒子表面聚合,形成聚苯胺包覆ATO的导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11.
新型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综述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合典型实例详细论述了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指出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聚苯胺/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电磁功能的聚苯胺/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XRD、IR、VSM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及其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尺寸为25 nm左右的CoFe2O4磁性微粒被聚苯胺完全包覆,导电聚苯胺(PANI)与CoFe2O4之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磁性能,其电导率随CoFe2O4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饱和磁化强度却随之增加,而矫顽力则在101~1310Oe范围内变化,且均高于纯CoFe2O4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一种简单有效地方法制备了高电活性的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首先,将苯胺在氧化石墨烯(GO)的水性分散液中氧化聚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苯胺(GO/PANI),再将GO/PANI与水合肼反应,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R(GO/PANI))。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和循环伏安法(CV)对GO/PANI和R(GO/PANI的形貌,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O表面存PANI,且R(GO/PANI)的热稳定性和电活性都明显高于GO/PANI。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竖式炉流动法,以二茂铁为催化剂,硫为助催化剂,苯为碳源通过催化裂解反应在1100~1200℃制备了直线形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外径为20~50nm,内径10~30nm,长度50~1000μm。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合成了聚苯胺,制备出碳纳米管/聚苯胺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直径为50~60nm。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表明,原位合成的聚苯胺的结晶程度和热稳定性较高,聚苯胺在碳纳米管表面以枝晶状生长,探讨了聚苯胺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苯胺/PE导电复合材料,使苯胺在基体高分子PE的水溶液中进行聚合,研究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并且通过红外对光谱复合材料的结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综述了原位吸附聚合法在制备复合改性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种子聚合法制备了纳米棒状聚苯胺/席夫碱复合材料,研究了席夫碱用量、酸的浓度、有机介质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室温下,保持席夫碱质量为15 %,盐酸浓度为2 mol/L,乙二醇介质中,复合物的电导率最高可达到1.201 S/cm,比聚苯胺的电导率(9.21×10-6 S/cm)提高了6个数量级,同时聚苯胺/席夫碱复合物分散性和耐热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原位法制备聚乳酸/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原位法制备聚乳酸(PL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不同维数的无机纳米填料与PLA的原位复合。着重阐述了原位熔融缩聚法和原位开环聚合法,同时简要介绍了原位沉析法。原位法使无机纳米填料能更好地分散于PLA基体中,用量少,不需要加入其他添加剂也能避免团聚,同时避免了再加工过程中引起的热降解,且制备工艺简单。由于PLA和无机纳米填料界面间的化学键合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光学性能等得到了改善,从而拓宽了PLA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