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热量计量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基于低功耗MSP430F147的智能网络热量表的内部硬件结构以及关键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软件的设计思想和组成,编写了主程序,以及集中器的的硬件构成。设计了一种远程计量小区用户耗热的智能热量表,各个智能热量表联成一个计算机动态监控网络,监控中心通过动态监控网络所传输的实时数据对智能网络热量表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夏勇  钟家洪 《煤炭技术》2012,31(11):187-188
网络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多使得单一的局域网或城域网难以满足通信信号传输的要求,导致信号在传输期间出现减弱、中断、消失等问题,影响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广域网相比局域网、城域网具有更加广泛的传输范围,在服务区内可保持信号的稳定传输。文章主要分析了广域网的结构特点及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延昌  张佰慧 《煤矿机械》2015,36(1):239-241
针对施工现场监控系统传统有线网络存在的布线困难、组网复杂和移植性差等问题,基于Zigbee网络和RFID技术,设计了由RFID无源标签、智能节点、网关和远程监控系统组成的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了智能节点和网关的硬件结构,重点阐述了Zigbee网络的组建、RFID数据传输和控制技术,并对系统的通信距离、准确率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姜玉峰 《中国矿业》2023,(10):88-94
随着智能矿山的建设和发展,井下各类子系统的信息传输需求不断增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矿井通信网络面临拓扑复杂、多网共存、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建设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PON是运营商网络中主流的光纤接入技术,具有极简架构、灵活部署等优势,其应用正在从家庭宽带向工业领域扩展,将在矿井通信网络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梳理PON的底层架构,包括系统组成、设备功能以及传输原理,并从分光比、传输距离等维度对当前的10G PON进行规格分析,构建矿井应用部署的理论基础。针对当前网络的痛点问题,设计了以10G PON为基础的矿井F5G网络应用方案:构建一主一从的井下双链路传输系统,并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实现故障链路倒换和网络功能自愈;利用VLAN划分及QoS管理机制,对井下不同业务进行逻辑隔离和统一承载,避免矿井网络的重复建设;引入双向加密传输机制,并加强对ONU的有效管理,保障井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搭建统一网管平台,实现业务的灵活部署、资源的统一管理、故障的集中监控以及告警的实时上报。结合智能矿山建设需求,提出了矿井PON技术的演进方向:平滑升级50G PON,利用已有的ODN基础设施进行部署,并...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矿通信系统的发展,煤矿井下业务越来越多样化。为降低业务传输的复杂性,减少通信系统建设的重复性投资,有效增加接入层带宽,提出了煤矿井下多业务交换处理、统一传输分站(矿用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接入综合通信分站)。针对接入层持续增长的带宽、Triple-play业务拓展以及核心网络向IP化NGN网络演进的需求,将煤矿4G系统、WiFi、Zigebee、以太网、广播、VoIP、视频、RS-485和传感器等不同发展程度地进行技术整合,可研发适用于矿用智能信息传送及各种专用接入系统的综合性光接入设备。在网络不断发展演进的大环境中,矿用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接入综合通信分站满足了快捷方便开展业务、提供廉价大带宽和多业务支持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有线电视HFC双向网络改造,信号传输主要由光缆来完成。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信号质量。介绍了光纤传输系统中光纤的技术参数,光网络拓扑结构和设计,以及光功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冯晓斌 《陕西煤炭》2022,(6):205-210
煤矿企业正在经历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巨大发展变革,煤矿生产在智能化开采、掘进、智能装备、机器人巡检和一体化智能综合管控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矿井在用的网络普遍实现4G信号全覆盖,但是煤矿智能化建设对矿井数据传输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建设带宽更大、延时更低、连接更广的网络传输通道。大柳塔煤矿以先进性、经济性、合规性、统一性、兼容性为原则全面推广矿井5G网络建设,构建网络无缝对接、“专网+公网”共存的矿井数据万兆环网传输通道,提供专业语音通话、高清视频分析、大数据传输、移动办公及远程无线控制业务。在5G+智能综采工作面、5G+智能掘进工作面、矿井固定区域无人值守、智能机器人与装备、智能一体化综合管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为矿井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各个阶段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主要特点,结合矿山环境对井下矿山进行了网络智能视频监控组网设计并提出了建设意见,同时介绍了终端技术现场应用,对矿山企业实现井下无人监控和建设数字化矿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建设煤质化验无人化智能分析系统的必要性,结合工业4.0及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探讨了煤质化验无人化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设计思路、分析流程、各模块技术要求及可行性,重点阐述了机器人智能控制、样品传输、信息管理、自动称重、发热量测试等各模块的技术要求,对无人化智能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建议需加快相关标准、规程规范或检测方法的制定以便对煤质化验无人化智能分析系统进行量值传递与溯源。  相似文献   

10.
邹德东  吴晶 《煤矿安全》2022,(8):124-128
针对目前矿用信息发布设备功能单一及各智能子系统信息无法统一发布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语音广播、点阵显示、多系统联动功能的智能信息引导发布终端;通过对煤矿井下信息发布内容、发布方式、发布形式的分析以及对网络音频通信技术、图文显示技术、网络透明传输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网络音频原理配合音频功率放大实现音频发布、通过行列驱动LED显示实现文本发布、结合网络透明传输实现多系统联动的智能信息引导发布模式。智能信息引导发布终端丰富了煤矿井下信息发布及逃生引导的手段,提升了煤矿井下信息发布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华杰  来羽 《煤炭技术》2013,(10):201-202
计算机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其组网形式也向着多元化、智能化、统一化发展。文章首先以局域网为例,进行组网形式的分析,其次又分析目前较为流行的虚拟局域网,以2种主流组网形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组网方式的研究,阐棕了网络配置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赵国林  席利娟 《煤炭技术》2007,26(7):153-154
介绍了鸡西矿业集团信息化网络系统工程设计组网要求、原则、功能以及组网方式等。该组网方案为鸡西矿业集团信息化网络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伟力  李晶 《煤炭技术》2012,31(10):218-219
从网络监测系统在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目前最常用于TCP/IP的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较流行的2种网络监测软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为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带来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侯燕 《煤炭技术》2012,31(4):235-236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映射和自适应能力,其在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也主要对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冯洪玉 《煤炭技术》2013,32(1):234-236
文章针对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多种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网络受到安全威胁。此外,文章还对网络普及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监听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实现"网络监听"实践教学,分析了网络监听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实现网络监听的实验环境,并利用数据包捕获实例来分析网络中数据包。该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学习和掌握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技术,提高学生网络分析和故障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吴明珠 《煤炭技术》2013,(5):154-155
主动网络技术为网络应用和管理及网络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文章主要分析了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运用,设计了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实践了主动网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秋红  徐广飞 《煤炭技术》2013,32(3):270-272
在当前的网络安全评价体系中,拥有众多评价模型,而在这些评价模型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则当属神经网络评价体系。文章结合部分图表重点论述神经网络的作用以及其在评价体系当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做为关键管理手段之一,安全评估贯穿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始终,其占据着安全策略制定及调整的基础性地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的重要前提是对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识别。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层次化网络威胁态势量化评估网络安全方法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从层次化网络安全威胁评估模型、安全威胁指数定量计算、参数确定等方面阐述了从上到下、从局部入手扩展至全局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论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