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国外钨冶炼工艺中除锡研究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除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除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SnO2和Cu2FeSnS4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钨精矿焙烧预处理对锡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苛性钠浸出钨精矿时,SnO2极难浸出,浸出率接近为零,而Cu2FeSnS4的浸出率则高得多,在一般浸出条件下可高达40%~50%。钨精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在焙烧温度为700~800℃、焙烧时间为2 h工艺条件下,Cu2FeSnS4所含硫化状态的锡就可完全转化为SnO2。锡的浸出率由5.96%下降至1.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钨精矿碱浸出液中锡的存在形式及钨锡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的pH对锡的存在形式有较大影响,溶液pH值越高,SnS2-/3存在比例越低;沉淀剂M115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2-/3选择性去除,除锡率随试剂用量增加和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试剂用量为理论用量6倍、室温条件下搅拌1 h,锡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粗精矿中钨锡分离试生产,由于试料密度大,在浮选分离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分级设备选型不配套,二是设备参数及药剂制度组合不合理,三是工艺流程不适应.针对存在问题,对工艺设备及流程进行较大的改造.改造后锡精矿回收率提高10.47个百分点,钨精矿回收率提高9.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张铟 《中国钨业》1998,(3):32-35
针对黑钨与白钨共生矿床选厂黑钨、白钨互含影响彼此精矿质量的问题,进行黑钨与白钨分离研究。通过纯矿物研究试验,论证了先磁选黑钨后浮选白钨的方案为目前较佳分离工艺。对某钨矿堆存的黑钨与白钨混合精矿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先磁后浮方案优于其它方案,可得到特级黑钨、白钨精矿。当原矿品位含WO367.02%(黑钨8.47%,白钨58.55%)时,回收率为96.34%。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某厂实现从锡精矿中分离提取钨的加压浸出工艺。锡含量35.91%、三氧化钨含量7.43%的精矿球磨至-325目≥95%,与碳酸钠溶液混合配制成矿浆,升温至预设的反应温度下搅拌反应5 h,钨的浸出率达95%以上,锡和砷几乎不被浸出。液固分离得到的溶液加入盐酸除去多余CO■,再用固体片碱调节pH值至碱性,最后加入CaCl2溶液沉淀白钨矿。某公司采用该法年处理精矿4 500 t,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高压碱浸法从高锡钨精矿中分离锡、钨,考察了浸出温度、碱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及添加剂用量等对锡、钨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750℃下焙烧2h的高锡钨精矿进行高压碱浸,在添加剂用量为矿石质量的1.0%、温度150℃、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浸出时间2.5h、液固体积质量比1∶1条件下,钨浸出率达98.57%,浸出渣中锡质量分数为3.34%;锡富集于浸出渣中,钨进入溶液,钨、锡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化学转移法"在交前液中除锡的工艺。研究表明,双氧水能够高效地将钨酸钠溶液中的SnS32-氧化成SnO32-并消除SnS32-的危害性。SnS32-氧化率随试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钨钼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钨钼分离的技术难题,将近几年来钨钼分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了钨钼分离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特种树脂吸附沉淀法从钨酸铵溶液中分离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厂含钼5.0~6.0 g/L、WO3为120~160 g/L的反萃液为原料液,经硫化后,加入一种国产的特种树脂进行吸附沉淀除钼。研究了料液pH、树脂可交换活性基团、反应固液以及反应时间对钨钼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了除钼反应后WO3的洗脱和树脂的解吸,以及特种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除钼反应前无需调节料液pH;Cl型树脂的钨钼分离效果优于CO3型树脂;增加反应固液比能提高钨钼分离效果;最佳除钼反应时间为2.5 h;除钼反应后增加洗脱步骤可以显著提高WO3收率。在最佳条件下,特种树脂的除钼率可达96%~97%,WO3回收率96%~98%,除钼后溶液中Mo/WO3低于0.2%,钨钼分离系数稳定在30左右,钨钼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铁锂云母矿石经焙烧—水浸获得水浸液为研究对象,明晰了溶液中钙、镁离子对萃取过程中两相分离的影响,考察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量、水油相比对钙镁脱除效果及脱杂浸出液中锂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锂云母矿石浸出液分别加入锂当量100%和镁摩尔量4倍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1 h后,液固分离获得脱杂浸出液,钙、镁脱除率分别为>99.9%和82.53%;脱杂浸出液采用实验室改性后的M54-100-Cyanex923-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在O/A=1.5下模拟三级逆流萃取,Li、Na萃取率分别为90.85%和0.04%,载锂有机相在O/A=25下采用5.5 mol/L HCl模拟三级逆流反萃,Li的反萃率>99.9%,富锂反萃液中锂含量在26 g/L左右,一步实现锂的提纯和富集。  相似文献   

14.
钨钼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佐英  张启修 《稀有金属》2004,28(6):1076-1081
钨钼分离是钨冶金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综述了近年来钨钼分离的主要方法、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钨钼分离研究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CL-N1923萃淋树脂对钨和磷的吸萃性能,研究了树脂对高量钨溶液中微量磷的色谱分离条件。通过动、静态法试验结果表明,CL-N1923萃淋树脂在PH=7.80-8.32的弱碱性NaHCO3溶液中对粗Na2WO4溶液中微量杂质磷具有中的吸萃能力,动态吸萃率达90%以上,βP/WO3达100左右,高纯钨的直收率约80%,分离后钨溶液中磷的含量由0.50 ̄0.50g/L降至0.015g/L以下,磷  相似文献   

16.
用跳汰机对低品位锡矿进行粗粒抛废处理是一种选矿新工艺,其技术先进。文章对粗粒抛废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优化措施。生产实践表明,流程优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白钨的常温浮选分离技术,优化合理的组合药剂制度,对某钨矿的钨细泥进行高梯度磁选、浮选、摇床重选、离心机选别的对比试验,采用"摇床—浮选—摇床"、摇床—浮选—电选"、离心机—浮选—离心机"联合流程等方案分选白钨锡石,确定"高梯度磁选—离心机"选别黑钨矿"、离心机—浮选—离心机"联合流程分选白钨和锡石的适宜工艺,经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钨精矿品位41.67%、回收率55.36%,锡精矿品位42.23%、回收率48.95%,试验达到了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砷高锡阳极泥中砷锡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碱性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高砷高锡阳极泥,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料比0.9、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h、液固比3(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h。在此条件下,碱性焙烧—浸出工艺能实现砷锡高效分离,砷的回收率高达95.2%,浸出渣含砷0.5%,其它有价金属有效富集以便后续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