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水利》2010,(21):7-7
<正>1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0年夏季淮河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连续4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治理淮河。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同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1950年10月,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相似文献   

3.
顾洪 《治淮》2010,(10):40-44
<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始终把治理淮河当作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1950年淮河发生大水,政务院即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组  相似文献   

4.
赵树丛 《治淮》2010,(10):11-14
<正>淮河干流全长1000公里,其中流经安徽43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第一条有计划、全面治理的大河。转瞬一个甲子,在治淮的艰辛历程中,安徽始终是治淮建设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5.
1950年,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主席又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决定和号召的鼓舞下,举国上下水利专家云集珠城,共商治理淮河大牢,根据“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展示了淮河流域第一张治理宏图,亿万人民群众奔赴淮河两岸投身于伟大的治淮事业,为新中国治淮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1950年10月,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相似文献   

7.
廖敬诚  胡波 《治淮》1999,(9):28-29
安徽省霍邱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淮河从陈村进入县境,东行至孟家湖淠河口出境。县境内河段79公里,主要支流有淠河、史河、泉河、伴河、汲河,还有两个蓄洪区——城西湖、城东湖,一个行洪区——姜家湖。行蓄洪区总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安徽省行蓄洪面积的1/3,占全县总面积的1/4,控制洪水量接近50亿立方米。 治理淮河开新篇 1950年,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一场无情的自然灾害从天而降,7月6  相似文献   

8.
舒嘉明 《治淮》1998,(1):14-15
石漫滩水库是在1951年第一次治淮高潮中兴建的第一座水库。1950年夏天淮河发生了大洪水,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在看到淹死了人的灾情报告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领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连,以解除人民的苦难为己任。1950年7月20日至9月21日,毛泽东四次批示政务院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尽快治理淮河水患。明确指出:“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  相似文献   

9.
1950年,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治淮已经整整40个年头了。年龄大一些的同志对五十年代初全国动员、大力治淮的壮举一定都能记忆犹新。当时,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各方面特别是经济、财力都十分困难,而党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00,(1)
沐浴2000年的朝阳,我们站在了新旧世纪交替的关口。千年新禧,对于我们治淮人更有一份特殊意义,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治淮50周年。伴随新中国的成长壮大,治淮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淮河,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夏季,淮河发生了约10年一遇的洪水,淮河灾情紧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当时我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毅然揭开亘古未有的治水伟业,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  相似文献   

11.
在治淮4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赵武京同志,请他介绍当前的治淮形势和今后的打算。 赵主任说,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91年11月19日,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这两个决定都是治理淮河纲领性的文件,后一个决定是前一个决定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淮的方针、任务和措施作出的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从1991年  相似文献   

12.
《治淮》2000,(10):4-6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5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淮河的治理工作,两次作出战略性决策,十次召开治淮会议,多次组织编制流域性治淮规划,组织并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治淮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淮河流域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多方面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和非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治淮》1990,(6)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以来,淮河流域四省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以大禹治水的精神,团结协作,统一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防渍等水利工程体系,改变了解放前“十年九灾”的贫困、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第二年即1950年,淮河发生了约1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造成灾民1300多万人。是时国家正面临美帝出兵朝鲜直指我国东北和国民经济亟待恢复的极端困难时期,毛泽东主席同时作出了抗美援朝和全面治理淮河两大决策,可见治淮的意义何等重大!自1950年至今年,中央人民政府直接主持召开的治淮会议有10次之多,这在全国各大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大规模治理淮河是从1950年开始的.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第一次治淮高潮.  相似文献   

16.
1950年,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盐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经过45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昔日“锅底洼”变成今日“粮棉仓”。  相似文献   

17.
《治淮》2019,(10)
<正>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纪元。新中国治淮事业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经过近70年的持续治理,极大改变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水利面貌,创造了治水兴水的人间奇迹,书写了治水强国、兴水富民的不朽篇章。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洪除涝减  相似文献   

18.
千里淮河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然而,历史上淮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50年,淮河洪水泛滥,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主席豪迈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第一次治淮高潮取得了巨大成就。1991年大水一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关怀下,掀起了第二次治淮高潮。作为治淮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9.
淮河水利委员会从1950年11月成立到人民共和国46年大庆之时,已经经历了45度春秋! 45年前,新中国成立不满周年,中原大地满目疮痍,而本来“十年就有九年荒”的淮河流域又雪上加霜,1950年又发生了大水灾。同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以治淮为己任的淮委受命于危难之际,在中央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经过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共同努力,上下游合作,左右岸配合,齐  相似文献   

20.
《治淮》1995,(11)
1991年淮河、太湖发生洪水,引起严重灾害。当年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淮河、太湖的治理问题,11月,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推动淮河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