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红山文化典型器物类型中的工具形、礼器形、装饰形和仿生形玉器造型特征入手,结合材质、工艺、纹饰以及起源等方面内容,综合论述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特征及文化意蕴。对红山玉器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玉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上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重点阐释。红山玉器的文化意蕴既是古老玉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支撑红山玉器文化升华的理念基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着七千年的玉文化历史,翡翠是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明末清初传人中国便一统玉器天下,并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影响到海外。通过对现代翡翠首饰的发展状况不足分析,探讨传统性中国元素符号在玉石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李叶农 《福建分析测试》2002,11(3):1639-1640
<正> 古玉是指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玉器中,经发掘出土的和从未出土的而流传于世的那部分玉器。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玉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爱玉崇玉的民族。之所以对玉情有独钟,是因为玉代表美好尊贵、坚贞与不朽。我国玉文化独树一帜,令世人瞩目。人们根据玉器的质地、品种、特殊造型、神秘花纹和具有寓意的符号赋予玉某种特殊意义,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精神追求和宗教思想。可把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分为三大玉系统:红山文化系统,凌家滩—良渚文化系统及龙山时代中原文化系统。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大约在距今四  相似文献   

4.
徐艺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4,35(20):67-70,86
目的研究数字典藏中玉文化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方法针对中国玉在iPad平台上的展示方式,使用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方法,把博物馆中玉器典藏品的展示平台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运用了"无墙博物馆"的新型博物馆经营理念,结合服务设计中服务蓝图的规划、web 2.0中用户自生成内容的信息架构方法以及新媒体文化产品的界面设计方法等进行了交互功能与内容的设计。结论通过网络和自媒体传播再现玉器典藏品在自然交互界面的多维度体验,图形界面设计体现出中国古文化与本土特色表达意境的视觉思维,提升界面友好性和趣味性,突破博物馆的空间限制,深度推广玉文化。  相似文献   

5.
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代玉器深受汉朝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承上启下的朝代,受秦楚文化影响很深。陪葬玉器是汉代玉器主要特点的重要体现,是我们研究汉代玉器的主要切入点。清代是仿汉玉器最多的年代,有很多的仿汉代玉器作品出现,需加以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深层次探究宋元时期陶瓷纹样所代表的文化意蕴及在艺术审美中的表现。方法通过分析宋元时代背景,将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因素和陶瓷装饰纹样的审美表现相联系,从"理学"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儒禅追求、宗教弱化、民族融合、平民觉醒、书画发展7个文化特征因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对宋元陶瓷装饰纹样进行审美解读。结论在宋元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传统陶瓷纹样的审美表现深受多方文化特征影响,在纹样艺术审美中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文化现象,流露出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情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宋代饮器的形式特征、表现形式的梳理及阐述,寻找文人审美思想的发展与品位对该时期饮器的影响所在。从单色瓷与彩色瓷的发展脉络及人文审美观角度分析得出,宋代陶瓷饮器设计的文人格调对后世的表现形式存在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艺术自古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精神文化的需要。图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与艺术、图案之间的关系,阐述宗教在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内容表现方面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针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及经营管理模式的情况,根据我国先进制造业的现状和在发展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来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的转型升级的策略思考,阐述了促进我国发展以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未来先进制造模式的方法及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15°E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秦汉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带来的疆界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波动与不同历史时期游牧民族人口南迁带来的疆界变化有明显的共振性。  相似文献   

11.
罗榕榕  吴一凡  王原  汪雨柔 《包装工程》2022,43(24):413-419
目的 扬州玉雕艺术历史悠久,是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但近年来工匠精神在玉雕行业中逐渐消失,扬州玉雕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如何将农业社会手工业属性的传统玉雕制作理念注入适应当代社会审美的设计作品中,活态传承扬州玉雕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传承与发展扬州玉雕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方法 基于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视角,梳理与总结扬州湾头的玉雕发展历史,归纳扬州玉雕“源湾头”的地域性特质,挖掘“扬州工”的工匠精神内涵,结合图像叙事设计开发扬州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 以符合当代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设计手法和视觉语言重对扬州玉雕进行再创作实践。结论 探索扬州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当代图像叙事新模式,可以为扬州玉雕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找到新的文化载体,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白兴易  赵清  冯波波 《包装工程》2021,42(2):195-201
目的为了扩展秦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其图形多元化的传播与发展,以秦绣针法纹样为基础,选取一种合理的设计再生方法,将秦绣针法纹样转化为系列化设计图形,运用新的设计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随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和实用价值。方法经过对秦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所绣的菊花针法系列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针法纹样构成的特点并提取,运用转译方法生成纹样基本形,借助形态位移设计方法生成新的针法纹样设计图形,利用纹样的设计再生与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文化相融合。结论将秦绣针法纹样的再设计图形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审美价值,从而在传承和发扬陕西秦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与体验秦绣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玉璜,是我国东南地区最早发现的玉器,作为重要的礼器之一,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设计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目前学术界对玉璜的分析已深入到性别考古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首属长江三角洲地区玉璜的出土量最大。笔者在南京博物院实地考察,拍照记录,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从玉璜的起源、功能和时代演变等方面入手,以江苏地区玉璜的形制为突破口,对玉璜进行研究概述。  相似文献   

14.
孙斐 《包装工程》2019,40(16):77-82
目的 陕西秦绣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研究当代秦绣图案中抽象几何纹样的提取及衍生图案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设计应用,验证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方法 首先采用分析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聚类分析法、型谱分析法对秦绣图案的表现题材、色彩、几何纹样、构成形式进行研究。其次,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典型秦绣样本图案中的色彩、几何纹样设计元素。最后,利用形状文法对几何纹样进行推演及衍生图案设计。结论 将秦绣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一方面有利于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设计文化语言;另一方面有利于秦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秦绣文化在数字化时代能实现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成因与演变,得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器物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脉络,设计文化更多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古代“由器至道”“格物致知”的造物思想。结果 证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兼爱及节用”等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下的设计特征,与时俱进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设计历程。结论 设计文化的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有创新的继承;不仅是“器”或“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的继承。中国的设计就是在“格物致知”和“由知格物”的循环递进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用户感知进行分析,将文创产品用户感知分为普遍和感性两个模式,探索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用户感知的获取方式,以及构建与用户文化触点相契合的用户感知创新流程模式,并结合一款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实现秦文化的传播和产品设计运用,满足用户对秦文化的需求和加深旅客对地方旅游文化的感性印象。方法 通过用户感知分析,准确获取用户的文化触点,激发用户对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感观刺激,促使用户对新形式产品的认同。运用用户观察法、语义差异法获取用户感知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触点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强调秦文化元素和内涵的感性运用,实现以用户认知偏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结论 结合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流程模式,为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思路,为秦文化的宣扬和传承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李坤  刘姣 《中国标准化》2014,(4):88+92-93
本文中和田玉标准体系分别从和田玉的鉴定、分类、分级及工艺质量四方面进行展开,全面综合归纳了和田玉相关标准,有效鉴别及评价和田玉,有利于和田玉市场健康、有宁发展;同时,和田玉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护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田玉的声誉,提高和田玉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和田玉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文化原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包装设计具备"共时"的凡俗生活映射,而文化原型则是华夏中国文明的基础,挖掘其价值并运用,必然带动整体社会道德审美的光辉。方法以文化原型中的"玉"文化为华夏大传统基因使之透过包装形态的承载,达到设计治疗的社会功效。通过文化人类学和考古等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在当代具有特殊内蕴及美学的包装设计样态,释放本土文化在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内在原动力,最后借用经典而独具美质的包装作品比附大传统文化精神的视觉呈现。结论彰显包装设计"与民相随"的特征中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新视角,唤起人们对与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原型"应用的思考,以设计实践考量玉德信仰的转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陈亮  唐珊 《包装工程》2016,37(10):122-125
目的对基于徐州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对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展开调研,特别调查和分析了汉画像石的石刻内容,依据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运用形态分析法理清设计思路。结果设计了折扇和印章两种基于汉画像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源泉,通过形态分析法的运用,能够对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兼具艺术性和纪念性,对其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方游牧民族设计文化流变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北方辽阔草原上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个朝代为背景,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为基础;以三朝的生活用品在继承吸收唐宋生活用品基础上取得的新成就为切入点,探究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设计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应用于地区文化产业。方法从设计文化的发展观点,对辽金元时期手工艺品的总体面貌、时代特征、民族风格、造型艺术、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结论找出由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创造出的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的同一性,文化风格的一致性与民族风格的独特性,总结内蒙古地区游牧民族设计文化的流变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