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dekomaya Olufemi A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2):228-232
为了准确估算垂直气井井底压力,更精确地预测单井产量,在总结前人有关垂直井筒单相管流井筒压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固相流动对垂直气井井筒压降影响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直井中气相湍流、固相颗粒流动及Moody摩擦系数对井筒压降的影响,扩展了Adekomaya等(2011年)及Sukkar&Cornell提出的单相垂直管流井筒压降计算方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固相流动对井筒压降影响显著,而前人提出的计算模型未能考虑其影响;相同条件下,当有固相颗粒伴随流体产出时,井筒压降高于无固相颗粒产出时的井筒压降;固相含量越高、固相相对密度越大,井筒压降越大,压力随深度的增加降低越快。 相似文献
2.
用气井有效半径描述了报进井底状况及湍流影响,建立了气进井间干扰问题的流劝模型,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出了储层内的压力分布,并得到了观测井、激动进的无量纲井底压降表达式。利用公式绘出有实用价值的无量纲井底压降曲线,并推算了无藏动态参数,从而为气田开发提供了动态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水两相垂直管流压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Hagedorn&Brown法计算气水两相垂直管流压降的方法,并与Orkizewski法进行了对比,指出后一种方法用于气水两相垂直管流压降计算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用气井、凝析气垂直管流压降计算常用的相关模型:单相模型(平均压力、平均偏差系数法)、修正单相模型、Hagedorn-Brown模型、Duns-Bos模型,对雅克拉白垩系凝析气井15井次的测试流压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把本区垂直管流压降计算划分为无、有边(底)水侵入两个阶段,并在这两个阶段中分别用不同的模型计算,在模型适用性上给予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5.
运用微分的方法对裸眼完井水平含水气井分层流的井筒压降进行了研究,针对气液两相分层流动特点,结合裸眼完井的井壁均匀入流的实际流动情况,推导出了适合计算裸眼完井水平含水气井分层流井筒压降的简单实用公式.在推导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假设:液相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相间不存在传质;等温、稳态流动;不考虑滑脱效应,气相和液相的流速相同;井筒中气相、液相的密度为常数;忽略井壁入流引起的混合损失.采用所推导出的公式对不同井径裸眼水平气井的井筒压降进行计算,得到了水平井段的压降及水平井筒中的压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井径较小时井筒中的压降较高,因此在进行气井产能预测时不能将其忽略.水平井筒的井径对井筒压降的影响非常大,增大井径会很大程度地减小水平井筒中的压降,增加气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6.
气井部分压开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将实际的垂直裂缝井简化成裂缝高度小于地层有效厚度的矩形,在此基础上采用乘积解给出渗流时的地层压力及井底瞬时压力,使用Laplace变换给出考虑井筒存储及表皮系数的部分压开垂直裂缝井在Laplace空间上的井底压力解,并通过Laplace数值反演给出考虑井筒存储及表皮系数的部分压开垂直裂缝井无量纲压力及导数,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介绍部分压开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垂直气井内单相气体瞬变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气井开、关井过程中,井筒内气体的流动为瞬变流动,气体的压力、温度等流动参数是井深和时间的函数。本文对开井后单相气体瞬变流动的规律进行研究。根据气体瞬变流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描述气体瞬变流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一组偏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给出了计算气体压力、温度、速度的差分方程和详细的计算步骤。最后用具体实例模拟了一口气井开井过程中压力、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证明了流动达到稳定后,本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稳定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稳定模型是瞬变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8.
这篇论文对垂直或倾斜井筒中的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半理论分析,的重点是不占主导的流型,能够观察到泡状流,拟段塞流和湍流。运用漂移速度方法研究上述三种流型中油水两相系统的流动规律,发现轻油相的漂移速度取决于它的就地体积百分数及最终泡或滴的上升速度。对于垂直或倾斜管柱中的流动,我们能够用一种表达式描述漂移速度μow,且导出了就地油相百分数f0的单个等式。对于所研究的三种流型。我们把f0和油的表观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筒内的摩擦压降对于水平井的生产动态来说是一个具有支配性的因素,筛管和割缝衬管完井的摩擦压降将会变得尤其重要.对水平井单相稳流系统,综合考虑摩擦损失造成的水平井筒压降和变质量流特点,联立水平井的油藏渗流和水平井筒中的流动,建立了水平井筒存在压力梯度的变质量耦合模型,对模型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讨论摩擦压降对产能的影响.该模型还可以用于确定合理的水平井筒段长度.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筒油水两相流压降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的应用已越来越广,由于其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于底水油藏,能有效地延缓地水锥进的速度,从而为油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前人们都普遍把水平井视为无限导流,即:从根端段到指端段几乎没有压降消耗。但是随着水平井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大位移水平井开始出现,水平井筒中的压降已不容忽视。对水平井筒油水两相变质量分层流动进行了微元分析,考虑壁面入流对其中油水两相变质量分层流动压降的影响,运用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得出了水平井筒油水两相变质量分层流动的基本模型和压降计算模型,通过模型求解揭示了在壁面入流条件下沿水平井筒的压降分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四川盆地震旦系40多年的钻探情况分析后认为,震旦系勘探程度低,对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和盆地周边一些高陡构造的钻探均未获得气藏.四川盆地震旦系烃源条件优越、封盖条件好,储层好,分布广泛,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地质条件.四川盆地震旦系第一个成油期是加里东期,海西期油气被破坏;印支期烃源二次生烃并形成古油藏,古隆起对油气捕集有着重要的意义.喜马拉雅期前由于持续埋深、温度增高、油裂解气的影响形成异常高压,天然气溶于水中形成水溶气;挤压隆升过程中,造成的油气再分配和水溶气的脱溶,最终形成现今的气藏和含气区.该文通过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提出川东华蓥山地区和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是除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外未来震旦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综合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的形成是多期次、多类型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有利的原始沉积相带、多期白云岩化作用、多种类型的溶蚀作用、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是该类储层形成的关键。其中溶蚀作用包括深埋条件下白云石的自身溶解、多期供烃携带的有机酸溶蚀作用、岩浆热液溶蚀作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所产生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层序界面和不整合面岩溶作用等。白云岩储层综合评价及油气成藏条件系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非常发育,且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其中有效盖层及后期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是油气成藏的关键。英买力—雅克拉地区、塔中主垒带和玛扎塔格构造带的白云岩潜山储层、阿克库勒和塔中地区的下奥陶统—上寒武统白云岩内幕储层以及塔中和巴楚地区的中寒武统盐下白云岩储层是下一步勘探的3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3.
综合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的形成是多期次、多类型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有利的原始沉积相带、多期白云岩化作用、多种类型的溶蚀作用、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是该类储层形成的关键。其中溶蚀作用包括深埋条件下白云石的自身溶解、多期供烃携带的有机酸溶蚀作用、岩浆热液溶蚀作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所产生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层序界面和不整合面岩溶作用等。白云岩储层综合评价及油气成藏条件系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非常发育,且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其中有效盖层及后期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是油气成藏的关键。英买力—雅克拉地区、塔中主垒带和玛扎塔格构造带的白云岩潜山储层、阿克库勒和塔中地区的下奥陶统—上寒武统白云岩内幕储层以及塔中和巴楚地区的中寒武统盐下白云岩储层是下一步勘探的3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多,资源丰富,有油砂、煤层气、油页岩和页岩气等资源。它们主要环盆地周缘分布,油砂位于盆地西北缘断裂带上盘,分布于吐谷鲁群、齐古组及克拉玛依组砂岩中;煤层气分布于盆地南缘山前坳陷、准东隆起及北缘地区,储集层位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及八道湾组;油页岩主要沿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北缘呈弧形展布,储集层位为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气在南缘永丰凹陷可能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建议加快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研究步伐,开展西北缘油砂和南缘油页岩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价研究;加强煤层气的选区研究和前期测试工作,重视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选区研究;三个泉凸起Lu6井西山窑组具有开展煤层气测试和南缘永丰凹陷xl井芦草沟组开展页岩气测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古岩溶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和英买力地区的奥陶系古岩溶非常发育,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地质认识的深入开始引起重视。研究认为,古岩溶是塔北中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沿塔北隆起南翼呈宽幅带状连片分布,与轮南凸起一起构成一套大型复合古岩溶储集体系。奥陶系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隆升作用、层间平行不整合、断裂系统、岩石物理性质和高能相区等,平面上可以划分出隆控岩溶区、层控-断控岩溶区及局限岩溶区,多种成因的岩溶彼此之间可以复合叠置。此外,该区古岩溶具有分期多次发育的特点,主要期次有四个: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燕山等,并存在多期叠置的特征。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具备形成大型古岩溶油气藏的条件,塔北复合古岩溶体系有望整体连片含油,沿中上奥陶统碎屑岩尖灭线两侧是寻找大规模古岩溶油气藏群的有利地区。图4参15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前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天然气水合物、无机气、浅层生物气及致密砂岩气等.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它们将逐渐转化为常规天然气.通过对中国非常规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国外勘探开发和产量预测经验,预测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资源前景及未来的产量趋势.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200×1012~380×1012m3,远远超过了现今的常规天然气储量;15~20a后,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将逐渐转化为常规天然气;30~50a后,页岩气和水溶气将成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50~1OOa后,甲烷水合物将会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杜灵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2):30-32
研究中国天然气的分布特征对在各盆地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四川、鄂尔多斯、塔里 木、柴达木及东部这五大陆上和莺-琼、东海两大海域天然气富集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近十年天 然气勘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指出中国天然气勘探还具潜力的勘探领域。在未来中国应立足于稳定东、中部,发展 西部的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勘探事业。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格局与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基于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在明确地层充填序列及建立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潜力。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背景下,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塔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两者中间夹持EW走向的弧后裂谷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和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充填巨厚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包括冰碛岩,发育深海、浅海、滨海环境和三角洲、冰海过渡性环境。早南华世—晚震旦世,北部裂谷盆地总体由深海演化至滨浅海环境,岩性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变。根据野外烃源岩和生产数据认为,塔里木北部具有烃源岩和储层形成的良好条件,新元古界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Zhou Xinyuan Pang Xiongqi Li Qiming Pang Hong Xiang Caifu Jiang Zhenxue Li Sumei Liu Luofu 《石油科学(英文版)》2010,7(2):164-178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arim Basin, Tazhong is a typical area of compound reservoirs rich in oil and gas found in the Carboniferous, Silurian and Ordovician strata. The proved, probable and possible reserves (3P reserves) in the area amount to 5×108 tons,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dvances and problem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Tazhong area. On the basis of exploration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problems, we outline eight achievemen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现状、经验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柴桂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5)
塔里木盆地的面积约60万 km~2,盆地中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约33万 km~2。盆地的油气勘探始于五十年代初。1983年以来的勘探成果,才使人们对该区的含油气远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全盆地具有三个隆起、四个拗陷的构造格局;块断差异运动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古生界是盆地内主要目的层系,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北部拗陷的周围地台型隆起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近年来,在塔北地区开展了钻探工作,先后在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中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以上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坚持了区域勘探,正确把握勘探方向,坚持物探先行,加强综合研究和强化试油的结果。今后应在充分利用该区的有利条件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勘探部署;加快物探工作,特别是加快地震勘探步伐;广泛应用新技术,充分利用多种物探信息,深化综合研究;集中解剖塔北隆起,迅速形成产能;侦察中央隆起,实现找油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