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结合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和多年来从事煤发热检测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检测过程中对发热量测定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艳利  郭洪滨 《硅谷》2013,(12):165-165
从煤中发热量测定过程中各环节,如试验煤样、标准物质及操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影响煤中发热量测定准确性的要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的措施,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电厂锅炉燃煤发热量还未能实现广泛的连续测量,在发电厂效率检测时,采用少量样品煤的实验室化验数据表示检测周期内全部燃煤的发热量,由此带来较大的测量不确定性。研究了入炉煤多次采样样品发热量平均值的不确定性,当发热量样本是正态分布,或求取平均值的样品个数大于30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采用传统方法对样品均值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当发热量样本是非正态分布,且求取平均值的样品个数小于30时,可采用挑选样抽法产生发热量的随机样本,然后利用发热量均值的虚拟样本,进行非正态分布下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结果合理,能够满足发电机组效率检测不确定度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刘福国  崔福兴 《计量学报》2019,40(4):603-609
为研究采制样过程引起的锅炉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在6个电厂的17台锅炉上进行了入炉煤实际采制样实验,研究了采制样样品发热量的分散特性;利用浓度方差表示煤质的均匀性,建立了入炉煤采制样装置样品特性随机模型,根据实际采制样实验对模型进行标定,用于定量分析混煤煤质均匀性对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入炉煤煤量加权平均发热量的测量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锅炉采制样环节引起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在1.0~4.82 MJ/kg;采制样装置样品随机模型能够较准确描述采样样品特性;混煤煤质均匀性越差,采制样引起的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越大;当加权为90天时,煤量加权平均发热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从原来的2.321 kJ/kg减少到0.243 kJ/kg。  相似文献   

5.
对煤常规分析中灰分、挥发分、高位发热量、全硫、氢等项目进行检测,得出了一系列检测数据,并分析误差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煤常规分析中灰分、挥发分、高位发热量、全硫、氢等项目进行检测,得出了一系列检测数据,并分析误差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燃煤发热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煤中全水分对燃煤发热量的影响最大,且全水分极其不稳定,易受外界干扰,继而指出在煤质监督的采、制、化三个过程中如何排除干扰以获得燃煤的全部水分,以减少由于水分损失而增加的燃煤发热量。  相似文献   

8.
发热量是供热用煤的一个主要质量指标,是煤质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燃煤工艺过程的热平衡、耗煤量、热效率等的计算,都以煤的发热量为依据。在煤质研究中,发热量(无水无灰基)随煤的变质程度呈较规律的变化,所以根据发热量可以粗略推测与变质程度有关的一些煤质特征,比如粘结性、结焦性等。迄今为止,发热量的测定都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通称“氧弹”)中完成的。在过剩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点燃适量煤样并使其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水吸收,由水温的升高来计算发热量。但试样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仅被水吸收,而是氧弹本身、水筒以及水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认为煤中除水分、灰分、挥发分外,可燃性固体物是煤燃烧放热的主要成分。称为固定碳。固定碳含量越高,发热量也越商,煤质越好。本文介绍了煤中全硫测定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分析了两种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艾式法和库仑滴定法。  相似文献   

10.
煤中灰分是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是降低煤炭质量的物质,也是煤炭按质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它会带来有害的影响,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就会导致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一般灰分每增加1%,发热量降低50~80 kcal/kg;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就会导致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焦炭强度下降2%,石灰石用量增加4%。  相似文献   

11.
We evaluated the suitability,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ydrocyclone and Multi-Gravity Separation (MGS) processes using fine-sized coal taken from the Soma coal sludge pond. The lignite coal tailings were treated by a two-stage concentration scheme for the recovery of fine clean coal. Pre-enrichment experiment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Taguchi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and the results were interpreted by the Statistical Package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 15.0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optimum parameter values. The tailings initially contained 54.82% ash and had a LCV of 2,279 kcal/kg; after hydrocyclone pre-enrichment, the concentrate was 42.60% ash and had a calorific value of 2,573 kcal/kg (55.75% coal yield). After the final enrichment process, the ash of the pre-concentrated coal was decreased to 24.21% and left a clean coal with a base calorific value of 3,226 kcal/kg (36.16% coal yield). The total sulfur of the obtained clean coal was 0.52% and the combustible sulfur rate was 0.10%. To reduce the ash content of the obtained clean coal, a decantation process was performed that decreased the ash content to 21.84% and the base calorific value was increased to 4,109 kcal/kg.  相似文献   

12.
找到煤炭发热量计价的临界点,合理选择计价方式,充分合理利用煤炭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330 MW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后出现的再热汽温偏低问题,从锅炉燃烧调整策略角度进行对策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器摆角、配风方式、燃烧器投运层分布、上层煤种、上层煤粉细度、水平烟道吹灰和机组自动调节品质等因素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热汽温偏低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锅炉中低负荷(250 MW以下)工况,通过增加燃烧器仰角、采用倒宝塔配风方式、提高上层燃烧器利用率、加大上层入炉煤发热量、减小上层入炉煤粉细度、加强水平烟道吹灰和优化机组自动调节品质等手段可改善再热汽温偏低问题。提出的燃烧调整策略对同类锅炉改造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基于邓氏灰色关联度的聚类方法对煤种进行聚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煤种的准确分类,采用试验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测量了25组试验煤样的发热量、灰分、挥发分和硫分4项参数;运用基于邓氏灰色关联度的聚类方法,并根据其原理编写VB程序,实现该方法的程序化,对煤样的4项参数进行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当权值为0.4、临界值为0.68时,获得了最好的聚类结果,据此可从关联性角度研究煤样特性的相似特征,并对具备共同特征的煤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在任选的25个试验样本中,误差样本只有一个,准确度为96%。  相似文献   

15.
煤炭周转不合理导致了自燃在燃煤发电厂露天储煤场频频发生,降低了入炉煤的发热量,增加了灰分,直接影响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掌握不同存煤阶段煤堆热损失的变化规律,本文以煤场某典型煤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场温度监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燃热损失评估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存煤初期煤堆热损失以线性函数规律增加,入场存放30d后煤堆热损失以幂指数函数增长的趋势急剧增加,因此应在30~40d内完成入场煤的周转,实现合理存煤、用煤,减少入炉前发热量的损失,为开发燃煤发电厂储煤场自燃热损失评估系统、降低发电成本提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考查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燃烧催化剂在电厂煤粉炉中使用的效果,在火电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助燃剂适用于煤粉炉,有增加煤的发热量以及节能降耗的效果,催化作用时效持续24小时以上;但仍有添加量偏大等问题,有待后续试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化学热效应显著影响材料体系温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以及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流变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数值分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在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描述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在挤出机内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反应加工条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化学热力学,分析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传递模塑过程的固化反应热效应现象;采用增量方法,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的数值计算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在复杂变温条件下的树脂固化反应过程,获得了树脂温度、固化率、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在时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