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分析上喷式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喷射器内气液两相首先形成喷射流,随着两相相互作用和动量传递,射流瓦解,气液两相随着气液比的不断增大分别形成泡状流、雾状流和块状流.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喷射器上部射流瓦解后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图.通过分析流型影响因素和流体力学特点,提出了流型转换的无因次关系式,并确定了各流型转换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摄像仪研究了台阶式并行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机理。以甘油水为分散相、含3% Span 85的环己烷为连续相,观测到了滴状-滴状流、过渡-滴状流、喷射-过渡流和喷射-喷射流4种流型;以两相流量为坐标轴绘制了流型图,并获得了流型转变线;分析了流型的转变机理。考察了分散相黏度对流型及其转变的影响机制。随着分散相黏度的增大,流型转变线整体向下移动,滴状-滴状流区域变小,喷射-喷射流区域变大。最后,运用介尺度概念分析了并行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非均匀结构的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螺旋管在不同倾角放置时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获得了螺旋管放置方向及各主要系统参数对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对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第一个能适用于不同倾角放置螺旋管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计算式,从而为汽液两相摩擦阻力及螺旋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倾角放置螺旋管汽波两相摩擦阻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螺旋管在不同倾角放置时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获得了螺旋管放置方向及各主要系统参数对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对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第一个能适用于不同倾角放置螺旋管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计算式,从而为汽液两相摩擦阻力及螺旋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静  张旭斌  蔡旺锋  陈丹  王富民 《化工进展》2013,32(8):1743-1748
从流型、传质和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液-液两相流型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流型的观察、流型谱图的绘制以及考察多种因素对流型的影响,但是具有普适性的流型谱图和流型转变线仍未提出。液-液两相传质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种,主要研究在液滴流、弹状流和平行流3种稳定流型下的传质过程;且相对于定性研究,定量的传质研究较少。对于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萃取、材料合成、生物结晶等方面。此外,对今后微通道内液-液两相的流型、传质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需从实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以及拓展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推进其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睿  范椿欣  罗建洪  李军  钟本和 《化工进展》2020,39(8):3007-3013
利用高速摄影仪观测了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油相)与硝酸铬水溶液(水相)在旋转式微通道(RME)内部的液-液两相流流型,主要观察到了滴状流型(上油下水片状流、滴状片状流、滴状带状流)、带状流型(带状流、紊乱流)、上水下油流型(上水下油滴状流、上水下油片状环状流、上水下油带状流、上水下油丝状流),共3类,9种。考察了微通道设备的尺寸、内筒转速以及进料流速对流型的影响。发现了随着流速和转速的增加,RME内部的流型从滴状流型到带状流型再到上水下油流型的一个转变。进一步利用水油两相的韦伯数将微通道内部的惯性力和黏性力相关联,绘制了流型图,发现了RME内部惯性、黏性力的线性变化关系。最后在9种不同的流型下进行铬的萃取实验,找到了可实现较高萃取级效率的流型。该旋转式微通道内部流型的研究可以为后期的实验和设备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平气液两相流流型空间图像信息复杂性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云龙  陈飞 《化工学报》2008,59(1):64-69
为了考察从图像灰度序列提取的复杂性测度与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从高速摄影系统拍摄的60种流动工况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图像中提取了三种复杂性测度(Lempel-Ziv复杂度,分形盒维数,Shannon信息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表观气速下三种复杂性测度的混沌动力学特性,以及对气液两相流流型的表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复杂性测度均能敏感地指示出流型的变化;通过对三种复杂度随两相流流动参数变化规律分析,可以得到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结构反演特征, 为揭示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化机理和定量识别流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分析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模糊辨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进行气液两相流流型模糊辨识的新方法。通过对测试管段的管程压降ΔP的波动信号的基于Haar基的小波变换结果的分析,根据不同流型能量分布的定量指标确定了流型模糊判别规则。  相似文献   

9.
微通道内气液(液液)二相流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通道内气液(液液)二相流的流型特征.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常见的流型为泡状流、弹状流、环状流和翻腾流;液液二相流常见的流型为液滴流、塞状流、平行流及环状流.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气液(液液)二相流行为的影响.介绍了微通道内气液(液液)二相流流型判别谱图,对常用的弹状流、液滴流和塞状流进行了重点介绍.指出了微通道内气液...  相似文献   

10.
肖荣鸽  王永红  潘杰  魏炳乾  陈刚 《化工学报》2013,64(10):3606-3611
基于文献中提出的针对常规管中气液两相流分层流稳定性的分析,考虑管壁入流对流型的影响,通过公式推导和分析得出了水平管中气液两相变质量流流型从分层流向非分层流转变的准则。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和预测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的流型转变准则中多个入流流量下管壁入流对流型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水平井筒的单位入流流量通常较小,对本地管道单元流型预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通过不断累积,使得下游管道中流动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下游管道单元中气液流动的流型。因此水平孔缝管中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流型判别可以采用常规管流型判别准则,但要分段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杜小泽  王补宣 《化工学报》2002,53(2):128-133
通过流型的可视化观察和传热实验 ,探讨不同管径下小直径圆管内流动凝结过程中流型的演化规律以及不同流型的凝结换热特性 .分析表明 ,随着管径的减小 ,以凝结液沿管壁周向均匀分布为主的环状流型在流型图上的面积增加 ,相应地换热温差对凝结换热数Nu的影响降低 .本研究深化了对小尺度下凝结换热机理的认识 ,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清华  辛明道 《化工学报》2002,53(7):755-758
引 言水平管内的受迫对流膜状凝结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及制冷与空调的冷凝设备中 .对于冷凝器的设计 ,确定管内膜状凝结换热系数是至关重要的 .众所周知 ,水平管内受迫对流凝结在流动方向汽液两相流动会出现不同的流型 ,对于不同的流型 ,对应的换热机理和换热系数也各不相同 .因此 ,首先需要区分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的流型 ,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的流型对其凝结换热过程进行研究 .对于整个凝结换热过程 ,通常是根据汽液两相流在不同流型时的流动及换热特征将凝结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流型区域 ,并得到相应的流型转变的判据 ,然后通过实验对不同的流型…  相似文献   

13.
徐国平  王启杰 《化工学报》1993,44(2):250-253
  相似文献   

1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ree‐phase dispersed flow in a horizontal pipe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pressure drop over the pipe strong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ubble and drop volume fraction.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drops the transition from dispersed bubble flow to elongated bubble flow occurs at a lower gas volume fraction. The gas bubbles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However, phase inversion has a strong effect on the gas bubbles. Just before inversion large bubbles are present and the flow pattern is elongated bubble flow. During the inversion process the bubbles break‐up quickly and as the dispersed drop volume fraction after inversion is much lower than before inversion, a dispersed bubble flow is present after inversion. (When inversion is postponed to high dispersed phase fraction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dispersed phase can be as high as 0.9 before inversion and as low as 0.1 after inversion.) © 2009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2009  相似文献   

15.
水平管泡状流相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气液两相泡状流的主要特征是连续液相中携带散布其中的细小气泡,气泡的存在不仅对气液两相流的传热、传质及阻力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两相流动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前人有关泡状流的研究大多偏重于两相流的平均参数,对于两相流局部统计参数如局部空隙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是近年来两相流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垂直管内的流动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据,而同样有广泛应用的水平管内相分布规律还知之甚少.气泡对气液两相流的传热、传质及流动结构影响机理的研究必须以了解相分布及气泡的局部统计参数为前提,同时对相分布特性的深人研究也为气液两相流的数学模型化提供实验依据.本文以空气、水为工质,研究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相分布特性,给出了典型泡状流的时域信号图,研究了相分布随气液两相流量的规律变化,并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Visual observations of single and two-phase dividing flow and measurements of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behaviour, void fraction and pressure drop were performed in T-junctions having a horizontal run and vertical branch. Both tees used were geometrically similar, in scale 1:4. Plug, slug and stratified flow were observed in horizontal tubes causing mainly a total separation of the gas flow in the branch. For plug and slug flow the diverging flow pattern was stable, while for the stratified flow strong oscillations were measured. Furthermore a calcul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form-resistance pressure drop, based on the Gardel correlation for single-phase flow taking account of the two-phase flow pattern and the flow restriction in the tee-branch, which giv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all our measured data from both tees.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Gas-liquid two-phase cross flow and heat transfer exists in oil production and chemical facili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modern industry, the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cross a rod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more ex- tensively, and its thorough understand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Flow pattern and its transition are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multiphase flow. Because of the com…  相似文献   

18.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转换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海元  宫敬 《化工学报》2005,56(9):1649-1653
以高黏度的油和水为工质,在内径为25.7 mm,长52 m的水平不锈钢油水两相流实验环道内对油水两相流流型及其转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定义了不同流动条件下出现的流型,绘制了流型图.对影响油水两相管流流型转换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流型转换的准则关系式,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有关油水两相管流中反相临界含水率的计算相关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