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发现了一类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细菌,其能够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并且与传统脱氮过程相比,其N2O释放量占总脱氮量的比例可低至0.04%,COD的去除率有所提高。综述了影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性能的因素,以及该菌在N2O生物控逸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未来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应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硝化菌与反硝化菌混合培养生物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了脱氮效率较高的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测定了其在含氮溶液中的生长曲线,计算得到其反硝化或硝化强度。将所得菌种在好氧条件下于模拟污水中进行混合培养,研究了脱氮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与用传统生物序列法进行硝化与反硝化培养脱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过程中不会累积中间产物,生物脱氮率可达76.7%,较传统序列式脱氮法有显著提高,混合培养过程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简易可行、高效和无污染的生物脱氮方法。  相似文献   

3.
好氧微生物颗粒污泥脱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反硝化聚磷方式,颗粒污泥内部在反硝化的同时聚磷,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第五种脱氮的途径为好氧反硝化.在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脱氮的途径可能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反硝化聚磷方式.颗粒污泥内部在反硝化的同时聚磷,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第五种脱氮的途径为好氧反硝化。在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脱氮的途径可能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孙丹凤  高会杰 《当代化工》2021,50(5):1017-1021
由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脱氮菌株DN-3,通过对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脱氮副球菌属,该菌株可利用丁二酸钠和甲醇作为碳源和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脱氮.在限氧条件下反应48 h时,总氮脱除率达99.9%;在好氧条件下反应48 h时,总氮脱除率只有37%.该菌株在限氧及好氧条件下,可利用氨氮进行异养-好氧反硝化,氨氮脱除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在限氧条件下,可单独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反硝化脱氮.该菌株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可以独立完成生物脱氮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6.
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厚霞 《贵州化工》2007,32(3):25-27
废水生物脱氮已经成为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生物脱氮采用的是硝化、反硝化工艺,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讨论,并指出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韩晶晶  孙翀  徐江岑  李杰 《广州化工》2011,39(10):44-46
对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除磷脱氮等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综述和讨论,分析了新技术的机理、特点和开发应用的前景.通过与现有的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进行比较,认为今后应加强对生物脱氮除磷,尤其是反硝化除磷机理更深入的研究,大力开发技术成熟、高效经济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连续流A/O系统富氧条件下脱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家玮  李军  卞伟  郑林雪  王盟 《化工学报》2014,65(10):4071-4077
基于添加流离填料的连续流A/O生物膜反应器,研究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特征。系统在富氧条件(溶解氧大于1.5 mg·L-1)下连续运行113 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稳定在50%。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好氧区和出水均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积累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16S rDNA分析表明,实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功能细菌为好氧区存在的好氧反硝化菌;FISH分析表明,不同好氧区的好氧反硝化菌的活性和相对数量不同。结果证明系统内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主要由好氧反硝化作用实现,硝化反应产生的硝酸盐类物质得到去除。根据试验结果与微生物学分析,提出了在富氧水环境中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脱氮的生物膜模型。  相似文献   

9.
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炜  詹颖 《广东化工》2016,(12):105-107
好氧反硝化菌是好氧或兼性好氧的异养微生物中的一类,由于它的生长特性以及具有同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功能,这就为环境的生物脱氮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思路。文章综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的种类、特性、反硝化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好氧反硝化菌在废水治理以及大气治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氮豆制品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及其过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交替好氧 /缺氧运行方式和适时过程控制策略开发了一种生物脱氮新工艺 ,该工艺结合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试验过程中选择了 3种不同运行模式去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 ,即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运行模式、固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运行模式和适时过程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运行模式。结果显示 ,适时过程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运行模式效果最佳 ,它不但能提高硝化、反硝化速率和减少总反应时间 ,而且可以节省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投加和反硝化过程碳源的投加量 ,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反硝化菌的烟气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墨杰  姜佳旭  于大禹 《化工进展》2012,31(6):1179-1183
作为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反硝化菌还原法因产物污染小、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而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前景。本文从氮氧化物来源、反硝化菌脱硝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两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反硝化脱硝方法:单一反硝化法、反硝化结合化学脱硝法和好氧反硝化脱硝法的特点,通过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展望了反硝化脱硝技术的发展前景:单一反硝化法应着力筛选更优化的反硝化菌种;反硝化法结合化学脱硝法应着力寻找更好的金属络合剂;好氧反硝化法需要进一步探索脱硝机理。  相似文献   

12.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技术可在好氧的情况下同步去除水中的COD与总氮,其脱氮产物大多为无温室效应的氮气,脱氮过程中酸碱中和。然而实际废水成分复杂且水量水质不稳定,这使HN-AD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不同的环境限制因子对HN-AD菌脱氮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为此,综述了近几年HN-AD菌在不同环境限制因子影响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好氧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筛选鉴定的好氧反硝化菌,以及这些菌种的脱氮效果。从生物学和环境两方面对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介绍了好氧反硝化工艺因技术不成熟而尚未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现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过程中条件的变化研究其控制系统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好氧反硝化菌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冰 《广东化工》2011,38(4):5-6,139
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筛选鉴定的好氧反硝化茵,从生物学和环境两方面对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好氧反硝化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方法,目前的应用方向,最后还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Dissolved oxygen (DO) is entrained by mixed liquid recirculation (MLR) into the anoxic basin in the pre‐de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DBNR) process and should be removed to enhance denitrification. A laboratory‐scale PDBNR reactor with an anoxic basin divided into two isometric components was buil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hydrocyclone on DO removal from the MLR and the subsequent denitrification.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of the mixture of influent and hydrocyclone‐treated nitrified wastewater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O 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astewater in a conventional anoxic component. More total nitrogen was removed in the anoxic component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ydrocyclone in the MLR of a laboratory‐scale reactor and a full‐scale anoxic/aerobic reactor.  相似文献   

16.
万锐  高婧  杨婷  张姚  熊萍 《水处理技术》2021,(2):38-42,47
为扩大反硝化菌应用和抗逆性,以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载体、用CaCl2交联,联合包埋脱氮副球菌,制作反硝化菌剂,探究有氧条件下,菌剂的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有氧条件下,所得菌剂对硝态氮的还原能力显著高于游离态菌(总氮氧化物去除率分别为95.6%和9.6%).CMC含量升高能显著提高菌剂好氧反硝...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利用外源碳源和胞内储存物质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当序批式反应器(SBR)运行方式不同时好氧颗粒污泥对进水碳源的利用方式不同.在一定m(COD):m(N)下,以外源基质为碳源的缺氧反硝化速率为胞内储存物质的4.5~5.5倍;当m(COD):m(N)相同时,利用胞内储存物质的SND效率明显高于外源基质.外源碳源的大量存在使得硝化反应相对滞后,好氧中后期尽管硝态氮充足,但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往往不足:而胞内储存物质的慢速降解特性使得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够同步进行,从而实现了较高效率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