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用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粉体;利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研究了不同模板剂,不同模板剂添加量以及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出的介孔TiO2的光催化活性,得出介孔TiO2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XRD),透射电镜分析法(TE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颗粒形态、分布情况、晶型以及物相组成等方面进行表征,验证了实验得出的最佳制备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阳极氧化铝模板合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纳米结构材料组装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目前纳米材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目前,应用此模板已合成出多种金属纳米阵列。由镍制得的纳米阵列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詈。本文以纳米孔的多孔氧化铝膜作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孔内合成出高度有序的镍纳米阵列体系。并对制备出的氧化铝模板及镍纳米阵列进行XRD,TEM及SEM表征。  相似文献   

3.
纳米表面工程中的纳米结构涂层组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了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材料学基础、意义及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了纳米结构喷涂粉材的组成、加工方法和加工步骤,以及利用热喷涂技术(直接组装法和间接法)、电沉积技术、胶粘技术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条件;介绍了固相反应法、液相反应原位喷雾干燥法等加工纳米结构喷涂粉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增强聚丙烯复合泡沫材料,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纳米TiO2含量对复合泡沫材料的发泡效果、流动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够显著改善复合泡沫材料的发泡效果,当纳米TiO2的质量分数为3%时,发泡效果最佳;温度为250℃时,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泡沫材料的黏度逐渐减小;纳米TiO2显著地提高了复合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最好,分别为35MPa,19kJ·m-2,289%。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凹凸棒石黏土(Attapulgite,缩写为ATP)为载体,通过酸性溶胶法制备纳米Tio2/ATP前驱体,再经过高温煅烧得到其复合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DTA-TG)手段对其组成、尺寸、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中的纳米TiO2在凹凸棒石黏土表面分布均匀,TiO2纳米颗粒间不发生团聚,TiO2粒径比相同工艺获得的纯TiO2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均相沉积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得均匀透明的多孔TiO2纳米膜材料。用TEM、XRD、TG-DTA、GB 15979—2002等方法对膜及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材料为均匀的多孔锐钛矿型TiO2膜;TiO2晶粒大小在10-30nm;该膜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0min内的杀菌率均达到90.00%以上。  相似文献   

7.
鉴于TiO2纳米管优异的光电、催化、气敏等性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环境净化、气体敏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综述了恒压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系统归纳了纳米管阵列在制备、改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TiO2纳米管阵列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热喷涂用纳米结构喂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热喷涂用纳米结构喂料的制备工艺,并制备了纳米结构的Al2O3—13wt%TiO2喂料。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进行了喷涂试验。结果表明,该喂料可用于热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9.
考察纳米TiO 2填充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在不同载荷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电子显微镜分析摩擦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粗糙度仪考察摩擦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与添加微米TiO 2的摩擦材料相比,添加纳米TiO后,摩擦材料的韧性提高了22%,摩擦因数更加平稳;在300和350℃高温下磨损率分别降低了32%和22%,且摩擦材料磨损表面更致密平整.  相似文献   

10.
鉴于TiO2纳米管优异的光电、催化、气敏等性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环境净化、气体敏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综述了恒压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系统归纳了纳米管阵列在制备、改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TiO2纳米管阵列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解-均相沉淀法在常温下制得纯锐钛矿型的纳米TiO2粉末,对所制得的粉末进行了TEM、XRD、EDS、XPS和UV—VIS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NH4C1和H2SO4可在室温下制得粒径为32nm的纯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末,并且粉末粒径均匀,尺寸分布较窄;纳米TiO2粉末对波长200-360nm范围内的紫外线有较好的吸收作用,且吸收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TiO2纳米管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异特性,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TiO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比较了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模板法以及阳极氧化法的优劣;同时,综述了TiO2纳米管表面修饰及改性的方法,以及TiO2纳米管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解-均相沉淀法在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沉淀剂的溶液中,以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不同粒径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差热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等,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沉淀剂浓度的不同,可制备出不同粒径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其粒径均匀,尺寸分布较窄,纯度高,晶型皆为单一的锐钛矿型.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水热和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一维ZnO、TiO_2、SnO_2纳米材料,并对其气、湿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非常快的响应恢复速度:水热法制备的花状ZnO纳米棒束由11%RH到95%RH的响应时间约为5 s,恢复时间约为10 s;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掺杂KCl的TiO_2纳米纤维由11%RH到95%RH的响应时间为3 s,恢复时间约为4 s;静电纺丝法制备的SnO_2纳米纤维对50 ppm(1 ppm=10-6)甲苯气体的响应时间仅为1 s,恢复时间约为5 s.  相似文献   

15.
Compounds containing molybdenum sulphide are widely employed as friction‐modifying and antioxidant additives in lubricants. However, the synthesis of these types of compound can often be complex and expensive. Tribologically active lubricant additives can be prepared as inorganic nanosized surface‐capped particles, the surfaces being coated with compounds that interact and/or react with the inorganic material.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urface‐capped molybdenum trisulphide nanoparticles. The synthe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reverse micellar system.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s lubricant additiv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dditiv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capped molybdenum sulphide nanoparticles show good friction‐modifying and anti‐scuff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6.
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在内螺纹铜管内表面传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在内螺纹管内的表面传热特性,自行设计并建立一套纳米流体表面传热试验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试验系统核心部分分别采用铜光管和内螺纹铜管,将基液和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分别应用于铜光管和内螺纹铜管内Re为3 000~8 000范围内进行表面传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螺纹铜管内,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表面传热系数都是随着流速的增加而不断提高,随着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表面传热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弱于基液的表面传热效果,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纳米流体表面传热效果随着流体平均温度的提高而加强。通过对纳米流体在不同圆管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在内螺纹管内表面传热效果相对于光管内表面传热效果的强化程度低于基液的强化程度,TiO2—蒸馏水纳米流体不适用于内螺纹强化换热管。  相似文献   

17.
The 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AK12M2MgN alloy reinforced by nanostructured fillers based on BN and SiO2 micropowders a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micropowders by reactive elements is accompanied by the synthesis of nanosized ceramic compounds on their particles. This structure of the fillers leads to the dispersion of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alloy,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its wear resistance, and a decrease in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造型与装配过程的CAD逆向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造型与装配过程为一体的CAD逆向设计方法,介绍CAD逆向造型设计和装配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小型三维机械设计CAD软件环境下,应用Visual Basic开发了三维实体参数化虚拟造型设计系统和逆向装配系统。通过建立齿轮和轴的逆向装配系统的实例,说明了应用该方法开发CAD逆向装配系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形状复杂的三维实体造型和复杂系统的装配设计。  相似文献   

19.
硫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盐酸为抑制剂,水作反应剂,用硫脲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得二氧化钛纳米粉体,并对样品进行硫离子掺杂的研究。通过将掺杂的二氧化钛粉末在可见光下进行光降解试验,研究了非金属硫离子的掺杂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样品光催化降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存在最优的掺杂比例,并且在可见光下产生了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齿轮啮合的动力学特性,以管片拼装机小齿轮-大齿圈的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的六自由度直齿轮动力学模型,依据管片拼装机实际工况参数,利用Runge-Kutta方法分析了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在空载和负载两种工况下小齿轮和大齿圈的振动位移情况,对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进行了振动测试,验证了模型及求解的正确性,并提出了可以通过增大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刚度来减小振动的方法。研究结果对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的减振和降噪处理,以及提高管片拼装机回转系统的精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