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渣胎碗之谜     
邹海珠 《陶瓷研究》2003,18(4):15-15
渣胎碗,顾名思义是平民百姓使用的一种粗瓷,故景德镇俗称为“灰可器”。这种碗虽说是胎质粗糙,彩色青灰,但是缀画满壁的青花纹样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文化信息。至今还有不少陶瓷专家为解读其中之谜而争论不休呢。  相似文献   

2.
于彩云 《陶瓷研究》1995,10(3):118-120
试论青花分水的艺术效果于彩云(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333000)青花,是中国传统的瓷器装饰,是属于釉下彩中具有代表性的装饰。青花,是以钴为着色剂,在生坯胎上描绘出纹样,再施以透明釉,经1250℃-1300℃高温一次烧制而成。据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青花创...  相似文献   

3.
裴足喜 《陶瓷研究》1996,11(4):177-178
颜色釉青花山水综合装饰裴足喜(景德镇为民瓷厂·景德镇·333001)颜色釉青花山水综合装饰,是以多种颜色釉和青花绘成山水,加上刻划等多种技法进行装饰的陶瓷艺术。这种调动多种装饰技法的艺术品的制作,每一个步骤都强烈地受到工艺的制约,最终接受火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陶瓷青花历史悠久,从元代至今,有多少文人画匠主攻陶瓷青花艺术。花鸟、人物、山水、草虫、鱼类综合装饰成为青花的主要图案,正因为有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素材,才使陶瓷青花艺术生生不熄,得以发扬光大。青花艺术已成为景德镇陶瓷一道靓丽风景。我认为,景德镇因为拥有陶瓷青花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渣胎碗是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吴越文化、赣文化,特别是徽州文化等各种文化的交融作用,以及商品经济和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塑造出了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品。渣胎碗的独特风格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陶瓷》2011,(3):I0110-I0110
林博籍贯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系景德镇美协会员,学艺时跟其长辈入景德镇古窑瓷厂学习民间青花,多年来一直潜心专攻陶瓷青花艺术,以青花综合装饰技法见长。  相似文献   

7.
林博简介     
《景德镇陶瓷》2012,(2):I0097-I0097
林博籍贯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系景德镇美协会员,学艺时跟其长辈入景德镇古窑瓷厂学习民间青花,多年来一直潜心专攻陶瓷青花艺术,以青花综合装饰技法见长。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从工艺材料、装饰载体、布局、装饰题材、装饰技法、表现手法、装饰内在意蕴等多个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入分析与探究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对我们进行现代青花瓷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花装饰是景德镇的传统装饰方法之一,其中的写意青花又以其简约萧疏的艺术特征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针对时代的变化影响,研究了当今写意青花在题材选择上与传统写意青花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林博     
林博籍贯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系景德镇美协会员,学艺时跟其长辈入景德镇古窑瓷厂学习民间青花,多年来一直潜心专攻陶瓷青花艺术,以青花综合装饰技法见长。作品神形兼备,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釉里红装饰,是当代瓷器绘画装饰技艺的高峰,特别是青花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青花的静雅与釉里红的浓艳相配,更是相映生辉,令人百看不厌。随着青花制釉的发展,各种色料的青花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如仿古青花、现代青花,各种深浅浓淡的料色一应俱全。为弘扬千年陶瓷文化,为传承创新和发展青花和釉里红装饰技艺提供了物质材料方面的保障。青花和釉里红属两种色彩门类,是有静谧与奔放相搭配在一起的,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艺术语言,一种景德镇所独有的陶瓷装饰技艺。  相似文献   

12.
闫彬 《陶瓷》2022,(1):24-25,33
唐代长沙窑以釉下彩装饰为特色,从追求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为主,景德镇元青花的出现让景德镇原有的瓷器装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标志着中国瓷器釉下彩绘技术走向成熟.本文主要聚焦于磁州窑与景德镇元青花这一视角,从彩绘工艺、装饰纹样表现形式、装饰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比较磁州窑和景德镇元青花,从而探讨磁州窑彩绘对景德镇元青花产...  相似文献   

13.
浅析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其民间的图式、题材和行云流水的笔法,给人留下无限暇想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历代青花的演变、重点阐释明代民窑青花的形成、题材、装饰风格,以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民窑青花里有一类名为"渣胎碗"的器物流行至今,由于其产量大、延续时间久、销售范围广、风格明显、纹饰抽象难以辨认,故而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实物,认为其名称来自景德镇的"捡渣"与"灰可器"业,样式则起源于明代早期的葵花瓣开光内绘折枝花卉纹,清代雍乾时期该纹样被大量应用于民窑。嘉庆以后,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其它窑口的竞争,画工逐不断简化纹饰,从而形成难以辨识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高宏涛1979年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祖籍都昌。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自幼随长辈学艺,成年后师从熊璧如、田锋等知名陶瓷艺术大师。苦心钻研陶瓷绘画艺术,将捏雕、贴塑等陶瓷雕塑技法与青花艺术完美融合,灵活地运用影青釉装饰等多种装饰技艺,构思新颖,使作品题材与青花主题相互呼应,经久耐看。  相似文献   

16.
现代青花艺术是对传统青花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对于现代青花的时间概念笔者颇为认同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景德镇的青花创作开始出现符合新时代面貌的艺术作品之时,直至现今这个大的时间跨度。虽然在此时间跨度内也有许多仿古青花瓷的出现,但仿古青花瓷是以对传统青花瓷原型的复制为目的,从其装饰特征来看与传统青花瓷并无二样。因此在本文笔者对现代青花特征进行的界定,是在此时间跨度内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艺术并进行取舍,融汇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创作思想及表现方法,体现新时代特征的青花艺术作品。时代不断发展,青花装饰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张万莲 《景德镇陶瓷》2011,22(3):I0142-I0143
陶瓷综合装饰是当今景德镇最具生命力的装饰形式之一。综合装饰艺术,是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对铁骨泥、裂纹釉、高温色釉、斗彩、民间青花等传统艺术的综合开发、探索、兴起的装饰艺术,在景德镇开一代新风,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喜爱,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综合装饰的盛行,直接丰富了斗彩的  相似文献   

18.
青花瓷是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淡、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单色绘画的青花瓷,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描绘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青花瓷的"料分五  相似文献   

19.
龚华  刘英令 《中国陶瓷》2005,41(5):68-69,59
就景德镇陶瓷青花装饰进行了阐述,纵向介绍了青花的工艺装饰风格、发展情况,指出了当今青花发展存在的迫切问题,为研究青花工艺人员提供了参考,对艺术创作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景德镇本土的艺术种类,古彩瓷与粉彩、青花和新彩构成了璀璨的陶瓷艺术装饰体系。古彩瓷是美的艺术,有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本文通过对古彩瓷装饰发展历史的解读,从中领略古彩艺术线条、色彩和题材这三种审美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