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铝材硬质阳极氧化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探讨了铝硬质阳极氧化膜多孔层的构成、膜的生长、溶解及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多孔层是硬质膜的主要受力耐磨层,膜层的理论厚度可由电化学反应总量计算,其真实厚度则由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化学溶解速度与电化学反应量的关系来决定,过高的电化学反应参量不但对膜层的增长无益,反而因电场促溶效应而加速膜的溶解,加入适当剂,可以提高硬质膜的负重,并提高工艺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铝硬质阳极氧化膜多孔层的构成、膜的生长、溶解及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多孔层是硬质膜的主要受力耐磨层,膜层的理论厚度可由电化学反应总量计算,其真实厚度则由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化学溶解速度与电化学反应量的关系来决定,过高的电化学反应参量不但对膜层的增长无益,反而因电场促溶效应而加速膜的溶解,加入适当添加剂,可以提高硬质膜的负重,并提高工艺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试验贵阳市177信箱7分箱(550009)杨旭江,姚茂年1前言在我厂新品试制中,有部分铝合金件需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加工,其技术要求是零件工作面氧化膜厚度35~40pm,硬度HV>510。若按航标进行加工,仅有少数零件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常温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铝合金常温硬质阳极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适宜的电解液体系和辅助成分,以膜层厚度和硬度为主要考核指标,优选出最佳的电解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达到了预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阐述了以硫酸为基添加草酸的常温氧化溶液对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的影响。试验表明,所选用的溶液成份是可行的。与其他常温硬质阳极氧化溶液相比,具有成份简单、易于控制的优点。可提高氧化溶液的温度,所形成的氧化膜其显微硬度大于300HV,厚度可达100微米以上,适于工业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铝件进行化学导电氧化后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和导电性,在电子设备上,铝材零部件化学导电氧化后可以防止电磁信号的干扰.为此,详细介绍了铝件化学导电氧化的工艺流程、工艺配方、氧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导电氧化膜的生成机理、导电氧化液的配制、操作条件对导电氧化膜的影响、导电氧化液的维护和分析、导电氧化的前后处理、导电氧化时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氧化膜的导电性能、耐蚀性能和涂装后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铝及其合金化学导电氧化的生产工艺介绍(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化学导电氧化 1.3.1工艺配方及其操作条件 化学导电氧化从色泽上分,有银白色导电氧化和彩色导电氧化,后者又可分为土黄色、彩虹色和金黄色导电氧化.化学导电氧化的工艺配方及其操作条件表见2. 相似文献
13.
2化学导电氧化膜的老化后处理 铝件铬酸盐转化膜的主要成分是三价铬与六价铬组成的化合物及铝的铬酸盐,膜层中三价铬与六价铬组成含水的复合物.三价铬的复合物是膜的不溶部分,可使膜具有一定硬度,同时也影响膜的耐蚀性.膜形成之初与尚未干燥时呈无定形状态和凝胶状,其硬度甚低,并具有吸附能力;干燥后,膜层变硬且难以润湿.同时,对铝来说,膜层经过50 ℃处理后,膜层中可溶解的部分六价铬化合物转化为难溶的铬酸化合物,使膜层坚固.随着温度升高,膜层会出现少量裂纹,对抗蚀性和电导性均不利.铝的铬酸盐转化膜在60℃以上处理时,膜层硬化会出现裂纹,导致抗蚀性能下降.因此,浸热水或烘干时温度都不宜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铝合金阳极氧化二重封闭工艺及封闭膜层的性能,并对二重封闭膜层比重铬酸钾膜层抗蚀能力有明显提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的铝管材阳极氧化,需作封口等处理,工艺繁琐,成本高.探讨了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只在铝管外壁制备阳极氧化膜的工艺,并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20℃时,将铝管材在直流恒电流密度为1.7 A/dm2下电解40 min,制备成氧化膜,后经95 ℃水封孔15 min.结果表明:该氧化膜层耐K2Cr2O2点滴53min,开始析氢时间为10.2 h,碱浸失重速率为60 mg/(m2·h).本工艺制备的氧化膜耐蚀性比普通阳极氧化膜稍差,但远远优于铬酸盐转化膜,与普通的氧化工艺相比,本工艺制备氧化膜更加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镁锂合金阳极氧化液舍Cr(Ⅵ),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研究了镁锂合金表面阳极氧化成膜工艺,使用无铬环保型电解液得到了有一定耐腐蚀性能的白色氧化膜,分析了电解液中NaOH浓度、氧化时间、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氧化膜的形成及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氧化膜表面形貌,用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氧化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电解液组成为50g/L NaOH,40g/LNa2 SiO3·9H2O,20 g/L Na2B4O7·10H2O,40 g/L C6H5Na3O7·2H2O,电流密度为10 mA/cm2,成膜时间为20min时,氧化膜的耐腐蚀性最好;经硅酸盐封孔处理氧化膜耐腐蚀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LY12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相分布及显微硬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度计测定了LY12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沿深度方向的相分布及显微硬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9.
环保型铝及铝合金表面化学转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开发了一种由无毒的钛盐、锆盐和有机聚合物组成的铝及铝合金化学转化剂CF-5,以取代有毒的六价铬钝化.其配方为:0.10~2.00g/L PO43-,0.05~1.00g/L Ti4 ,0.05~1.50g/L Zr4 ,0.30~1.50g/L F-,0.50~2.00g/L氧化剂,0.05~3.00g/L有机聚合物(水溶性环氧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该钝化剂可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形成性能优良的化学转化膜,膜层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且与有机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