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滨浅湖滩坝砂体是陆相断陷湖盆最主要的砂体之一,前人对开阔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分布规律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对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以东营凹陷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青南洼陷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剖析了滩坝砂体分布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双物源控制下的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的岩石类型以中砂岩和粉细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中等,沉积构造以反映弱水动力的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为主;古物源控制了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古水动力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发育规模,由于波浪和沿岸流作用较弱,滩坝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均较短。  相似文献   

2.
在精细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岩石粒度特征、录井、测井、地震以及大量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惠民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滩坝砂以粉-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物性较差。垂向上,4砂组-2砂组沉积时期滩坝砂体零星发育,1砂组发育大面积漫湖滩坝;平面上,滩坝砂体沿夏口断层呈带状分布。从湖平面条件来看,枯水面之下的稳定水深和较强波浪作用更利于坝砂发育;从构造条件来看,夏口断层形成的地形坡折一方面促进了滩坝砂体沿断层下降盘聚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滩坝的横向展布宽度;从物源供给来看,洪水漫湖条件下基岩和先成沉积物的线状供源比末端扇在洪泛期砂体入湖更利于滩坝大面积发育。  相似文献   

3.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录井及地震资料对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及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伴生关系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并且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较深水的过渡沉积环境中的滩坝砂岩与风暴岩具有良好的伴生关系,其理想的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包括6个部分:1)半深湖泥岩段;2)底部滩砂段;3)风暴岩沉积段;4)坝砂沉积段;5)顶部滩砂沉积段;6)滨浅湖泥岩段。风暴岩属于事件沉积,其在湖盆中分布较广,同时亦有较好的时间对比性,风暴-滩坝沉积模式的提出,对于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过渡区域较深水沉积环境中寻找滩坝储集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石组分、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分析表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广利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存在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它们控制了广利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的砂体成因类型与分布。沙四上亚段沉积早期以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晚期以东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中期为两大物源体系的转换时期,南部和东北部物源体系共存,发育了重力流、牵引流交互沉积的多成因类型砂体。区内三角洲前缘由沿岸流改造形成的滩坝砂体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应加大滩坝砂类岩性和构造共同控制的复合油气藏的部署和勘探。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滩坝砂体分布规律复杂、主控因素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薄片、钻录井等资料对研究区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滩坝砂体发育,且具"多跳一悬式"粒度特征和与碳酸盐岩滩坝、滨浅湖泥交互沉积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滩坝砂体的形成与物源供给、古地貌和湖岸线密切相关,且滩坝砂体经历了低位、湖侵、高位3个体系域时期,不同体系域时期砂体的规模、大小和分布不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滩坝砂体沉积模式,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展开分析。通过古地貌、古物源分析以及古水深、古水动力恢复,对滩坝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大规模发育滩坝的底形条件,其中,古坡度是影响滩坝大规模发育的主要因素,该区滩坝多分布在古地形坡度0.5°~2°之间;微观古地形高地及周缘有利于厚层滩、坝沉积;古物源提供滩坝沉积的物质保障,物源供给指数介于0.4~0.6时主要发育砂岩滩坝,介于0.2~0.4时发育混合滩坝。主要采用元素分析法与录井、岩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的古水深,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古水动力控制了砂体的横向分异。   相似文献   

7.
鄂南中生界侏罗系延安组发育退积型沉积层序及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与环绕延安期湖盆发育的曲流三角洲存在密切的共生组合关系;曲流三角洲的退积和废弃为滨浅湖滩坝体系的发育提供了物质补给。延7+8沉积时,陕北安塞-志丹地区处于延安期滨浅湖亚相区,滩坝沉积广泛发育并构成其沉积主体,可进一步细分为滨浅湖滩砂、浅湖砂坝、浅湖席状砂及浅湖泥岩4个微相类型。滩坝砂体一般位于河口的侧翼及远离河口的平坦开阔的滨浅湖环境,平行于湖岸线生长,中、细砂岩为主,发育块状层理、波状层理、斜波状层理及透镜状层理等。其中,滩砂往往呈席状分布,厚度较薄;砂坝呈条带状平行于岸线分布,厚度较大,剖面呈透镜状,底部具反粒序,中、上部发育水进层序,是滩坝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沉积。一系列滩坝砂体以不同相位复合叠加,形成顺岸分布、集中发育、绵延不断的大型富砂区带;而夹于其间的浅湖泥岩则构成了滩坝砂体的侧翼遮挡或者上覆的盖层。滨浅湖滩坝体系的沉积特征对延安组上部的储层发育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四段上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滩坝、滨浅湖和半深湖等亚相,滩砂、坝砂、滨浅湖泥和半深湖泥等微相类型。重点论述了滩坝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沙四上亚段7个砂组的沉积微相及其砂体的展布特征。明确了各砂组砂体发育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滨东地区沙四上亚段(Es4s)滩坝砂岩为例,首次提出了在地震相模式指导下,采用“二次标定法则”进行砂泥岩薄互层精细标定的方法。针对研究区滩坝砂岩位于油页岩集中段下部、岩性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埋藏较深、延伸范围小的特点,在对地震剖面进行极性判断的基础上,以地震相模式为指导,利用“二次标定法则”与“时变子波”相结合的方法对砂泥岩薄互层进行精细标定,最后通过分析目的层段反射系数序列与振幅的对应关系验证精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牙哈地区吉迪克组滩坝砂体埋藏深、高砂地比且单层厚度薄,分布规律复杂,地震测井分辨率难以识别和追踪,在进行砂体精细刻画以及预测评价方面有着较大难度。基于牙哈地区新近系吉迪克组底砂岩段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滨浅湖滩坝微相及岩性组合进行精细刻画,分析了滩坝迁移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吉迪克组底部砂岩段滨浅湖滩、坝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坝中、坝缘、滩席和滩间微相类型;滩坝的展布、迁移叠置受湖岸线、古地貌、古风浪及沿岸流等因素控制,先随湖水不断加深坝体向岸迁移,直至湖平面稳定时期大量泥质沉积,而后湖平面下降坝体呈向湖中心进积模式;其岩性组合可划分为4类:厚层砂岩叠置组合(A类);中-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组合(B类);薄层泥、砂岩互层组合(C类);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组合(D类)。研究成果为滨浅湖滩坝砂体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研究非平稳信号而言,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已不能满足需求。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已成为信号分析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模拟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反射界面反射实验中得到的非平稳信号为研究对象,采用HHT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EMD)和希尔伯特变换(HT)两个步骤。根据EMD分解得到的IMF分量具有从高到低不同频率和不等带宽的特点,对信号进行重构,提高信噪比,大大提高实验中测量P波速度的精度。对信号进行三瞬参数分析,揭示了实际应用中三瞬参数对地质构造识别的优势。HHT方法适用于分析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大量非平稳信号,可将复杂的信号直接分离成从高频到低频的若干阶固有模态函数。这一方法体系从根本上摆脱了傅里叶变换理论的束缚,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东部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构造裂缝产生的应力驱动因素出发,采用构造应力场正反演的思路对松辽盆地东部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密度、方位与开启性三项特征参数进行预测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开启性是相对最好的有效储层预测参数。预测结果符合火山岩裂缝发育规律并得到实际资料验证,构造应力场正反演方法可以为有效火山岩储层的预测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石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中,分子筛合成、改性和催化剂成型过程中分别产生废水包括分子筛母液、分子筛洗涤废水、离子交换废水、离子交换洗涤废水、喷雾干燥和焙烧尾气洗涤水,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逆流洗涤和逆流离子交换、分子筛母液制备硅铝胶、热泵闪蒸汽提氨等技术减少废水排放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物料消耗,但是喷雾干燥等尾气洗涤水等还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低氨氮废水的处理仍然存在问题,未来仍需通过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硅利用率和氨的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氧化镐氧量计的发展、测量原理以及在锅炉优化燃烧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氧化镐氧量计在130t/h煤粉锅炉优化燃烧应用的实现过程和方法,氧体积分数是锅炉优化燃烧控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锅炉燃烧控制的依据,氧体积分数测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对经济、环保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在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BN44地区目的层提取地震属性并优选出对含油气敏感的属性,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分析了对含油气敏感的地震属性,预测出有利的含油气储层,最后应用神经网络法对储层的含油气进行定量预测。应用结果表明,优选出对油气响应敏感的地震属性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中层序分级混乱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层序分级混乱是制约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层序分级混乱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学者对层序发育主控因素的理解不同, 对层序界面的把握有别, 混淆了旋回性和阶段性。该文提出了在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中克服层序级别混乱问题的对策, 从油气勘探开发的实用性出发, 提出3 个层次、六级层序、兼顾旋回性和阶段性的分级方案, 以三级层序作为标准层序, 将其按一定原则可组合成一、二级层序, 按一定原则可细分为四、五、六级层序。三级层序划分的唯一标准就是以不整合面为界, 内部没有明显的不整合面, 并可根据首次水进面和最大水进面划分出多个体系域。四级层序就是体系域, 不具有旋回性。按地震资料可分辨性将三级层序分为A、B 两类。3 个层次大体上与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区带评价与目标预测、油藏描述与滚动勘探开发3 个大的勘探阶段相对应。四级层序在沉积相编图和岩性地层圈闭发育有利区带预测中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