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56年,美国五角大楼就批准了将M48巴顿主战坦克改进为大火力坦克。这个行动主要是回应前苏联重型坦克T-54,因为它拥有一门100mm的火炮。美军最终选择了英国制造的105mm火炮,它被很适合地安装在了M48的炮塔上,并将原来的汽油发动机改为了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的升级致使M48最大航程达到300英里,大大减少了汽油容易引起的火灾次数,简化了坦克维护的需求。这辆坦克的特点是拥有一挺7.26mm的同轴机枪和一挺12.7mm的防空机枪。新型的坦克被称为M60巴顿主战坦克。克莱斯勒公司总共生产了15,000辆M60坦克。1960年秋季它开始在部队中…  相似文献   

2.
原设计作为小型训练车辆的一号坦克全重仅5.4吨,配有两挺机枪,却经历了包括西班牙内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战争. 这种外形精巧的车辆有一个总是让我惊讶的地方,那就是尽管早在1935年就开始投入生产,十年后在保卫德国本土的时候你还是能找到一号坦克各种改进型的照片.由此可见,其经久耐用的设计确保了它既可以经受训练中缺乏经验的新兵蛋子们的折腾,也可以适应坦克乘员对它的大幅度改造.  相似文献   

3.
吕斌  牟悦 《模型世界》2010,(11):6-9
<正>实车资料IV号坦克(PzkpfwⅣ)为二战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它是战争期间惟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1934年希特勒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毫米火炮的Ⅳ号坦克。该坦克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IV号A型坦克出厂,  相似文献   

4.
宋冉 《模型世界》2010,(12):70-71
苏联于1935年设计出BT-7快速坦克。由于当时的传动装置不能在重型坦克上使用,所以坦克的装甲厚度不能太厚。这导致了坦克需要以部分防护能力来换取速度。这种缺点也体现在了BT-7中型坦克上。为了克服这一弱点,BT-7的车体装甲使用焊接装甲,并加大装甲板倾斜角度,以增强防护力。该车采用新设计的炮塔,安装一门45毫米火炮和两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还换用了发动机,使机动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简介 在寻找制作Pz IV号坦克的资料的时候,我看到一张小图,图上显示车身两侧挂着一些常用的装备。仔细查看照片之后,我意识到这或许不是J型坦克(我猜这实际上是一辆H型坦克),甚至它还在坦克两侧安装了防磁装甲,但它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制作灵感。我知道完美主义者会批评我缺乏历史准确性,但我觉得有时在制作模型时为它加上一些以前不曾有过的东西,也是做模型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6.
1935年,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构想”开始具体化,德国武装部决定研制一种15吨重、全履带的新型坦克,柏林的莱茵钢铁—博尔西格(Rheinmetall-Borsig)、埃森的克鲁勃(Krupp)、纽伦堡的MAN和柏林—曼菲尔德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四家公司竞标,最后戴姆乐—奔驰公司的方案获胜,在综合了其他方案的优点后生产出了Ⅲ号坦克。Ⅲ号坦克乘员5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通讯员。新式的“车内联络系统”使乘员在作战时能直接用言语沟通而不必依靠手势,这在作战时极大地提高了坦克的反应时间,因而这个系统成为未来所有新型坦克的标准配置。根据战争的需要,Ⅲ号坦克有众多的改进型,其中J型是产量最多的一种,最初军方订购了900辆,后来又增加到2700辆。该坦克采用了新车体以安装50毫米装甲,这种整体式装甲比H型的30+30毫米附加式的结构更牢固,它也是德军第一种装甲加强到50毫米的坦克,而且它安装了新的50型驾驶员观察口和拥有跳弹板的50改型7.92毫米MG34车体外机枪座(均配用50毫米装甲)。车体前方进气口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也经过重新设计。火炮防盾和观察口盖都加强到50毫米。共1549辆J型安...  相似文献   

7.
和平年代人们都似乎忽视了一些非主流主战坦克。此次我制作的便是非主流主战坦克中的无头骑士——瑞典Strv103主战坦克,简称S坦克。此坦克是瑞典陆军兵器局在20世纪50年代打破传统设计的一种无炮塔型主战坦克,其固定式安装的火炮依靠车体的旋转和俯仰进行瞄准和射击。无炮塔设计也算是MBT中独一无二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瑞典以防御为主的战术思想和所面临的特殊的山地丛林环境。坦克射击完全靠改变车体的仰俯和旋转,可想这是一种很适合埋伏防御的武器设计。同时全可动悬挂也成为S坦克的一个亮点。它为后来别国的坦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易语 《模型世界》2010,(3):18-23
<正>说起二战德国的IV中型坦克,喜欢二战军事模型的爱好者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二战中称得上"二战常青树"的坦克不多,苏联的T-34坦克算得上是老大!英国的"玛蒂尔达"也算一个;德国的IV中型坦克也是当之无愧。从生产的数量和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来看,IV中型坦克虽然逊于T-34,但是远胜于英  相似文献   

9.
刘锋  张军 《模型世界》2010,(4):16-19
<正>IV型坦克歼击车车型低矮,它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并且它是一种难以对付和危险的战斗车辆,尤其在防御作战中。它装备的75毫米火炮在安全距离上除了苏联的JS-2坦克外能摧毁盟军所有的坦克。它的最大缺点在于没有炮塔,作  相似文献   

10.
宋冉 《模型世界》2011,(3):38-39
模型介绍本次制作的II号坦克,采用的是田宫编号为35292的套件(图1)。本款模型是田宫重新开模产品,和最早的老版II号坦克完全不一样,并非是老套件加板新零件的那种。机枪也和炮管一样开出了孔(图2)。炮塔上的焊接线也非常明显(图3)。  相似文献   

11.
Ⅲ号坦克是二战初期和中期德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它几乎参加了德军装甲师在二战中的每一次战斗。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2月,由维格曼、MIAG、MAN和MNH公司共生产了250辆Ⅲ号坦克M型。M型在L晚期型基础上加装了能通过1.3米水深的涉水装置(原L晚期型只能涉水0.8~0.9米)。这使M型重新设计了进气、出气口,密封了所有的接缝,还在车体后部高处安装了截止阀。另一个改进是M型在炮塔左右各安装了三个90毫米Nbk发烟装置。1943年后出厂的M型车体和炮塔上增加了8毫米装甲护板。笔者制作的这款模型是“龙”的(9015号)Ⅲ号坦克M/N型。这是“龙”…  相似文献   

12.
相信大家对T-55应该很熟悉了吧,它的前身T-54是苏联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研制的一种中型坦克。T-55坦克于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首次亮相则是在1961年11月的红场检阅。它与T-54坦克相比,主要改进包括换装了马力更强大的发动机并改进了传动装备,炮塔安装了旋转底板,取消了装填手舱前的12.7mm高射机枪。此外,它还改进了  相似文献   

13.
演地 《模型世界》2016,(12):64-67
正T-44坦克是在早期T-34/85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改进有扭杆悬挂、横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并优化了车体外形。该坦克有4名乘员,取消了机电员,航向机枪固定在车体上,由驾驶员操作。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改进而来,但取消了炮塔底部的颈环。该车二战结束前有投入量产,但未能参加实战。随后在其基础上发展的T-54中型坦克于1946年装备苏军,T-44开始退居二线,直到70年代仍用于训练,其比较著名的亮相是1956  相似文献   

14.
宋冉 《模型世界》2013,(7):90-93
"蝗虫"T9E1伞兵坦克(英军使用型)的重量只有7.5吨,速度可达每小时65公里,武器装备为一门37毫米M6火炮及同轴的勃朗宁机枪。在英国服役的"蝗虫"被安排使用巨大的"阿米尔卡"滑翔机运送。在1945年3月渡过莱茵河的"校园行动"中,英军使用了八辆"蝗虫"坦克参战,但在着陆行动中损失了几辆,只有两辆到达预期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黄亮 《模型世界》2012,(10):10-12
德军2号坦克乘员为3人,其主要武器是一挺20毫米的火炮以及一挺7.92毫米MG13或MG34机枪。在1935年开发出该车样车,直到1937年2号的C型修改出来后,才基本确定了大规模生成的2号坦克的样式,本次制作的F型是1940年在C型的基础上改进的,并大量在非洲战场上使用,例如本作的突尼斯战役的涂装,车体上的R表示该车是团长坐车。这款坦克也不是一种很成功的战车,其中2号C型在早期的西班牙内战及入侵波兰时它的薄装甲以及弱火力的弱点都暴露无疑。之后F型在C型的基础上,补充了正面装甲,改造了驾驶员的观察窗,但是所有这些装甲都只有可怜的3厘米厚,很容易被敌方火力打穿正面装甲,但是由于当时德国的3号、4号坦克生产力远远不及前线的需求,所以2号也不得以被大规模生产,提升总体装机单位的数量。我本次制作是威龙出品的2号F型坦克,和上次制作的1号A型坦克分模类似,套件中也有完整的驾驶舱和作战舱,但是没有动力舱。由于这个车的车窗更小,很难看见内部结构,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制作内部结构,而是把大量的经历花在模型外部的涂装上。在做完模型后,居然还剩下r大量的板件。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面战争成为高度机械化部队的演示场。瞬息万变的战机稍纵即逝,使得位于战线后方的指挥部在把握战况及下达合适的命令时力不从心。为了使坦克部队指挥官能够及时把握前线战况,德军开发了指挥坦克,并装备各装甲师下辖的坦克团,营本部。在大战初期使用小型的Ⅰ号指挥坦克,由于速度及防御性能方面限制,不久后即改为采用改装的Ⅲ号指挥坦克。苏德战争开始后,战况愈显激烈,为了搭载无线通讯设备而撤消了原有主炮,仅装备一挺7.92mm 机枪的Ⅲ号 E/H型指挥Ⅲ号,实在是有些靠不住。因此,决定开发与通常坦克拥有同等火力的指挥坦克。K 型指挥坦克为了在不牺牲指  相似文献   

17.
1943年4月德国IV号G型坦克发生了装甲和火力几个关键部位的变化。这些G型坦克新产品在车体两侧和炮塔处加装了侧裙板,以起到抵御苏联反坦克炮攻击保护自己坦克的作用。7.5厘米KwK40炮管尺寸从43口径扩大到48口径,增强了该坦克对付苏联T-34和KV-1坦克的火力。这些被改进的G型晚期型坦克被用在了1943年夏季东线库尔斯克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中。  相似文献   

18.
<正>我一直很喜欢国产的陆军装备,在我国的陆军坦克序列中59、69、79、96、99这些型号广为流传,但有一款主战坦克却并没有太多人知道,这就是本文的主角"ZTZ-88式"。88式坦克虽然默默无闻但对我国后续三代坦克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探索与试验作用,没有之一。从外形上来说,88式和59式猛一看很像,都有一个圆圆的脑袋,不熟悉的话经常容易混淆,尤其是安装了侧裙甲后,这也是88式经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88式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德国战争机器面临着巨大损耗亟待补充的难题。因此,“猎豹”和其他坦克歼击车的产量得以提升,以弥补那些精密和昂贵的主力坦克的损失。这些坦克歼击车是有效的反坦克炮和可用底盘的完美结合,同时价格低廉及易于制造。一般来说,这些坦克歼击车是长时间和精心设计的产物,比如“猎豹”、“IV号歼击车”、“追猎者”等。它们成为盟军装甲部队强大而可怕的对手。另外还有一些不太专业但可用的运输车同样被使用,并生产出类似Sdkfz 251/22“坦克杀手”这样的特殊车辆。这种车将Sdkfz 251半履带车和75毫米Pak40反坦克炮结合起来,这两种装备部被德军广泛使用并体现了很高的可靠性。SdkfZ 251//22由四名成员操作,于1944年12月首次投入使用。尽管火炮造成半履带车有些超重,但考虑到这是一种仓促的应急产品,它表现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并实现了强大Pak40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20.
黄亮 《模型世界》2012,(6):39-41
德军Ⅰ号坦克全车重5.4吨,车长4米,乘员2人,其主要武器是两挺7.92毫米的MG13或MG34机枪。该车在1933年开发之初的编号是农业拖拉机,这是当时德国为了避开"凡尔赛条约"的障眼法。这个个头和现在的小轿车差不多大小,装甲薄,火力弱,速度慢,作战能力可能只比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