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乌克兰地区1.克里沃罗格列宁钢铁厂(Криворо-жскиймет.заводим.Ленина)(克里沃罗格市) 烧结机,炼焦炉,双流球团机(年产800万吨),高炉9座(1号1719米~3,5—7号均为2000米~3,8号2700米~3,9号5000米~3),9号炉生铁年产量400万吨。五座600吨平炉(其中两座改双床平炉);两个氧气转炉车间(4座50吨转炉和6座150吨  相似文献   

2.
上钢三厂的10吨平炉在试验之前,炉底面积有效利用系数为11.74吨/平方公尺,低碳钢冶炼时间为4点另2分钟,是全国平炉利用系数最高的炉子.为了总结该厂平炉生产技术,并在总结的基础上,将平炉的生产正常化和提高一步.钢铁研究所和其他有关单位等特在热工制度和炉形方面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七号500吨吹氧平炉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含尘烟气,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生产,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两台20米~3三电场电除尘器进行烟气净化,其流程见图1: 正常运转时:平炉—余热炉—电除尘器—引风机—小烟囱。电除尘器检修时:平炉—余热炉—锅炉引风机—大烟囱。电除尘器和余热炉同时检修时:平炉—大烟囱放散。该系统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投产。1971年在七号吹氧平炉旁建了一座80吨氧气顶吹转炉,暂借给80吨转炉进行烟气净化。但因吹氧转炉烟气温度高,含湿  相似文献   

4.
靳汉 《钢铁》1959,(19)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平炉容量是500到600吨。为了避免庞大的注锭吊车和钢水(?)所引起的厂房及设备制造和浇注操作上的一系列严重困难,在这种极大吨位的平炉上,都采用了双槽出钢。在太原钢铁公司创造了平炉三槽出钢的重要先进经验以后,鞍钢已经成功地将这个方法推广到全国最大的平炉上,取得良好成绩。(图1)这座平炉设计容量是500吨,使用三个200吨的钢水缶进行三槽出钢,扩装至600吨。在这座平炉上,除了将衬砖适当减薄,将门坎及炉顶相应提高,从而使炉膛扩大到600吨以外,其他部份与500吨炉相同。炉后钢水缶座由两个增加到三个,同时,将炉后铁  相似文献   

5.
鞍钢第三炼钢厂是50年代末建成的大型平炉炼钢厂,建有固定式370t平炉三座,500t平炉两座,设计年产钢量为140万吨。 70年代初,公司开始着手对这一平炉钢厂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规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预定将原有平炉改造为顶吹氧气转炉,第二期增建板坯连铸机。至1984年底,建成了容量为150t转炉两座和180t转炉一座,拆除了原有五座平炉,增建了铁水预处理、钢水罐喷吹设施,引进了国外炼钢自动控制设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第一炼钢厂、钢研所与辽宁镁矿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的中档镁铝砖,通过一炼钢厂八号平炉试验,炉龄达到了420炉次,比使用一般镁铝砖提高70炉,为国家多创造财富约35万元。八号平炉创造的420炉次的成绩,刷新了这个厂500吨顶吹氧平炉的历史最好记录。这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500吨用氧平炉强化冶炼,在进一步提高炉龄方面,开创了一条  相似文献   

7.
炼钢厂第一座单上道重油平炉(三号炉)于1966年4月建成投产。以后又陆续改建或新建四座,目前共有五座单上升道重油平炉,占全厂生产能力约64%。考虑到平炉用氧发展趋势,武钢剩余的  相似文献   

8.
我厂自60年开工以来,陆续建成四座500吨固定式平炉。按使用燃料和工艺可分为几个时期。 为适应顶吹氧,充分挖掘用氧平炉的潜力,在总结包钢用氧工艺及吸取国内用氧平炉各家之所长,对2~#平炉进行改造性大修。由包头钢铁设计院设计。经七个月施工于84年7月8日投产,到84年9月12月停炉,修炉周期187次创我厂用氧平炉的最好水平。周期出钢量达86299.95吨、每炉平均出钢量461.5吨,熔炼收得率90.33%。  相似文献   

9.
武钢1979年先后在一座500吨顶吹氧平炉,和一座500吨重油平炉大修时,采用高铁高钙镁砂以轻柴油作结合剂打结炉底获得武钢前所未有的成果. 1.试验情况油浸高铁高钙镁砂打结料分批翻入炉内、用电夯打结。每层压实比为15~20%,用直径5mm插尺插入深度小于15mm。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寻求延长武钢平炉炉底寿命的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在总结前一段烧结炉底工作之后,1963年6~8月用烧结白云石作炉底保护层的试验,对延长炉底使用寿命起一定作用。1965年3月份,2号平炉大修由500吨改为250吨时,其炉底采用  相似文献   

11.
一、19号平炉1973年度顶吹氧气炼钢的生产概况 1973年度19号平炉共生产了五个炉役,经过了八个检修阶段。平炉装入量为310吨。采用矿石废钢:铁水废钢为74.2:25.8,装料加入矿石16吨、白灰13.2吨,吹炼期氧压为7~9公斤/厘米~2,用氧强度为3500~4000米~3/时,补炉装料期火焰富氧强度为1000~1500米~3/时。  相似文献   

12.
电除尘器操作方式有微负压和负压两种。平炉吹氧量为6000标米~3/时,每炉钢吹氧时产生的粉尘量为15.5吨,需要除尘量为11.4吨。在两台苏式KY-100型余热锅炉增设了9排27支吹灰器,使出口烟温<250℃,满足了电除尘器对温度的要求。 10号平炉60米~2电除尘器是一台工业性试验设备。目前除尘效率为95.8%,日收尘量为42吨,回收一吨粉尘用电183度,作业率为98.04%,与平炉配合率为86.23%。最近投产的12号平炉78米~2电除尘器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1978年世界上平炉钢的产量为17700万吨,1979年变化不大,至少为17500万吨,占总产量的23%。苏联仍是世界上平炉最多的国家,产量约9200万吨;其次是美国,为1900万吨;欧洲共同体900万吨;东欧各国以波兰的平炉钢最多,约1000万吨;捷克、东德、罗马尼亚平炉钢比例均在40%以上。我国是平炉较多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平炉77座。容量为300~500吨平炉34座,100~300吨平炉18座,小于100吨平炉25座。总生产能力约为1400万吨,产量占世界第三位。如何发挥现有平炉的作用,是许多国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从炼钢技术发展的规律看,用现代化的大型氧气转炉取代平炉是无  相似文献   

14.
重鋼大平炉的燃料消耗比較高。为了摸清其原因和找出降低燃料消耗的途徑,我們在1965年6月末在3号平炉上(炉役中期),集中測定了平炉的热損失。并根据实际标定数据編制了物料平衡、平炉实驗室的反热平衡,并进行了熔炼过程耗热量計算,平炉热效率計算等。重钢的大平炉为碱性炉頂、温吐里式炉头,炉底面积为36.5米~2,目前的装入量75吨,蓄热室格子磚体积較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武钢第一炼钢厂,是五十年代由苏联设计我国兴建的平炉炼钢厂,自1959年9月投产以来,几经改造,现有500吨平炉6座,其中5座为顶吹氧平炉,1座为重油平炉。八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一九七二年开始对平炉进行改造、采用顶吹氧气炼钢生产工艺以来,炉子单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鞍钢300吨顶吹氧气平炉单产已超过50万吨,上钢三厂两座100吨平炉单产超过25万吨,武钢、包钢平炉用氧后炉子单产亦有很大提高。平炉用氧以后,最明显的效果是冶炼时间大幅度缩短,单位能耗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平炉炼钢生产现状分析认为,由于平炉用氧强化冶炼,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消耗和成本都有较大幅度降低,平炉钢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鞍钢第二炼钢厂将300吨倾动式平炉改造成氧气顶吹平炉,经过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对炉体结构和冶炼工艺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革,使生产稳定,产量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如果鞍钢第一炼钢厂小管用氧平炉改造成氧气顶吹平炉,可降低重油消耗55.35公斤/吨钢,每年可节约重油11.7万吨,少用矿石20.8万吨,少消耗修炉砖1.2万吨,多消耗钢铁料16.2万吨,多消耗氧气2000万米~3。并可降低工序能耗74.2公斤标准煤/吨钢,降低累计能耗60.82公斤标准煤/吨钢,可腾出场地增建改善质量设施,减少生产炉座数,为改善环保创造条件。可利用平炉大修机会和大修费用进行技术改造,不影响生产,不需要国家另行投资。  相似文献   

18.
鞍鋼第三炼鋼厂20号和22号平炉,原設計为370吨,目前实际装入量为400吨。采用废钢矿石法冶炼,废鋼比30%,铁水由1300吨的混铁炉供应。以混合煤气为燃料(焦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炉頂以国产鎂铝磚砌筑,主炉頂磚前坡长520毫米,后坡长460毫米。磚間留有脹縫,采用止推式吊挂。 20号炉炉頂自1963年9月20日大修完开炉后,历經一年零八个月,587天,四个小修周期后,于1965年5月3日停炉拆換,共冶炼了1210炉。22号炉比20号炉稍长些,亦經四个小修周期,共冶炼了1278炉,先后創大型固  相似文献   

19.
我厂于1972年5月将19号平炉改建成氧气顶吹平炉,其后,10,17,18,12号炉又相继改建成氧气顶吹平炉,使我厂形成了以顶吹平炉为主体的生产结构。平炉氧枪喷头最初采用铸造喷头,因  相似文献   

20.
西德科夫公司巴西分公司(现更名为IKOSA公司)于1982年在巴西南美桑德拉吉卡·帕因斯公司钢铁厂平炉车间内建了一座22吨的能源利用最佳化炼钢炉(EnergyOptmizing Furnace),简称EOF,进行了中间性试验,取得了较好成果。当年12月又在该厂建成一座带有废钢预热室的28吨工业生产炉,到1983年7月与连铸机配合,已生产了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