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西低凸起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及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岩心、薄片及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和地震相干体切片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辽西低凸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垂向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含油层段物性特征及裂缝发育带平面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该区的变质岩储层岩性包括混合岩类、区域变质岩类和碎裂岩类等三种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包括裂缝、溶蚀孔洞和微孔隙,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利用成像测井和双侧向等常规测井解释总结出五种测井响应类型并描述其识别特征,结合孔隙度测井对含油层段孔隙度范围和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研究,并依据相干体切片分析了反映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断裂信息维数与油气藏数目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从垂向和横向上揭示有利储层分布,为成藏综合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岩心、铸体薄片、成像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渤海辽西低凸起JZ25-1S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发育主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区内潜山岩性为片麻岩类及其碎裂岩类,矿物结晶较粗、暗色矿物含量低、碎裂作用较强,为储集层发育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储集空间类型包括裂缝、溶蚀孔洞和微孔隙,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变质岩储集层裂缝的形成是沙三沉积期拉张应力场和东营期右旋走滑应力场叠加作用的结果。此外,储层裂缝发育的其它控制因素包括储集层岩性、古风化作用及后生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渤海JZS潜山油藏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渤海JZS潜山基岩为一套太古界变质岩地层,具有构造复杂,裂缝发育、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渤海油田类似基岩潜山油田较少,缺少一定的预测研究方法和经验。以岩石薄片研究、岩心描述统计、常规测井及FMI成像测井信息分析为基础,总结了该区基岩储层的"四性"特征;同时,利用地震多属性技术综合分析和预测潜山储层发育展布特征,避免了单项技术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形成了一套有效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为油田评价及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贝尔凹陷基岩潜山储层属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预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寻找优质储层、提高油气藏勘探成功率的前提和保障。文章根据贝尔凹陷基岩顶面构造形态及基底断层分布特征,利用“曲率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对“与褶皱相关裂缝”和“与断裂相关裂缝”成因的两种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贝尔凹陷基岩顶面与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沿构造走向分布,分布于贝西次凹贝302-贝13井及贝D4井东部、贝中断隆带霍10井周边及贝42-贝16井一线、贝中次凹内希13-希5-德8井附近。与断裂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西南部及中部、贝中断隆带贝30井附近、贝中次凹东北部德8井附近及西南部希5井周边。岩心观察表明贝16井基岩潜山顶部主要发育构造曲率控制下的溶蚀性裂缝,与裂缝预测结果相一致,证明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潜山是渤南低凸起潜山中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目标,运用钻井、地震、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BZ28-1碳酸盐岩潜山油气田为例,对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包括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2套储集系统,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其次为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裂缝和溶蚀孔隙。物性分析表明,白云岩中的不等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物性最好,且普遍好于灰岩。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1)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有利的储层主要分布在局限海、潮间坪和潮坪中的白云岩和部分灰岩中;(2)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顶部以下0~250 m和0~150 m的范围内,岩溶古地貌中的岩溶高地和宽缓的岩溶斜坡相带是岩溶储层发育最有利的部位;(3)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形成的纽带,在不整合面附近的半充填或未充填的构造缝和溶蚀缝,既可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也可与溶蚀孔隙复合,形成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大大改善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域A油田位于渤中凹陷西南部,主要目的层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钻井揭示太古界潜山储层为裂缝型储层,储层纵、横向变化较快,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为此,在充分挖掘地震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性的叠后多属性裂缝检测技术。首先,通过区域地质认识及钻遇情况,将裂缝储层段在垂向上分为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建立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而明确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的地震响应及识别特征;最后,在正演模拟结果的指导下开展叠后地震属性及裂缝检测研究并利用绕射波技术对储层进行进一步精细描述。研究成果与已钻井资料的吻合度较高,为下一步的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形理论预测潜山储层裂缝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型潜山油藏的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潜山裂缝主要为断裂伴生裂缝,断层与裂缝多为同一应力场下破裂程度和相对位移量不同的裂隙,具有自相似性,满足分形理论。实际资料表明断层和裂缝也存在自相似性。以岩心裂缝密度为桥梁,将区域断裂信息维与取心段裂缝信息维定量联系起来,断裂分维值大的区域,裂缝分维值也高,说明裂缝越发育;反之亦然。根据研究区井的油气情况统计,确定出裂缝分维值门槛,便可有效预测出裂缝有利区及含油气范围。  相似文献   

8.
潜山油藏是东营凹陷一种重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广饶潜山由于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储层的缝、洞、孔隙发育。经钻井揭示,潜山储层普遍含油,且储集层的非均质极强,给储层的预测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加大了储层特征研究力度,建立了广饶潜山储层研究技术体系(应力场分析、相干体计算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从而确定了潜山储层有利相带分布范围,并部署了3口探井。  相似文献   

9.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潜山构造裂缝型变质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实际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储层裂缝的八个定量表征参数;然后利用单井测井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给出了单井裂缝方位及纵向上裂缝分布规律;最后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在储层裂缝形成期(沙四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构造裂缝的三维定量预测,给出了裂缝的方位.以及裂缝密度的三维分布状况,为该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低勘探程度区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的分布特征,借鉴陆上成熟探区火山岩储层发育模式,综合分析了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探索了一套“岩相-裂缝-溶蚀孔缝”三因素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渤东低凸起南段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裂隙式和中心式两种火山喷发模式,火山口主要位于研究区西侧,向东逐渐由近...  相似文献   

11.
根据潜山油藏岩性分布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变质岩潜山油藏相控建模方法,即依据"优势岩性"理论,利用录井资料中的岩性分析数据,建立变质岩相分布模型;以变质岩相为约束条件进行储层建模,实现了相控条件下基质的孔渗模拟。针对该类油藏裂缝发育、存在裂缝渗透率各向异性的特点,将各向异性建模方法引入潜山裂缝性油藏建模中,建立裂缝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定量表征模型。该方法考虑了裂缝和基质渗流特征,建立了双重介质模型,更便于与油藏数值模拟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裂缝性潜山储层地震描述技术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裂缝是潜山油气藏的重要储集层 ,潜山的油气产出与裂缝的发育情况密切相关 ,因此 ,对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和裂缝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尽管单条裂缝在地震资料上难以识别 ,但是裂缝带在地震资料上有其特征。描述了裂缝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并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吸收系数技术、地震相分类和相干分析技术对潜山储层进行预测。通过在车古 2 0 1潜山的应用实例分析 ,说明以上 4种储层描述技术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勘探程度较低的束鹿太古界变质岩潜山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地震资料,综合研究了束鹿凹陷潜山变质岩的类型和储层特征。研究表明:束鹿凹陷潜山变质岩以片麻岩、片岩、变质石英岩为主,为一套中—低级区域变质;潜山储集空间有溶蚀孔和裂缝2种类型,潜山顶面溶蚀孔、缝发育,深部主要为构造裂缝,裂缝的形成与发育程度受岩性、断层、埋深及古风化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束鹿凹陷南部雷家庄潜山带为变质岩储层发育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4.
方法 应用经验公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递减曲线法及数值模拟法对裂缝性潜山油藏进行可采储量计算研究。目的 确定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评价开发效果 ,并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根据油藏实际动态数据之间的统计规律 ,东胜堡潜山油藏可采储量为 5 0 0× 10 4 t左右 ,采收率为 37 2 %。结论 计算可采储量的方法较多 ,应充分考虑油藏各种地质、开发动态实际因素 ,选择适合于该油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海外河地区变质岩潜山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勘探程度较低的海外河潜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并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地层倾角等多种资料,综合研究了海外河变质岩潜山的储层特征。系统分析了潜山岩石类型和特征、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等多种因素。取得了海外河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地层呈层状分布、可形成储隔层交互分布、油气沿深大断裂向潜山内幕运移并在裂缝高密集带聚集成藏的认识,揭露了潜山内幕油藏发育情况,对深化海外河潜山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变质岩潜山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萍  郭秀文  贾洪涛 《特种油气藏》2011,18(4):63-65,138
XG7油藏是一个深层、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含油幅度超过2 300m。对于这种巨厚油层的潜山油藏,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影响开发方式选择、井网井距设计的重要因素。对油藏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潜山纵向非均质性特点和划分储层段的方法。XG7油藏以分段性认识作为基础进行开发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苏北盆地古潜山岩溶储层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基岩性质和中新生代沉积与构造背景的差异性、岩溶储层缝洞系统的形成时间等方面,分析了苏北盆地兴化古潜山XG1井与XC1井岩溶储层发育差异的原因,探讨了古潜山岩溶储层的形成机制。认为岩溶面出露的岩石类型与结构和印支—中燕山期古风化岩溶地貌是控制本区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XG1井与XC1井岩溶储层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三垛期末强烈的翘倾运动在改变古潜山面岩溶格局的同时,引起地下流体活跃,加剧了XC1井处岩溶强度,有利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但却对古潜山油气藏保存不利。古潜山油气勘探应以中新生代凹陷的边界断层(如真武断层)被动盘、低凸起之间的鞍部、斜坡带下的下古生界结晶白云岩古潜山(或断块山)为主。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潜山裂缝性油藏油水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布达特潜山油藏属于基岩浅变质裂缝性油藏,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空间类型,含油饱和度由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和裂缝孔隙含油饱和度两部分组成。通过油气成藏过程的毛细管压力平衡理论,建立油藏高度与基质孔隙度函数关系,求取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并利用裂缝含油饱和度测定的经验参数,计算出潜山油藏双重孔隙介质储层的总含油饱和度;通过对工区不同断块生产井试油、试采及初期产液性质与相应射孔层段的测井响应特征统计与对比分析,依据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基质孔隙度、裂缝孔隙度以及储层的总含油饱和度,并分别与电阻率曲线参数进行交会,建立不同断块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划定油层、水层、油水同层的解释标准;将工区各井油水层解释结果应用于油藏生产动态和油水界面系统分析,将布达特潜山油藏划分为四个油水系统,每个油水系统内部均表现出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与油藏地质特点及储集层类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效果好,对潜山油藏开发和方案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辽河坳陷潜山勘探在经历了规模探索、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变质岩内幕油气藏的概念,建立了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理论,有效指导了勘探工作,但是,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容.文中认为,在潜山以源-储双因素耦合为主导构成的有效运聚单元内,不同潜山受储层、输导条件影响,形成不同成藏特征的新生古储型油气藏.因此,需要对潜山类型进行划分,明确各种类型潜山油藏的分布特征,从而建立适用不同类型潜山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