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梁油田陆9井区由于受低幅度构造影响,成藏过程中单层(砂层厚度5~10m)未被充满,造成所有的油井同一层内形成上油下水的分布特点。油藏开发初期采用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为20%左右,为了挖掘剩余油潜力,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结合实钻穿层井验证方法对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油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陆9井区薄层底水油藏水驱特征为底部水淹型,剩余油呈船底形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 井区下白垩统呼图壁河组油藏为典型的薄油层、边底水活跃的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推(锥)进及注入水突进影响,部分油井含水高、采出程度低且增产难度大。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利用多种手段对油层水淹状况和水驱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对侧钻水平井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2008—2009 年共实施侧钻水平井14 口,平均单井增油8.1 t/d,含水下降47.2 个百分点,恢复产能2.69×104 t,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朝阳沟油田属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含水逐渐升高,油水关系复杂,储集层剩余油挖潜难度日趋增大。在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解释评价水淹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近两年来朝阳沟油田所钻的两口密闭取心井资料以及其他投产井资料,总结低渗透油层剩余油的录井资料特征,可以较准确地认定低渗透储集层剩余油富集部位,较好地判断储集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潜力,进而建立朝阳沟油田剩余油射孔选层依据为:1剩余油饱和度应该大于37%的油层;2热解气相色谱主峰碳响应值大于1.2mV,且解释为中水淹以下的油层;3厚度一般大于1.5m的油层。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边底水活跃的油藏,天然能量充足,总体开发效果较好,但统计发现产油量往往与油层厚度不成比例,厚度2~3m的油层时常累产油达几万吨,而有些7~8m以上厚油层累产油不足万吨。通过剩余油监测,结合剩余油分布研究,高含水期的厚油层仍有较大潜力。近几年来,华北油田技术人员针对水淹厚油层剩余潜力,应用复合堵水、钻水平井等技术挖掘层内剩余油,取得较好效果,对同类油藏剩余油挖潜和提高采收率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濮城Es2段油藏为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油藏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注采系统适应性差,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分析,沉积相分析,数值模拟及测井-沉积微相法,对该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采方法展开研究,剩余油挖潜措施实施后,增油效果十分明显,该研究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渗透率韵律性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海上油田多韵律、多油藏类型的特点,系统研究该油藏的渗透率韵律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取心井及动态监测资料,将其分为7种韵律模式。对于边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规律各异,但共同之处在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渗透率较低部位。针对底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其挖潜策略主要是加密井网,控制液量;针对边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其挖潜策略主要是堵高补低,侧钻挖潜。  相似文献   

7.
临2馆三3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与挖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盘油田临2馆三3油藏为正韵律厚油层,直井开发20多年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成为典型的次生底水油藏,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7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断块综合含水下降6.3%,采油速度提高0.91%,采收率提高7.2%,增加可采储量24×104 t.实践证明: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运用水平井技术,对提高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采收率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王海  高晓飞  于磊 《石化技术》2023,(2):158-160
底水油藏内部发育隔夹层,对油藏早期开发井起到延缓底水的作用,但开发后期,准确寻找剩余油富集区是一大难题,水平井呈现底水和边水双重驱动的特征,剩余油分散,实施调整井难度大。在结合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分析后,研究不同部位水平井的水淹模式、剩余油分布,打破原有思路,在底水油藏开发后期精准寻找剩余油,实施调整井。为油田后续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欢西油田稠油藏类型多为边底水油藏,油水关系非常复杂.在吞吐降压开采中后期,油层水淹严重制约了油藏的持续稳定生产.从含水和压力变化趋势,油井见水类型判别入手,采用数理统计、类比和测井曲线、"找水"而非"找油"动态监测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用"四性"关系进一步识别水淹层.经过研究,认清了油水分布规律和剩余油潜力,进而实施配套的挖潜采油工艺技术,稠油油藏保持1.2%的采油速度稳产,含水控制在78%左右.  相似文献   

10.
锦17块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高轮次、高含水、低油汽比的蒸汽吞吐阶段.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洲资料找水等方法,研究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断块采收率.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葳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疆油田夏盐11井区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强,产量持续下降,注水开发后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持续稳产能力较差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及动态监测资料开展了非均质性强油藏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下步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夏盐11井区剩余油挖潜潜力区可分为3种,Ⅰ类为注采井网不完善控制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高,平均大于45%,油层厚度不小于4.5 m,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挖潜对策为储层改造提高低渗区域的物性;Ⅱ类为井间滞留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平均为20%~45%,油层厚度为3.0~4.5 m,主要发育河口坝,挖潜对策为油水井补孔、完善注采井网;Ⅲ类为水淹程度较高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平均小于20%,油层厚度不超过2 m,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对策为老井补孔和水井分注,同时进行注水井调剖,对低产井进行重复压裂、补孔。该研究可为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尕斯库勒E13油藏是异常高压低渗透未饱和油藏,采出程度近40%,含水74.44%,剩余油分布零散.建立了E13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E13油藏剩余油进行了定性的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13油藏剩余油主要有3种分布类型,层内未水淹型、连片分布的差油层型和井间滞留区型,4个主力层系剩余油储量最大,是剩...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饱和度监测、钻密闭取心井、常规油藏工程分析等手段,寻找单家寺油田单10块稠油热采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相对富集区。通过新钻井、老井侧钻、深度调剖、注氮气等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综合递减率下降10.0%,采收率提高2.94%,油汽比上升0.11。对单10块剩余油研究拓展了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的挖潜方向,对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划分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表明,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的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5%,有20%-35%的可动剩余油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被隔挡在地下,它们或者受砂体复杂的建筑结构控制分布于砂体的某一部位,或者分布于开发井距难以控制的小砂体中,在目前开发井网已经很密的情况下,砂体的建筑结构是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解剖砂体,认识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要素的类型及分布方式是建立储层地质模型、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论文研究,找出适合大庆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划分厚油层内部建筑结构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思路和可操作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单层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影响因素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在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及开发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研究区块的动静态资料情况,提出了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单层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方法,并在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三次加密试验区剩余油研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经新钻检查井资料检验,单层剩余油识别符合率为81.4%,为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单层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相关问题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CO2驱后储层及剩余油物性变化的研究还不多。据统计,成功进行CO2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约30%,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CO2驱后储层及剩余油物性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CO2驱后储层物性变化、CO2驱后剩余油物性的变化及剩余油与储层之间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特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研究,多数采用核磁共振方法监测剩余油饱和度,对微观剩余油分布位置及定量分析的较少。为了确定扶杨储层不同开发阶段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和状态,采用激光共聚焦以及光刻玻璃模型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方法研究扶杨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采用光刻玻璃模型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研究扶杨油层剩余油分布类型及成因,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研究扶杨储层天然岩心不同开发阶段各类剩余油分布数量,并研究了不同挖潜措施对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动用效果。结果表明,扶杨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以簇状为主,占60%以上,随着岩心含水率的升高,部分簇状剩余油被注入水驱替,变为分布更加零散的柱状、油滴状、膜状和盲端状。改变驱替方向、周期性注入方式使簇状和柱状剩余油得到动用;增大驱替压差可以使簇状和油滴状剩余油得到动用;增大驱替液黏度能够使这五种类型微观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8.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33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微观分布的主因.宏观上,剩余油分布在主力油层、储层正韵律中、上部及低孔渗流沉积单元内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微观上,在水淹较低部位仍有网络状、斑状剩余油,在储层物性好的局部死区有孤立的剩余油.沉积模式是控制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集油田高7区阜宁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志香 《海洋石油》2003,23(2):51-54
文章把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构造高部及在边缘相带的薄砂体中 ,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 ;在垂向上非主力层砂体发育局限 ,呈透镜状 ,物性也较差 ,油层厚度薄 ,剩余储量有限 ,但剩余油饱和度高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模式主要是正韵律和复合正韵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正韵律的上部低渗区 ,复合正韵律的上部和下部相对低渗区。针对剩余油分布富集区 ,进行了注采井网调整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双河油田Ⅴ下层系油藏特征建立非均质模型,得到不同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式;分析不同地质、开发条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注采井组生产井综合含水率达到95%时,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与不同因素(提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油层厚度)的关系式。分别应用回归公式和数值模拟对双河油田五点井网的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进行计算,二者结果误差均小于10%。综合运用回归公式定量描述剩余油及井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今后实际油田注采井组单元后期开发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