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影响王瑶水库汛限水位变化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了王瑶书库汛限水位的动态研究,结合王瑶水库主汛期和次汛期的水库蓄水运行以及以及排沙措施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情况对王瑶水库次、主汛期的汛限水位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2.
王瑶水库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实现扩容增效,是保障延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王瑶水库的运行情况及清淤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在王瑶水库实施生态清淤的理念,分析了王瑶水库进行生态清淤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水库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态清淤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整个延安市的自来水供应都是来自王瑶水库,因此对水源水库进行保护,使它能够顺利良好地运行,并且延长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而要确保王瑶水库能够长期运行的主要措施就是排沙清淤。基于此,主要针对王瑶水库排沙清淤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瑶水库是高含沙河流上以供水为主要目标的水利枢纽,入库水流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236 kg/m^3,为了保证敞泄排沙期间的供水,工程设有配套的红庄调蓄水库作为反调节库。在水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王瑶水库运用方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运用方式下王瑶水库的泥沙冲淤过程和水沙调节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方案优化比较,最终确定王瑶水库的合理运用方式为汛期定期相机敞泄排沙,即汛期7月1日至8月24日内期间,若遇入库流量大于5 m^3/s,并且含沙量大于200 kg/m^3的情况,水库进行敞泄排沙,敞泄排沙期间供水任务由红庄水库承担,其余时间水库蓄水运用。  相似文献   

5.
王瑶水库是高含沙河流上以供水为主要目标的水利枢纽,入库水流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236 kg/m~3,为了保证敞泄排沙期间的供水,工程设有配套的红庄调蓄水库作为反调节库。在水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王瑶水库运用方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运用方式下王瑶水库的泥沙冲淤过程和水沙调节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方案优化比较,最终确定王瑶水库的合理运用方式为汛期定期相机敞泄排沙,即汛期7月1日至8月24日内期间,若遇入库流量大于5 m~3/s,并且含沙量大于200 kg/m~3的情况,水库进行敞泄排沙,敞泄排沙期间供水任务由红庄水库承担,其余时间水库蓄水运用。  相似文献   

6.
叶小刚 《陕西水利》2010,(1):110-110
水库泥沙淤积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只有采取有效合理的排沙减淤措施才能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王瑶水库的运行方式和淤积规律,通过对比泄空排沙、基流排沙、机械清淤排沙几种排沙方式,结合水土保持和工程措施,制定出周期性汛期空库排沙,汛末蓄水兴利的运行方式,保证了王瑶水库长期良好运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重点危险水库之一的延安地区王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月上旬通过了竣工验收,并被评为优良工程。王瑶水库位于延河支流杏子河中游,距延安市65km,是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总库容2.03亿 m~3,建成于1972年。在1977年7月延安遭受大水灾时,王瑶水库有效地拦蓄了杏子河全部来水2600多万 m~3,大大减轻了延安市的洪灾损失。但是,由于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长期不能正常运用。鉴于它位置重要,病害严重,国家防总将其列为全国重点危险水库,从1987年起,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进行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王瑶水库基本情况及多年来水沙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对不同的水库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合理的水库运行方式,以期为同类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王瑶水库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王瑶水库径流泥沙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并利用系列资料进行滑动平均计算以反映径流泥沙变化趋势。绘制不同年代输沙量和径流量双累积曲线,对流域输沙量随径流量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判定水沙变化的突变时间点,然后用有序聚类法对径流趋势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王瑶水库流域水沙关系基本协调,径流、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径流、泥沙系列变异点在1980年,与实际情况吻合;洪峰流量降低,但大洪水仍有可能发生。通过从量值、过程、洪水等方面分析王瑶水库的水沙特性、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可为流域区内水利水电建设、水沙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省继完成羊毛湾水库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之后,又于1990年11月5日至15日完成了延安地区王瑶水库自动测报系统的电路测试工作,并已着手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我省计划在1991年至1993年间陆续建设王瑶、石头河、冯家山、石门、石砭峪等大型水库和重点中型水库自动测报系统,完成水利部王守强副部在全国蓄滞洪区警报通讯网会议上提出的“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大型水库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工作”,为  相似文献   

11.
陕北旱区的王瑶水库又传来警报——油田开发造成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情势紧迫! 地处杏子河的王瑶水库是延安地区工业、农业、生活供水的水源地,具有防汛、灌溉、发电、养鱼、饮用等多种用途。如此重要的水源地。理应严加保护。但近年来由于长庆油田在山顶、山坡上大量采油,600多眼油井,无任何排污治理措施,致使库区周围生态环境及河流、水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今年4月。省水文总站组织人员到王瑶水库库区进行调查,在水库保护区内的山坡上、山沟里到处可见因钻油井、洗油管所抛弃的工业污染物,山坡上流着  相似文献   

12.
劈裂灌浆技术在王瑶水库土坝加固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劈裂灌浆是处理坝堤病险隐患的一项先进技术,其效果好,施工简单,造价低,我省已在多处土坝加固中应用。如王瑶(大(二)型)水库土坝1988年劈裂灌浆后一直高水位运行,再未出现异常,效果满意。今再发表王瑶水库及宝鸡市8座水库应用劈裂灌浆技术加固土坝的两篇文章,以使同志们对劈裂灌浆技术有进一步了解,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国安 《陕西水利》2009,(6):122-123
本文对王瑶水库33年的运行方式及淤积形态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认为空库运行拉沙可以使部分淤积排出水库,减少有效库容的损失,是一种有效的调度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瑶水库,坝高55米,库容2.03亿立方米。该水库位于延安市上游60公里,位置重要,是我省重点防汛的大型水库,要求按可能最大洪水标准设防。水库泄洪洞自1980年建成以后,虽然具备了“底洞、大泄量”的排沙条件,由于未能及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沙调节运用方案,仅进行了几次滞洪排沙,效果不大。截止1984年底,累计库容淤积8500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41.9%。年平均淤积量达到708万立方米,水库的防洪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这就成为延安人民十分关切的问题。 1985年5月,延安地区水利水保局召开了王瑶水库水沙调节运用方案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王瑶水库大坝建筑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王瑶水库大坝的建筑质量作以评价 ,以供黄土地区建坝以及黄土地区病险库等同例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瑶水库位于延安市以上延河支流杏子河中游,距延安市65公里,总库容2.03亿立方米,水库任务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55米。自1972年大坝建成以米,坝体曾不断发生裂缝,影响水库的安全运用,被列为全国重点病险水库之一。为了搞清王瑶水库的病害,拟定处理措施,从1986年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大坝安全监测中心、水利部西北、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以及省内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试验研究和分析工作,提出了14份安全论证文件。在此基础上,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泥沙河流水库所存在的蓄水与排沙相矛盾的问题,以延安市王瑶水库为例,应用水库泥沙累积淤积模型。分析了水库在蓄洪运行方式下的可淤年限,探讨了异重流排沙低水位运用规则和7~8月敞泄空库运行下的冲淤平衡,提出了既能提高供水效益又能维持排沙效益的组合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方卫红 《陕西水力发电》2001,17(2):17-18,31
介绍了王瑶水库泄洪洞明流段底板及侧墙的破坏现状及所造成的原因分析,提出采用钢筋网和加钢纤维混凝土喷锚处理措施来修补被破坏的结构是一种有效,方便的工程措施,为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结构上的应用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对王瑶水库降雨、径流系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基础上对年径流量减少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系列无显著下降趋势,年径流系列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突变时点在1995年左右,突变前后年径流减少了25.1%;年径流总变化量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量为-8.4 mm,贡献率为68%,气候变化引起的变化量为-3.8 mm,贡献率为32%,说明人类活动是王瑶水库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王瑶水库的实测资料和水沙特性分析,类比同类工程,参照经验公式计算,对以防洪为主的多泥沙河流水库泄流排沙规模进行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多泥沙河流由于泥沙颗粒细且含沙量高,洪水期水流流态属宾汉体,堰流流量系数小于牛顿体。通过分析,王瑶水库作为防洪水库,受泄流规模偏小的限制,滞洪过程无效拦蓄过多,造成库内泥沙淤积严重,需要增大泄洪排沙规模,满足洪峰过后在下游安全前提下,尽快下泄所滞蓄洪水,使泥沙在库内落淤量少,同时形成协调的水沙关系,使冲刷下泄的泥沙在下游河道不淤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