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坑降排水工作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了枞阳县东部城区幕旗山排涝泵站工程基坑降排水设计及施工情况,供类似工程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利工程建筑物施工降排水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水利工程施工降排水的目的是为高地下水位的建筑物提供干地施工条件,降排水布置方案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顺利进行和投资的大小。文章利用施工降排水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施工降排水的计算降水深度和实际降水深度的对比,讲述了基坑降水方案的布置的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中结合吉林省哈达山松原灌区龙海泵站工程边坡处理方案,采用Geo-Studio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拟情况,考虑不同的降排水方案,对比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得出基坑发生塌落的主要原因是降排水方案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排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及建筑物的正常施工。采用的排水方法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情况来确定。我们在肇东合居排水闸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闸室和消力池分别采用了明沟排水和管井排水法进行基坑排水,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泵站基坑开挖的降水、截渗、排水以及对泵站、引渠开挖施工方案研究,制订了满足工期要求、资源消耗最少、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解决了大型基坑开挖的降水、防渗问题,并对基坑开挖方案进行了优化,保证了整体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水利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要点,结合具体水利涵闸工程实际以及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展开深基坑降排水计算,并对监测点布置、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等展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能为基坑施工提供可靠保证,对于具体工程而言,必须结合实际条件准确分析结构受力,并加强支护方案的比选与可行性论证,同时加强基坑开挖变形监测,为水利工程顺利展开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以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的景德镇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加压泵房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为背景,在分析了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降排水方案,并对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排水施工进行分析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基坑降水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土层渗透系数、降水深度并结合工程实际,经过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后确定;在深基坑综合降排水实践的过程中,应当采用信息化施工手段,进行降深、出水量等的定时监测,并通过抽水试验进行降排水效果验证,从而不断优化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与结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徐州市夹河街强排泵站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特点及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该基坑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土质差、地下水位偏高、支护形式多样、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难度较大。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对基坑灌注桩、旋喷桩、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以控制工程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伟民 《人民长江》2003,34(9):52-52
降排水是开挖基坑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对于水文条件、土体特性较复杂的工程地区.通过对班台分洪闸工程闸室水文条件、土层特点的把握,对基坑降排水观测试验的规划、实施,取得试验数据,为开挖前排降水方案提供决策依据.观测分为截水沟涌水观测和井点观测,经分析,整个基坑开挖区的涌水量较小,不影响开挖,无需采用轻型井点的降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钰强  孙得森 《人民珠江》2022,(S2):93-96+100
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渗水严重威胁基坑安全和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基坑降水方案至关重要。以西藏珠拉营地施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一种碎石基坑法的人造井点联合降水技术,该排水系统包括基坑、碎石、钢管、垫层、防水卷材、自排水,经过开挖基坑、埋入钢管、填入碎石、抽水降排、基坑换填、埋管自排等一系列工序完成井点降水过程。实践表明,该系统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可有效保证基坑稳定,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汪祠排涝泵站改造工程施工导流与基坑排水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施工导流对施工过程中降雨、圩内排水发挥有重要影响,同时,基坑排水对基坑开挖、水下工程的施工起到关键作用。主要介绍宣州区汪祠排涝站技改工程井点式基坑排水的施工方法与经验,为类似中小型排涝站工程施工中引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田田绿化广场工程场址下伏深厚软土,深大异形基坑开挖对周边京广铁路、城市高架等重要建构筑物的影响需开展专题研究。基于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通过三维有限元动态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结合支护结构及周边计算成果,经与相关规范中既有建构筑物变形允许值的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点区域的加固方案;对基坑工程实际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临近建构筑物变形在基坑开挖至底标高时快速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专项加固方案可有效控制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变形指标,验证了基坑支护及专项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保障了该深厚软基区深基坑施工顺利进行。精细化数值模拟可有效克服现有规范在评估新建和既有工程相互复杂影响时的局限性,有助于为优化工程方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超大复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环境变形的影响,以河南省郑州市龙湖金融岛项目基坑工程为例,采用全站仪对基坑内支护桩顶、内支撑格构柱及坑外地面进行监测,利用多点位移计对支护桩旁土体进行测斜,通过分析基坑周围环境的位移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基坑支护桩、坑外土体及基坑变形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沉降变形特征可分为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内支撑拆除和垫层完工4个阶段;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拆除阶段,支护桩桩顶、格构柱及邻近地面沉降变形较大,垫层施工对基坑变形具有减弱作用;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及内支撑拆除阶段,相邻格构柱间不均匀沉降使格构柱变形增大;基坑开挖主要对邻近管廊的沉降变形具有影响,特别是土方开挖前期邻近管廊的变形出现快速增大。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闸扩建工程,在原水闸拆除及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编制时,既应考虑老闸拆除对保留部分结构的影响,又要考虑深基坑开挖及施工降排水对老闸保留部分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减压降水井+减压降水导渗管组成减压降排水装置联合降排水方案,减压降水井和减压降水导渗管相连通,地下水流向减压降排水装置中,当地下水上升到控制水位时,减压降水井中的水泵自动抽水外排,使基坑底部动水力方向由向上减小为向下或持平,使深基坑基底无隆起、边坡稳定,降排水得到有效控制,老闸底部地下水位保持稳定,老闸室结构完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愈发受到重视。为研究在地下水丰富、周边环境复杂的工况下基坑不同支护方案的安全性,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及参考,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建筑不均匀沉降及管廊竖向位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钻孔灌注桩(Φ800 mm@1 500 mm)+内支撑及桩间旋喷形式,基坑围护桩水平变形超过安全允许值,且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较大;若采用地连墙(厚800mm)+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可有效控制基坑及周边构筑物的变形,使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天津松江东南角二期基坑工程,周围环境复杂,紧邻天津地铁东南角站,因此在其施工作业前应对周边建筑造成的潜在位移影响进行评估,并进行监测。以此为工程背景,结合数值计算分析等手段,预测基坑的开挖对车站的影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从而对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加固及东南角站的运营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对危险部位事先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基坑大面积开挖产生的卸荷效应显著,导致坑外土体产生趋向坑内移动的趋势,在土体变形传递效应的影响下地铁车站以及隧道产生一定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基坑降水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一期大基坑开挖对隧道变形影响显著,尤其是对隧道水平位移。建议在大基坑和隧道之间预设注浆纠偏措施并加强变形监测,保证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城市高大建筑和市政设施等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以沈阳金融中心大厦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周边建筑荷载对在建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研究基坑水平和竖直位移变化规律,验证支护结构的有效性;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为计算工具对基坑进行多次数值模拟,得到建筑物作用力、建筑距离等作用的改变与支护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坑周边存在建筑物时,基坑变形量明显加大;随着基坑周边建筑物作用力的增大,基坑变形量呈线性增加;在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建筑距离对基坑的影响呈幂级数增加,建筑物"细高"时对基坑的影响较大,"矮胖"时较小。上述研究成果对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浦第二抽水站工程地质为深厚海淤土,距离已建大浦第一抽水站外边线仅相距35.25 m,施工时为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工程安全,经综合分析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基坑开挖深度、周边荷载、基坑位移对主体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加固、在基坑东侧边沿布置一排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组合支护模式,同时加强对组合支护桩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监测等措施,解决了该站基坑开挖、施工降排水对周围建筑物安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积累兰州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经验 ,依托兰州地铁某车站对常用支护方案进行对比 ,选定钻孔灌注桩加钢管内支撑方案 ,同时 ,采用FLAC3 D软件 ,对基坑典型断面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 :基坑开挖初期 ,桩顶水平位移较大 ,沿桩身呈前倾型分布 ;随着基坑开挖 ,位移较大部位不断下移 ,钢管内支撑施工后 ,支护桩的水平位移曲线呈")"型分布 ,最大值大约位于距离坑底1/2~1/3倍坑深处 ;坑边最大沉降点距离坑边一般约为桩体外侧5 m~10 m的区域 ,沉降影响范围约为1.5倍~2倍基坑深度 ,后续车站支护可采用适当优化的钻孔咬合桩+钢管内支撑的方案 ;对于兰州地区基坑降水工程 ,当降深不是很大、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时 ,一般可采用坑外管井降水加坑内明排措施.  相似文献   

20.
香炉山输水隧洞泵闸枢纽地质环境复杂,基坑工程的建设面临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针对该基坑工程开展支护结构方案优化设计。利用FLAC 3D 对不同支护结构型式下的基坑沉降、闸站沉降以及桩体位移进行了仿真计算,评价认为内支撑支护方案最优,且桩间距控制在不超过2.5m 最为适宜。研究成果可为水工建筑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