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江  蒋中港 《包装工程》2020,40(22):7-14
目的 设计是人类创造技术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形式,技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为设计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哲学根基,本文旨在探究技术设计的哲学思想之源,以期从技术哲学范畴启迪设计科学研究和设计实践创新。方法 研究溯源技术哲学的发端、经典理论及两次经验转向脉络,探究支撑技术设计研究的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基础,并相应从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出发,分析和论证技术哲学思想对设计研究进路的影响。结论 阐明了技术设计的哲学思想基础和演进脉络,发展了技术设计理论的实践情境研究进路与理性逻辑哲学研究进路,并证明了两条技术设计研究进路在哲学思想和逻辑上存在一定的同源性与互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彩色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工智能结合设计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彩色化研究的技术特点及适用场景,结合人工智能背景对智能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总结。方法 首先,对人工智能彩色化研究的技术需求、应用场景进行融合分析,推导人工智能与设计创作结合的可能性;其次,对彩色化传统方法与人工智能基础技术进行调研,以交互设计的理念为灵感启发,将人工智能的彩色化方法分为显式交互彩色化和隐式交互彩色化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讨论研究彩色化技术的应用对象、预处理步骤和实践体验。结果 总结概括彩色化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技术重点。结论 “AI+设计”的趋势背景下,以彩色化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正成为设计师的辅助工具,在科技、艺术、影视、人文等领域展现出交叉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哲学为基础,从设计思维的本质深入研究,重新诠释设计思维,以期从哲学范畴加深对设计思维的理解,明确设计思维存在的意义,探索设计思维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方法 以技术哲学、设计哲学、认知哲学、哲学人类学为基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案例搜索,在哲学上解读设计思维的本质,在思辨中加深对设计思维的认识,从而确定设计思维的发展方向。结论 阐明了设计思维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设计思维在技术哲学、设计哲学、认知哲学和哲学人类学视角的本质理解,拓宽了设计思维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明确了设计思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和普及设计进入大众生活的重要途径,未来在诸如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等跨学科的领域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剖析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兴起的手工艺向纯艺术转化的趋势,揭示手工艺人“由技入道”的定位转换所隐含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反思现代主义艺术理念对手工艺的宰制与挪用现象。考察人工智能设计为促进设计与制作再融合所提供的契机,进而提出了新工艺的概念构想。根据具身认知及情境认知理论,分析手工艺创作具有的设计内含于制作,感知与运动协调往复等特征,梳理手工艺的社会美学所彰显的交互、情境、合作等价值,进而论证人工智能设计与手工艺的结合,对于破解身心关系这一创造心理的核心命题,以及由技术具身化对强人工智能可能的路径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探索。人工智能在新工艺领域的应用将重启设计与制作的交融,而集研究、设计、制作等职能于一身的新工匠将通过各种实验性探索对“材美工巧”、“心手同体”等传统理念做出创造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高云庭 《包装工程》2022,43(2):200-210
目的阐述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可持续设计升维路径,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支持。方法基于人工智能2.0应用技术和大量设计实践案例调研,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思维,通过层次结构与比较分析,研究可持续理念下设计的内容、方法、流程、形式、效果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增值效应和新的特征,探索可持续设计的升级模式与技术应用途径。结果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演变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并存在识、思、像、构四个升维路径。结论可持续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从认知、思考、表达、行动四个向度赋予设计及其对象智能化功能与更多价值,新的工具和主体会深刻影响到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设计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对交互设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7,38(20):27-31
目的人工智能对交互的感知方式及认知逻辑影响较大,交互设计的方法、交互设计的流程、认知心智模型、交互技术及交互界面的表现方式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已经发生颠覆式改变。交互设计面对新的技术变化,需要从技术哲学与创新思维及设计技法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对比研究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异关系,结合无人驾驶车产品服务系统的交互设计等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智能的概念,辨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混合作用于交互设计所带来的变化。结论混合智能对交互设计方法流程、设计细则、设计评判都会有新的特征表现,通过人工智能产品交互设计,印证人工智能对交互设计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潮”风兴起,中国传统纹样与“国潮”服装设计的融合也成为了时下热点。本文介绍了八达晕纹样的寓意与特征,并提出构图数字化、元素时代化、色彩个性化的设计策略,将八达晕纹样应用于“国潮”服装设计中。作者还据此策略进行了卫衣设计实践,以期助力这一传统纹样在新时代的推广,也为“国潮”服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卓 《包装工程》2020,41(20):265-270
目的 从“农业+文创”跨界融合着眼,基于跨界融合下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命题,探讨文创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内涵和功能的流变,以及流变带来的设计思路的转变。方法 通过分析“农业+文创”融合下包装设计的典型案例,梳理文创包装设计的内涵,从农产品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农产品与创意形象的融合和农产品与品牌故事的融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思路转变和认识转变对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包装设计功能的流变。结论“农业+文创”融合的包装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工程,是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对产品精准定位,输出品牌理念,拓宽展示平台,升级服务对象,实现文化价值认同、设计价值认同和品牌价值认同,最终引发情感共鸣,促进消费,达到产品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研究范畴、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设计表达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为了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设计变革,思考设计师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行业的融合,构建智能化设计应用体系,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和设计发展的历史,对比研究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对专家系统、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主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探索人工智能在设计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行业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正逐渐转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辅助设计师的程序性工作方面,虽然降低了专业门槛,但是其无法取代设计师创造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设计的哲学方向定义品牌设计的内涵,从以有限思维理论为指导的设计方法去掌握理肤泉品牌的设计定位和产品内容,并从趋势去研究品牌的策划和设计思路,探讨品牌设计在色彩识别和体验等方面的设计进展。  相似文献   

11.
卢位安 《包装工程》2023,44(14):291-296, 326
目的 以先秦文字为研究对象,挖掘探究以其为灵感来源的标志设计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运用代表中国文化的视觉元素做好中国特色的设计。方法 从符号学角度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先秦文字的符号特征、功能以及审美。结合先秦文字标志设计实例,分析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阐述标志设计的文化语境以及基于先秦文字文化基因的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结果 证明中国先秦文字承载着强大的视觉化设计基因,其“观物取象”“应物象形”及“以形表意”等创造思想对当代标志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 先秦文字属于符号学意义上的视觉艺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基因,中国的设计需要在中国文化背景语境下本体化回归。在设计全球化的当下,探究以先秦文字为元素的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创新意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井溶 《包装工程》2021,42(14):365-371
目的 研究城市品牌传播中对动态海报设计的情感化需求,从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实现的反思层情感化设计入手,探讨其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为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反思层情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情感化设计三个层面为理论基础,联合城市品牌与产品共同推广的方式,利用城市目标客户群定位,对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实现的反思层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结论 提出了动态海报情感化设计的三种方法,以叙事空间设计完成了情感传达与城市文化关注,以熟悉场景和回忆场景与观众建立起了感情关联,利用交互设计让观众产生了情感认同.基于动态海报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使人工智能技术不再停留在外观与功能设计上,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反思层情感化设计奠定基础的同时还提升了城市品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建明  孙健 《包装工程》2017,38(22):180-183
目的分析和探讨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得出设计研究的系统论述。方法从设计研究理论的发展沿革着手,选取典型的学者和观点,结合哲学认知的基本范式,总结实证主义和构成主义两大哲学范式对于研究哲学意图和动机的影响,得出两者对于研究行为的理论认知和研究过程的指导意义。结论通过实证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视角,分析设计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设计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理论模型,指导实践并引发直觉的产生,设计实践转化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反映研究结果,是构成设计研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晏莉 《包装工程》2016,37(12):25-28
目的在倡导设计全球化及本土化的浪潮下,寻找本国独特的设计语言,使传统工艺在传承的同时又彰显出"现代"的艺术语言。方法以传统工艺在现代软装设计中的运用为例,通过对传统工艺与软装设计现状的分析,从文化形态、材料、物用形态等方面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提出思路。结论在丰厚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软装的设计语言,以革新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工艺,创造新的视觉边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艺术中蜕变衍生。  相似文献   

15.
于雷  冯鑫  彭文博  陈国强 《包装工程》2023,44(12):68-76
目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人文艺术领域,其中智能辅助艺术创作引领了学科领域发展新趋势,人工智能(AI)与传统美术图案的结合为传统美术的创新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活力。研究对公众如何认知经由人工智能转译后的传统美术图案及影响此类认知的主要因素。方法 研究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转译技术,将6幅中国传统艺术图案进行风格迁移和重构,并以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55名受试者对原图案和转译图案的情感评价与审美理解,进而对公众的认知结构进行解构与分析。讨论 研究发现,公众对经由人工智能转译后的传统美术图案的风格契合度的情感认知路径是多元复杂的,其涉及美感、色彩、愉悦、工艺、构图等多重元素的因素组合。结论 公众对人工智能转移后的美术图案的情感认知,除了现有研究所侧重的色彩与纹理等因素,生成图案的整体感以及其展现的情绪色彩也能够对公众契合度认知产生核心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以北京中轴线为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的遗产价值挖掘与阐释方法。方法 构建了人工智能阐释遗产艺术价值的知识图谱七步法:1)多源异构的艺术资料整理与数字转化;2)基于Protégé系统的本体系统;3)借助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厘清逻辑关系;4)结合NLP大数据技术进行文本挖掘与抽取;5)基于Neo4j构建数字化资源;6)基于Cypher语言查询与图算法提炼艺术价值研究;7)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呈现。结论 跳出了传统的中轴线宫廷艺术的范畴,提出了4个审美维度,并从4维度揭示了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的今天,学科交融,技术不断介入艺术中,民族艺术以新形式取得了新的发展,因此民族织锦与科学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够推进民族织锦发展与传承。以侗锦为例,讨论侗锦应用和数字化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转化传承形式,活化侗锦的传承思路,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和技术调查,对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阐述现有侗锦数字化应用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找到本次研究的切入口。分析侗锦和图像识别的跨界原因,并用现有服饰和织锦识别类案例成果分析说明侗锦与图像识别结合的可行性,重点在于构思识别后的侗锦进行交互设计的问题,旨在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的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