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双线性对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的签密方案,为同时有多名接收者的签密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该方案既保持了基于身份加密的优点,又具有可公开验证性,且安全性好。该方案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签密过程只需一次双线性对运算,接收者人数越多,其效率的优势会越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彦伟  杨波  王青龙 《软件学报》2018,29(2):442-455
为满足广播环境下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认证性需求以及消息收发双方的匿名性,本文提出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匿名混合签密机制,满足收发双方的匿名性保护需求,并且接收者具有解密独立性;正确性分析及安全性证明表明本文机制是安全、有效的多接收者匿名混合签密机制;相较与现有方案而言,除具有保密性和不可伪造性之外,本文机制具有更优的性能,如更高的匿名性、公开验证性等.同时,将本文机制改进后,提出具有收发双方匿名性、公开验证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属性的多接收者多消息混合签密机制,实现广播通信环境下用户的多消息发送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签密方案存在的可能泄漏接收者隐私、解签密不公平和无公开验证性等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函数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新方案将接收者解签密所需的身份信息揉合在一起,实现对接收者隐私的保护,具有解签密匿名性;每一个接收者解密所需密文信息相同,满足解签密公平性;任何第三方在仅拥有密文时就可验证密文发送方的身份,满足公开可验证性.与现有签密方案相比,新方案具有更小的计算量和密文长度.在随机预言模型下,给出了新方案基于双线性Diffie-Hellman(bilinear Diffie-Hellman, BDH)问题假设和计算Diffie-Hellman(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 CDH)问题假设的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多签密算法当中存在的效率不高以及无法同时保证发送者和接收者匿名性的问题,通过拉格朗日插值法和避免使用双线性对运算构造出一种多消息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发送者将所有接收者的身份信息通过拉格朗日插值变换添加到密文消息中,通过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每一位接收者,密文不再列出接收者的身份信息,保证接收者匿名性;在签密和解签密过程中不使用双线性对运算,提高签密和解签密的计算效率,缩短签密之后的密文长度,降低密文传输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存在的接收者身份泄露和解签密不公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具有公平性的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该方案运用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实现匿名性,不仅能解决现有方案不能保护接收者隐私的问题,而且具有解签密公平性,可防止发送者的欺骗行为.最后,对方案的正确性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证明,并与其它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6.
7.
随着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车辆在异构密码系统通信中的隐私泄露问题,为了满足VANET的实时性需求,提出了一个高效的隐私保护格基异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基于无证书加密(CLC)的路边单元(RSU)与基于身份加密(IBC)的车辆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此外,设计了多接收者签密机制,允许将多次签密行为整合为一次操作,从而提升了传输效率。所提方案还使用拒绝采样技术,从而显著降低了签密者的计算开销。最后,通过随机预言机模型确认了此技术的高安全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计算和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8.
多接收者基于身份签密方案的密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迅  李建华  陈恭亮  柳宁 《计算机工程》2009,35(15):151-152
针对一个多接收者基于身份签密方案,从签密方案的安全属性入手,分析其安全性。通过2个成功的攻击证明该方案不满足语义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要求,存在对任何消息和任何身份伪造密文的有效算法。提出一个改进的多接收者基于身份签密方案并给出安全性 证明。  相似文献   

9.
庞辽军  李慧贤  崔静静  王育民 《软件学报》2014,25(10):2409-2420
针对现有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中存在的接收者身份泄露以及解密不公平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解密公平性的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新方案不仅能够解决现有方案中不能保护接收者身份隐私性的问题,并且满足解密公平性,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发送者可能的欺骗行为。接着,基于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和计算Diffie-Hellman假设,对所提方案的保密性和不可伪造性进行了证明。同时,对方案的正确性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该方案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公钥签密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方案中存在的接收者身份暴露和解密不公平性等问题。这使得该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可以用来实现安全广播,以便在不安全和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地广播敏感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吴凡  徐丽丽 《计算机工程》2012,38(23):143-145
对王之仓等人提出的自认证多接收者签密方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年第11期)进行分析,指出攻击者可以利用公开的信息伪造合法的新消息,因此不具有不可伪造性,并基于有限域上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通过在会话加密过程中加入发送者的私有数据,提出一种改进方案。理论分析结果证明,改进方案能抵抗伪造攻击,具有不可否认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11.
Security is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ad-hoc networks. Heterogeneous signcryption schemes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satisfy privacy and authentication of messages and reduce cost of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a logical step.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new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signcryption scheme that shifts between th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nd the identity-based cryptosystem (IBC).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uitable f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in which senders can signcrypt multiple messages for multiple receivers simultaneously in the ad-hoc networks. This scheme is proved to satisfy confidentiality and unforge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s of bilinear Diffie-Hellman problem (BDHP), q-Diffie-Hellman inversion problem (q-DHIP), q-bilinear Diffie-Hellman inversion problem (q-BDHIP), and 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 problem (CDHP) i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We discuss the efficiency of our scheme theoretically. In the efficiency analysis phase, we show that our scheme is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I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phase, we present additional tests, data, and explanations to prove that our scheme can be applied in ad-hoc networks. Finally, we apply our scheme to a simulated ad-hoc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五个文献中的六个签密方案,分析了它们在内部安全模型下的保密性和不可伪造性。分析表明有五个方案存在保密性攻击,有四个方案存在伪造性攻击,提出了一些针对这些方案的攻击方法,并分析了攻击成功的原因。针对这些方案的安全缺陷,使用签名部分绑定接收者和加密部分绑定发送者的方法,分别给出了能有效克服攻击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无证书多接收者签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不能抵抗量子攻击以及存在的密钥托管问题,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一个多接收者模型下的无证书签密方案.新方案不仅避免了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密钥托管问题,而且继承了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优势,实现了“抗量子攻击”的高安全性.与现有方案相比,新方案无需双线性对操作,具有更少的计算量,更高的计算效率,适用于智能卡等计算能力较小的终端设备.最后,在随机预言模型下,给出了该文方案基于MQ困难问题假设和IP困难问题假设的安全性证明.分析表明,该文方案具有不可否认性、前向安全性、后向安全性、保护接收者隐私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播通信环境下存在的接收方身份信息泄露以及发送方身份信息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公开验证的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该方案利用安全参数完成系统初始化,生成系统的主密钥和公开参数,利用用户身份和哈希函数相结合的密钥生成方法,提取出用户的公私钥对,并在签密过程中将接收者的身份集合采用拉格朗日插值隐藏在多项式里,生成具有接收者身份匿名性的密文,将此密文发送给接收者,对收到的密文验证发送和接收两方身份合法性,通过后解密输出正确明文。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离散对数问题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证明了方案的机密性、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和公开验证性。与几种经典的多接收者签密算法在计算量和安全属性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计算开销适中、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刘镇  韩益亮  杨晓元  柳曙光 《软件学报》2021,32(10):3236-3253
为了在构造多接收方签密方案时,既不牺牲安全性又可以节约通信和计算开销,首先将随机数重用的安全理论丰富到另一种常见情况,提出了随机数部分重用的概念,并以签密体制为研究对象,定义了随机数部分重用的多接收方签密方案、随机数部分重用可再生的签密方案及安全模型;然后给出并证明了可再生性定理——随机数部分重用的安全条件为方案是可再...  相似文献   

16.
对金春花等人提出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进行了密码分析,分析表明其方案在内部攻击模型下存在保密性攻击,基于双线性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基于间隙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和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安全性。改进方案在克服原方案的安全缺陷的基础上保持了原方案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